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9)
- 2023(8208)
- 2022(6330)
- 2021(5711)
- 2020(4456)
- 2019(10251)
- 2018(10145)
- 2017(19384)
- 2016(10654)
- 2015(11876)
- 2014(11863)
- 2013(11424)
- 2012(10539)
- 2011(9331)
- 2010(9239)
- 2009(8290)
- 2008(7949)
- 2007(6833)
- 2006(6239)
- 2005(5682)
- 学科
- 济(48337)
- 经济(48296)
- 管理(23088)
- 业(20986)
- 地方(19455)
- 中国(16040)
- 农(15757)
- 企(13123)
- 企业(13123)
- 方法(12516)
- 农业(11255)
- 学(11075)
- 数学(10924)
- 业经(10851)
- 数学方法(10800)
- 土地(9518)
- 地方经济(8897)
- 城市(8411)
- 发(8341)
- 环境(8310)
- 制(6903)
- 财(6794)
- 产业(6371)
- 城市经济(6286)
- 贸(6244)
- 贸易(6236)
- 易(5844)
- 和(5815)
- 资源(5792)
- 发展(5791)
- 机构
- 学院(145224)
- 大学(144513)
- 研究(56051)
- 济(55334)
- 经济(53805)
- 管理(51001)
- 理学(43336)
- 理学院(42560)
- 管理学(41665)
- 管理学院(41378)
- 中国(40461)
- 科学(37297)
- 京(32952)
- 所(28461)
- 农(28184)
- 研究所(26130)
- 中心(25866)
- 业大(23675)
- 范(23638)
- 师范(23446)
- 江(23035)
- 财(22980)
- 农业(21994)
- 院(21136)
- 北京(20294)
- 师范大学(19375)
- 州(18937)
- 财经(18567)
- 科学院(17984)
- 省(17474)
- 基金
- 项目(104763)
- 科学(82180)
- 研究(75080)
- 基金(74995)
- 家(67283)
- 国家(66778)
- 科学基金(56404)
- 社会(47939)
- 社会科(45290)
- 社会科学(45277)
- 基金项目(41242)
- 省(40744)
- 自然(36644)
- 自然科(35656)
- 自然科学(35646)
- 划(35374)
- 自然科学基金(34924)
- 教育(32212)
- 编号(30264)
- 资助(27870)
- 发(24991)
- 重点(24189)
- 成果(23613)
- 课题(21622)
- 部(21380)
- 创(20908)
- 国家社会(20420)
- 发展(19789)
- 创新(19720)
- 展(19527)
共检索到220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倪少春 贾铁飞 郑辛酉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和GIS技术,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研究区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计算城市化成熟区中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通过城市化成熟区和各实验区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的比较,制定“城市化进程指数”,并进行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刻画。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 城市边缘区 上海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辛酉 贾铁飞 倪少春
运用RS和GIS技术,根据上海1987年1、995年和2003年3期Landsat5 TM遥感影像记录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典型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该样带内人类的生态供给与需求;提出一个评价区域人类活动生态效应的新方法,得出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与弹性指数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对样带区域总体及其中城乡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比较与动态分析,发现20a来在人类影响下城市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骤减-缓减-回复的过程,在空间上使城乡区域生态效应的性质和强度产生分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永昌
外来人口集聚模式和演化过程是考察外来人口空间行为的重要量度指标,通过量度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可以更好地构建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模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总结。大城市边缘区外来人口具有与城市中心不尽相同的特征,解析这些特征是研究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空间行为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与集聚成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基本形式与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重构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侠 王嘉陵 彭补拙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最活跃、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 ,是城市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 ,设计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规划管理系统 ,包括动态监测子系统、预警子系统和决策子系统三部分。系统的建立围绕边缘区土地的增值特点和土地利用动态更替规律 ,通过对边缘区土地质量和地价的动态评价 ,模拟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更替趋势 ,在此基础上 ,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对边缘区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分析和调整 ,并据此提出管理措施。作为一个循环反馈的运行机制 ,系统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为调节的终结 ,以保证规划的合理调整和实施可能 ,从而...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 动态规划管理系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群红 左文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在改善城市空间、调整产业布局、提升环境品质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本文从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提高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土地 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冠伟 龚建周 谢建华 李江涛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利用的多地类CA模拟方法,并掌握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选取典型城市边缘区——广州市花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C#语言结合ArcEngine GIS平台编程进行花都区土地利用演变CA模拟研究。以不同时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比较研究期内各地类的变化数量与方向以确定地类转换之间的优先级,并确定各地类的转换概率阈值。然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结合控制因素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元胞的转化状态。研究结果:模拟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新增建设用地分布在除北部山区以外的所有区域,但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农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而且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流向上,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勇 张红亮 王介勇 王艳霞
