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6)
- 2023(11281)
- 2022(9415)
- 2021(8513)
- 2020(6698)
- 2019(15229)
- 2018(14943)
- 2017(27755)
- 2016(14911)
- 2015(16573)
- 2014(15836)
- 2013(15742)
- 2012(15008)
- 2011(13695)
- 2010(13899)
- 2009(12498)
- 2008(12192)
- 2007(10874)
- 2006(9855)
- 2005(8981)
- 学科
- 济(66541)
- 经济(66480)
- 管理(39488)
- 业(38406)
- 企(28502)
- 企业(28502)
- 地方(26524)
- 中国(24536)
- 农(20355)
- 方法(16902)
- 业经(16431)
- 技术(16020)
- 农业(14397)
- 数学(13985)
- 数学方法(13829)
- 学(13815)
- 地方经济(13748)
- 环境(12236)
- 发(12166)
- 制(11264)
- 融(11237)
- 金融(11234)
- 银(11218)
- 银行(11200)
- 财(11031)
- 技术管理(10984)
- 行(10965)
- 贸(10949)
- 贸易(10933)
- 易(10376)
- 机构
- 学院(206110)
- 大学(202221)
- 济(83154)
- 经济(81140)
- 研究(80099)
- 管理(74486)
- 理学(62459)
- 理学院(61471)
- 管理学(60440)
- 中国(60259)
- 管理学院(60004)
- 科学(50551)
- 京(45850)
- 所(40754)
- 研究所(36942)
- 财(36565)
- 中心(36329)
- 农(35881)
- 江(33659)
- 范(32027)
- 师范(31765)
- 院(30035)
- 业大(29722)
- 北京(29373)
- 财经(27900)
- 州(27856)
- 农业(27517)
- 省(25908)
- 师范大学(25769)
- 经(25041)
- 基金
- 项目(138962)
- 科学(109844)
- 研究(103270)
- 基金(97888)
- 家(86464)
- 国家(85695)
- 科学基金(72787)
- 社会(65677)
- 社会科(62077)
- 社会科学(62063)
- 省(56431)
- 基金项目(53164)
- 划(47568)
- 自然(45699)
- 教育(44740)
- 自然科(44520)
- 自然科学(44507)
- 自然科学基金(43629)
- 编号(41636)
- 发(37519)
- 资助(36864)
- 成果(33285)
- 重点(32213)
- 创(31290)
- 课题(30531)
- 发展(30016)
- 展(29501)
- 创新(29498)
- 部(28543)
- 国家社会(27130)
- 期刊
- 济(103181)
- 经济(103181)
- 研究(66894)
- 中国(49095)
- 农(33900)
- 科学(31423)
- 学报(30157)
- 管理(28560)
- 财(26063)
- 教育(25667)
- 农业(23108)
- 大学(22545)
- 学学(20996)
- 融(20890)
- 金融(20890)
- 业经(18584)
- 技术(18222)
- 经济研究(15681)
- 问题(14703)
- 资源(13333)
- 业(13146)
- 财经(12711)
- 发(12267)
- 科技(11946)
- 经(11146)
- 图书(10656)
- 现代(10516)
- 坛(10234)
- 论坛(10234)
- 技术经济(10028)
共检索到330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凌云 雷诚
面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背景和特征都已发生较大变化,需要调整原有的研究视角。本文以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把握影响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两大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总结归纳出了城市边缘区发展演化的若干新特征。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外部因素 特征 苏南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禕 沈晓艳 龚海涵 黄贤金
我国城市边缘的开发与发展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追踪南京江北经济发展及其开发管理机制的变化,旨在从管治的角度揭示城市边缘从传统城市边缘区到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背后的微观驱动机制。文章认为南京江北地区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模式、以及市属开发项目在城市边缘区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江北地区开发主体的整合与统筹,提升了边缘区开发主体和项目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而推动了江北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演变 机制 管治 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俭
从城市规划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来探索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城市边缘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城市规划本身及其外部环境进行反思,进而分析了城市边缘区与核心区冲突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边缘区城市规划政策框架,提出引导与控制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扩展 城市边缘区 协调发展 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缪羽鹏 马晓冬
城市边缘区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是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农村居民点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本文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利用2009、2014年遥感解译数据,运用ArcGIS等软件定量研究了铜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形状、空间布局及动态变化方面的特征,并进行了综合区划。研究表明:(1)铜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呈现明显的低值空间集聚,空间分异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农村居民点形状方面,研究发现东南部地区居民点的连接度大于西北部地区,呈现蔓延分布的状态。(3)铜山农村居民点空间整体离散,局部方面呈现"东疏西密"的分布特征。(4)铜山区农村居民点整体处于较快变化当中,并且存在着较大空间差异性。(5)以乡镇级行政单元将铜山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低密度团簇状一极速变化区、高密度小团块状一快速变化区、低密度大团块状一较快变化、高密度点状一缓慢变化区。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布局和用地调控的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大鹏 刘小红
文章针对地处西安市城市边缘区的灞桥区如何发展都市农业进行分析,对灞桥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从总体思路、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并提出"三区、两带"的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格局。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都市农业 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勇 张红亮 王介勇 王艳霞
