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9)
- 2023(10081)
- 2022(7680)
- 2021(6862)
- 2020(5393)
- 2019(12118)
- 2018(11785)
- 2017(22479)
- 2016(12108)
- 2015(13574)
- 2014(13626)
- 2013(13047)
- 2012(11853)
- 2011(10703)
- 2010(10761)
- 2009(9931)
- 2008(9680)
- 2007(8436)
- 2006(7629)
- 2005(7084)
- 学科
- 济(52779)
- 经济(52713)
- 管理(32361)
- 业(29456)
- 企(23525)
- 企业(23525)
- 中国(18239)
- 方法(16860)
- 农(14438)
- 地方(13726)
- 学(13357)
- 业经(13264)
- 数学(13084)
- 数学方法(12919)
- 财(11051)
- 农业(10011)
- 理论(9802)
- 制(9480)
- 发(8761)
- 贸(8719)
- 贸易(8712)
- 融(8382)
- 金融(8381)
- 易(8357)
- 环境(8277)
- 银(7946)
- 银行(7914)
- 城市(7808)
- 和(7740)
- 行(7599)
- 机构
- 大学(178055)
- 学院(176088)
- 济(71448)
- 经济(69832)
- 研究(67345)
- 管理(62232)
- 理学(53388)
- 理学院(52632)
- 管理学(51585)
- 管理学院(51262)
- 中国(48643)
- 科学(42515)
- 京(39185)
- 所(34190)
- 农(32257)
- 财(32200)
- 研究所(31307)
- 中心(29296)
- 业大(27068)
- 江(26593)
- 财经(25788)
- 范(25477)
- 农业(25466)
- 师范(25173)
- 院(25162)
- 北京(24511)
- 经(23561)
- 经济学(23294)
- 州(21394)
- 经济学院(20869)
- 基金
- 项目(121903)
- 科学(96504)
- 基金(89498)
- 研究(86334)
- 家(80518)
- 国家(79885)
- 科学基金(67527)
- 社会(56753)
- 社会科(53684)
- 社会科学(53668)
- 基金项目(46915)
- 省(45947)
- 自然(43718)
- 自然科(42671)
- 自然科学(42653)
- 自然科学基金(41878)
- 划(40507)
- 教育(38315)
- 资助(34723)
- 编号(33089)
- 重点(28475)
- 发(27620)
- 成果(26985)
- 部(26281)
- 创(24970)
- 国家社会(24521)
- 课题(23943)
- 创新(23414)
- 科研(22915)
- 计划(22657)
共检索到264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江迪 郑有旭
全球城市迅速扩张、重构,城市周边区域成为一种独特的类型,以空间增长、地位强化、功能混合、形态异化为主要特征,是城市规划与管理最棘手的区域。全球城市化理论拓展了城市认识论,指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功能的扩散,为重新认识城乡二元分界提供了新思路;后郊区化理论关注城市边缘功能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将边缘区作为一个独特空间看待。二者启发了中国城市边缘区研究,也对国内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补充与强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晓军 孙权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
城市化 郊区化 边缘城市 城市边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岩亮 刘俊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处于城市化前沿阵地的城市边缘区,作为探索城市化规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化问题入手,以综合性、关联性和特殊性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边缘区城市化存在的六大问题,并立足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经济结构、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城市化 核心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作为城市郊区化的有机构成与自然延展,大学郊区化一方面提升了郊区的文化品位,推进了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亦导致城市文化生态发生剧烈的变动,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文化资本的削弱、大学与原城市社区生活的疏离、城郊社区均质化、城郊空间"公共性"的缺失等方面。为此,我们应从大学与城市社区互动的研究视角,重新估价大学郊区化对城市文化构建的影响,处理好二者间的互动关系,使现代大学建设与现代城市文化发展达至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
大学郊区化 城市文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文 魏海涛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 ,对郊区化的研究有利于认识城市发展的过程。从已有的郊区化理论成果出发 ,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提出了郊区化的定义和内涵 ,分析了郊区化的市场和制度改革驱动机制 ;郊区化的过程 ;城市郊区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城市 郊区化 机制 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宝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面临着土地、资金和劳动力重构的挑战,城市边缘区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城市规划、征地补偿、集体土地产权、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对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立足科学发展观,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秀娟 赵淑玲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的前沿地区,是城乡作用力交织碰撞的地域空间,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中变化最大、发展最迅速、问题最多和最敏感的地区。本文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分析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应用特征、城市边缘区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边缘区 分区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扬 徐强
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从内涵及动力机制两方面入手,对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城市郊区化 郊区城市化 比较 互动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章征涛 王一波
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一些大城市逐渐表现出郊区化特征。本文以城市郊区化为背景,从新自由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市场转型期间,政府分权、土地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基础;以转型为切入点,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的政府企业性开发、竞争和再分配模式成为导致城市郊区化产生的主要动力机制;最后分析了新自由主义视角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和负面影响,试图从新的视角揭示中国城市郊区化更深层次根源。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晓军
在集中型城市化战略导向下,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快速集中,中国城市的边界也快速向郊区扩展。但这种被动挤出而非居民主动用脚投票的郊区化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整体进程第二阶段的郊区化相比,在主导因素、形成动因、空间形态、阶层分布和产生阶段方面均存在本质差异,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类郊区化"现象,其实质是城市建成区为缓解人口过密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城市病",有计划地向郊区扩散的郊区化假象。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土地资源稀缺,无法遵循人口先向城市集中再逐渐郊区化的西方道路。因此,采用"内城集中+郊区疏散"的双向城市化战略,取代目前"内城集中"的单向战略,及时启动实质意义上的郊区化进程,吸引人口自觉向郊区流动,是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城市化 郊区化 类郊区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龙茂乾 孟晓晨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城市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等因素都会导致城市的空间扩张,但其作用的机理不同。结合中国的情况,将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分为城镇化和郊区化2个市场化动力,二者都会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导致城市边界向外延伸。历年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都表明,在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中,城镇化动力和郊区化动力都在起作用,城镇化动力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郊区化动力也有增强的趋势。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的推动力远大于阻力。作为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变化的分水岭以及市场作用下收入水平显著性改变的分界点,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对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章征涛 刘勇 王一波 陈德绩
试图从资本积累的新视角来分析郊区化产生的动力机制,即郊区化土地"融资"满足资本积累要求;土地"溢出"加速郊区化进度;土地"补贴"吸引产业投入。研究发现,我国与西方郊区化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一,它反映了资本缺乏和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土地"融资"行为,其二,强化郊区化空间生产,同时注重产业的增长。最后,分析了推动郊区化的具体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和负面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已普遍进入郊区化时期。文章对学者们最早提出的郊区化典型城市——北京作了详细讨论,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人口流动的主流是集中,人口分布的变化是市区人口调整,城市发展是市区地域扩张,因此,它应该属于城市化阶段而不是郊区化。文章阐述了城市从城市化到郊区化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变动特征,认为中国大城市的发展,除个别城市,如上海市外,目前尚处于城市化阶段。
关键词:
城市化 郊区化 城市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和平 章征涛
旨在对被动郊区化现象进行探讨,提出了被动郊区化的概念以及回顾了其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中低收入者被动郊区化的成因,主要包括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土地功能置换、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三个方面;总结了被动郊区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即原有社区的解体,同质住区的分异等;最后提出了调控中低收入者被动郊区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中低收入者 被动郊区化 成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