在大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对于支撑快速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对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东丽区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快,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其未来城市化的关键是促进农民的非农化。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迁村并点"的逐步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点用地趋向集约化。提出了保障东丽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与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阳,周生路,李春华,周寅康,彭补拙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区、农村的过渡地带,在土地利用方面具有特殊性,也存在许多矛盾。本文联系鹿城区实际对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内容要点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城市边缘区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温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明 吕芳 吴怡璇
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分析2000、2003、2006和2009年4个时序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大连市甘井子区作为典型的城市边缘区,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城环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特征,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整理提供科学价值。结果表明,大连市甘井子区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耕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林地、水域面积有所增加,耕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6.10%,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27%;2000~2006年甘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明 吕芳 吴怡璇
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研究对象, 基于 GIS 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 分析 2000、 2003、 2006 和 2009 年 4 个时序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数据, 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大连市甘井子区作为典型的城市边缘区, 对其进行研究, 可以得出城环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特征, 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整理提供科学价值。结果表明, 大连市甘井子区 2000 ~ 2009 年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 耕地、 园地、 未利用地面积减少,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面积有所增加, 耕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6.10%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伟 周婕 许峰
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复杂而迅速,采用定量模型对此地域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在土地规划领域有重大意义。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首先采用DPSIR模型对大城市边缘区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服务设施用地、绿地等进行驱动力机制的定性分析,得出每种用地相应的驱动力、压力和状态;进而采用CLUE-S模型,通过用地变化驱动力因子作用权重系数的求解,模拟时段内各类用地的需求分析与用地变化的动态分配过程,对边缘区的用地演变进行模拟;最后通过用地现状图对模拟用地进行验证,模拟结果基本拟合。在模拟的基础之上,设定了两种大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情景模式,即不作任何空间约束的用地演变和进行可持续发展约束的用地演变,有针对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浮 陈刚 包浩生 彭补拙
利用多期遥感影像 ,对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再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 ,分析马山区11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 :1988~1998年之间农业景观为主的农田、林地显著减少 ,城镇沿公路迅速向外扩张 ,旅游度假区沿湖岸不断扩大且呈集中化趋势。这一变化趋势的驱动力是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外资大量涌入、城镇人口增长和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广辉 张凤荣
研究目的:在对城市边缘区景观要素及其矛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城市边缘区景观要素的不谐调问题。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应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加强以下4方面的工作来营造边缘区谐调景观风貌:(1)城市边缘区的视觉形象设计;(2)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规划分区;(3)调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密度和强度;(4)创建边缘区和谐的生态空间。研究结论:城市边缘区存在景观不谐调问题,应利用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予以缓解,创建边缘区谐调景观关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景观 谐调 城市边缘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秀美 陈百明 路庆斌 方琳娜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以1993、20012、007年3期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3期土地利用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S分别计算三个时期土地利用图的景观指数。结果表明:①大兴区的景观类型主体是耕地和建设用地。从1993-2007年,大兴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园地、草地、水域、荒土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②大兴区景观格局的总体破碎化程度逐年增加,斑块形状相似性变小,形状越来越不规则,景观分离度持续增加,各类景观...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大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桂林 陈杰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乡交互作用界面,根据其形成机制可划分为不同类型,而土地利用/覆被空间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土地利用形式在时间序列上的强烈可变性是所有边缘带类型的重要共有特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带土壤资源压力日趋严峻,一方面,土地利用的非农流转导致土壤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面积快速萎缩,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和区域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三废”物质向城市边缘带的扩散和集聚导致土壤环境容量明显下降,土壤质量严重退化,不仅影响农产品品质,而且对区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开展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土壤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研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边缘带 土地利用 土壤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