在大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对于支撑快速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对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东丽区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快,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其未来城市化的关键是促进农民的非农化。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迁村并点"的逐步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点用地趋向集约化。提出了保障东丽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与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世峰
准确界定地域的特征属性是科学制定加快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策略的前提。在述评前人关于大城市边缘区地域范围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的概念,然后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界定方法,最后对北京城市边缘区内的小汤山镇、潭柘寺镇、温泉镇和万柳地区的地域特征属性进行了界定。界定结果为:小汤山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4210,具有城市外边缘区的特征;潭柘寺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0758,具有乡村腹地的特征;温泉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4922,具有城市内边缘区的特征;万柳地区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7116,具有城市内边缘区的特征。表明潭柘寺镇和温泉镇的地域特征属性与地域空间位置不一致,发展落后于应有的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海鹰 张新长 康停军 赵元
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特征属性概念,构建了一套基于多准则判断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边缘区界定方法。利用累积频率图和K_M eans空间聚类法确定了城市边缘区界定标准,对广州市城市边缘区进行划分。实验结果表明:城市边缘区主要分布于主城区和若干中心镇周围,随城市交通轴线发散分布,平均城市特征属性为0.292。边缘区总面积占广州总面积的46.73%,主要分布于番禺、白云、花都3个区,共占城市边缘区总面积的76.511%。海珠、荔湾的城市边缘区形状较为紧凑,紧凑度指数分别为4.127 2、3.472 5;白云、番禺、花都的城市边缘区形态较为破碎,紧凑度指数分别为7.847 2、7.199 3...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昊天 邓睿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双流县位于成都市城市边缘区,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应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对双流县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的探讨,以期为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城市 边缘区 现代农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元青 薛东前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共同作用的地区,也是城乡矛盾凸显的地区。大城市边缘区作为国内大学城的主要地域载体,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对其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以城市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法,对西安西部大学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城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2)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之间存在用地矛盾、交通问题以及"城中村"隐患等不协调音符。最后,对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的协调发展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学城 城市边缘区 协调发展 西安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居民点盲目撤并、劳动力析出与就业空间错位、设施配给与实际需求不符等诸多社会生态问题,研究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以重构社会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通过调研不同区域劳动力析出规律、土地流转与产业等发展条件及居民发展意愿等,构建以社会生态分区与居民点分类发展为基础、以就业空间布局与土地流转模式分区指引为核心,以交通与服务设施精明配置为支撑的发展路径,并结合社会生态分区制定多模式的共建策略,确保规划建设顺利实施。研究结合日照城市边缘区规划实践,为城市边缘区发展路径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艳 刘传龙
城市边缘区处于城乡之间,区域内的廊道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基于这个主题,以滁州市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廊道的形态,探讨了廊道的网络结构,阐述了廊道的形成因素,指出了廊道连通作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廊道的三种规划与发展模式:绿色生态模式、多节点沿轴线分布模式和有机生长模式。欲使城市边缘区廊道成为连接城市建成区与乡村的桥梁,让城市融入广阔的乡村自然环境之中。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廊道 景观 网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蕾 周生路 任奎
城市边缘地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当前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构造城市扩张综合指数(UICI)反映城市边缘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并按计算结果将各镇(街道)城市用地扩张归纳为剧变型、快变型、缓变型及相对稳定型4种类型。在建立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因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推动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因素中科技水平是决定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状况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主城关联因素不可忽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坚
从城市环境、居住需求、旧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城市边缘区住宅建设在实际运作中的若干弊端,并提出体现城市发展的城市边缘区住宅可持续性设计观念。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住环境 长期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倪少春 贾铁飞 郑辛酉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和GIS技术,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研究区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计算城市化成熟区中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通过城市化成熟区和各实验区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的比较,制定“城市化进程指数”,并进行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刻画。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 城市边缘区 上海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