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3)
2023(18248)
2022(15709)
2021(14849)
2020(12115)
2019(27761)
2018(27370)
2017(52692)
2016(28344)
2015(31616)
2014(31219)
2013(30163)
2012(27524)
2011(24553)
2010(24488)
2009(22192)
2008(21539)
2007(18840)
2006(16557)
2005(14053)
作者
(78112)
(64810)
(64205)
(61378)
(41161)
(31149)
(29227)
(25322)
(24697)
(22781)
(22129)
(21715)
(20406)
(20065)
(19948)
(19570)
(19159)
(19111)
(18551)
(18321)
(15732)
(15683)
(15570)
(14804)
(14453)
(14330)
(14260)
(14174)
(12869)
(12749)
学科
(109436)
经济(109225)
管理(86836)
(80446)
(68677)
企业(68677)
方法(49585)
数学(41814)
数学方法(41158)
中国(31950)
(31037)
(28903)
业经(26591)
地方(24344)
(23248)
技术(21681)
农业(20479)
理论(20452)
(20443)
环境(20432)
(18963)
(18683)
贸易(18671)
(18492)
财务(18402)
财务管理(18361)
(18095)
企业财务(17399)
(17193)
(15959)
机构
学院(389851)
大学(388912)
管理(157078)
(151552)
经济(148089)
理学(136528)
理学院(135028)
管理学(132568)
管理学院(131836)
研究(125666)
中国(93010)
(81805)
科学(78330)
(70010)
(60552)
中心(58190)
(57423)
财经(56442)
业大(56415)
(56286)
研究所(55109)
(53239)
师范(52831)
北京(51313)
(51280)
(46732)
(46249)
经济学(45272)
农业(44374)
师范大学(42670)
基金
项目(273685)
科学(216673)
研究(202549)
基金(198132)
(171679)
国家(170175)
科学基金(147884)
社会(129333)
社会科(121900)
社会科学(121864)
(107429)
基金项目(105691)
自然(95415)
教育(93715)
自然科(93176)
自然科学(93155)
自然科学基金(91442)
(90125)
编号(83297)
资助(79704)
成果(66718)
重点(61010)
(59769)
(59411)
(58258)
课题(56959)
创新(54911)
国家社会(52757)
教育部(51804)
科研(51778)
期刊
(164435)
经济(164435)
研究(112972)
中国(72803)
学报(58342)
管理(57534)
科学(55173)
(53811)
(52403)
教育(47465)
大学(45487)
学学(42651)
农业(36128)
技术(34899)
(30370)
金融(30370)
业经(28436)
财经(26878)
经济研究(25444)
(23040)
问题(22726)
图书(20525)
科技(19844)
技术经济(18458)
(18146)
理论(17962)
(17874)
资源(17807)
现代(17461)
商业(16830)
共检索到560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晓英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产物,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成熟程度,不仅取决于城市中心区的飞速发展,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社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在生活环境、社会治安还是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都存在诸多矛盾,而这些矛盾产生的背后都与大量涌入的人口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在提升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社会治理创新来改善现状是重要的思路。改变过去单一的、运动式的政府管理模式,动员社会多方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晓英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产物,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成熟程度,不仅取决于城市中心区的飞速发展,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社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在生活环境、社会治安还是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都存在诸多矛盾,而这些矛盾产生的背后都与大量涌入的人口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在提升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社会治理创新来改善现状是重要的思路。改变过去单一的、运动式的政府管理模式,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形成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多样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震  
对兼并型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兼并型城市发展的"多核山水化城市"理想形态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岩亮  刘俊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处于城市化前沿阵地的城市边缘区,作为探索城市化规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化问题入手,以综合性、关联性和特殊性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边缘区城市化存在的六大问题,并立足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经济结构、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坚  
从城市环境、居住需求、旧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城市边缘区住宅建设在实际运作中的若干弊端,并提出体现城市发展的城市边缘区住宅可持续性设计观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居民点盲目撤并、劳动力析出与就业空间错位、设施配给与实际需求不符等诸多社会生态问题,研究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以重构社会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通过调研不同区域劳动力析出规律、土地流转与产业等发展条件及居民发展意愿等,构建以社会生态分区与居民点分类发展为基础、以就业空间布局与土地流转模式分区指引为核心,以交通与服务设施精明配置为支撑的发展路径,并结合社会生态分区制定多模式的共建策略,确保规划建设顺利实施。研究结合日照城市边缘区规划实践,为城市边缘区发展路径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炜  蔡建明  赵一夫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对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提升的明确要求,论文基于多元主体视角,对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理论框架模型、结构、问题、机制以及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随着大城市边缘区治理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型,城乡空间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在治理结构上,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结构逐渐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网络结构转型。治理问题上,多元主体对大城市边缘区空间资源争夺造成物质空间混杂、社会空间分异以及空间权力不均衡3个方面问题。从机制角度分析,多元主体遵循各自的空间治理需求和逻辑对大城市边缘区实施相应的治理机制。基于多元主体协同,提出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优化路径。最后,总结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结构—治理问题—治理机制—路径优化"递进式研究框架,以完善多元主体视角下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理论与实践分析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俭  
从城市规划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来探索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城市边缘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城市规划本身及其外部环境进行反思,进而分析了城市边缘区与核心区冲突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边缘区城市规划政策框架,提出引导与控制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峰云  闵敏  殷旭东  
针对城市边缘区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甚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本文试图从环境行为学角度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宝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面临着土地、资金和劳动力重构的挑战,城市边缘区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城市规划、征地补偿、集体土地产权、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对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立足科学发展观,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胡守勇  
城市边缘区被城市化群体的社会管理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型社会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且已成为我国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对S市城市边缘区征地拆迁对象实行集中居住的公寓楼安置模式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把完善社区治理机构作为基本前提、把构建矛盾化解机制作为突出任务、把铸造新型城市空间作为重要基础等社会管理路径,从而使社会管理成为推动城市边缘区征地拆迁居民融入城市的重要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晓军,张洪业,刘盛和  
以土地用途转换为论题,将其作为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内核过程"进行分析,在土地用途转换基本驱动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研究区土地用途转换宏观动因机制的理论框架模型;应用这一模型,结合研究区1982~1997年这一时段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中的基本情况,对研究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体制因素作用下土地用途转换的宏观动因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揭示主因力作用的同时,着重阐明了各种驱动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互相联系形成的"合力"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黄晓军  杨新军  
基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内涵,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两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安城市边缘区为例,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运用熵值法、函数模型法对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差异。结果表明:1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总体处于中度脆弱状态,结构性差异显著,不同脆弱等级的失地农户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征;2适应能力是影响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程度分异的关键因素;3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在户主年龄、家庭规模、生计类型、征地时间、征地用途和安置方式变量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黄晓军  杨新军  
基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内涵,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两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安城市边缘区为例,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运用熵值法、函数模型法对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差异。结果表明:1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总体处于中度脆弱状态,结构性差异显著,不同脆弱等级的失地农户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征;2适应能力是影响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程度分异的关键因素;3不同类型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在户主年龄、家庭规模、生计类型、征地时间、征地用途和安置方式变量下差异显著。最后提出降低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华培  
目前城市边缘区在发展中存在着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分异等问题。要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必须在分析城市边缘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加强统一规划,应用合理有效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并重视城市设计的过程控制与实施保障,以促进城市边缘区和谐、有序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