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7)
- 2023(13692)
- 2022(12042)
- 2021(11334)
- 2020(9323)
- 2019(21639)
- 2018(21378)
- 2017(41265)
- 2016(22365)
- 2015(25015)
- 2014(24808)
- 2013(24373)
- 2012(22486)
- 2011(20281)
- 2010(20337)
- 2009(18576)
- 2008(18170)
- 2007(15564)
- 2006(13878)
- 2005(12031)
- 学科
- 济(87840)
- 经济(87741)
- 管理(64184)
- 业(59420)
- 企(48169)
- 企业(48169)
- 方法(37689)
- 数学(32603)
- 数学方法(32186)
- 中国(25642)
- 农(24825)
- 财(22610)
- 地方(21596)
- 学(19409)
- 业经(19105)
- 农业(16699)
- 贸(16405)
- 贸易(16397)
- 易(15891)
- 制(14899)
- 理论(14749)
- 环境(14670)
- 和(14061)
- 策(13615)
- 务(13479)
- 财务(13416)
- 财务管理(13394)
- 技术(12947)
- 企业财务(12693)
- 划(12339)
- 机构
- 大学(312977)
- 学院(312243)
- 管理(126161)
- 济(122903)
- 经济(119967)
- 理学(109352)
- 理学院(108071)
- 管理学(106310)
- 研究(105830)
- 管理学院(105728)
- 中国(76529)
- 京(66790)
- 科学(65876)
- 财(56515)
- 所(51825)
- 中心(47437)
- 研究所(47307)
- 农(46585)
- 江(45185)
- 财经(45105)
- 业大(44984)
- 范(43875)
- 师范(43577)
- 北京(42267)
- 经(40987)
- 院(39388)
- 州(37197)
- 农业(36092)
- 经济学(35944)
- 师范大学(35460)
- 基金
- 项目(217623)
- 科学(171744)
- 研究(161375)
- 基金(157752)
- 家(136700)
- 国家(135557)
- 科学基金(116933)
- 社会(101334)
- 社会科(95946)
- 社会科学(95923)
- 基金项目(84475)
- 省(83936)
- 自然(76022)
- 自然科(74174)
- 自然科学(74156)
- 教育(73194)
- 自然科学基金(72778)
- 划(71192)
- 编号(66999)
- 资助(63856)
- 成果(54609)
- 重点(48211)
- 部(47475)
- 发(46653)
- 课题(45692)
- 创(44599)
- 创新(41510)
- 国家社会(41230)
- 项目编号(40924)
- 教育部(40790)
- 期刊
- 济(134722)
- 经济(134722)
- 研究(94005)
- 中国(55634)
- 学报(45888)
- 管理(44142)
- 科学(43993)
- 农(42088)
- 财(40836)
- 教育(36234)
- 大学(34664)
- 学学(32520)
- 农业(29308)
- 融(25982)
- 金融(25982)
- 技术(25557)
- 业经(22541)
- 经济研究(21097)
- 财经(20867)
- 问题(19135)
- 图书(19060)
- 经(17721)
- 理论(15141)
- 科技(14996)
- 现代(14841)
- 资源(14722)
- 业(14549)
- 技术经济(14267)
- 发(14093)
- 实践(14068)
共检索到452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立新 周春山 欧阳理
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对于城市边缘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城乡融合、控制城市空间蔓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国内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公共物品开发管理及空间配置不均衡、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规划对非建设用地管理的缺失等,带来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不断被侵蚀、或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及设施建设和保护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用地产权的公共属性、建立社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建设模式、加强对城市边缘区非建设用地管理等。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公共开放空间 规划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雪飞 刘晓惠
城市空间发展的无序和连续蔓延直接改变和影响到边缘区土地利用模式,造成远近郊开放空间和自然风景资源的占有和破坏。亟需从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层面对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资源给予积极保护。论文从保护开放空间中自然风景这种重要公共资源的角度,立足于边缘区开放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从城市与郊区共同发展的需求和功能目标,探讨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的保护方法———绿道、非建设用地规划和郊野公园等三种模式,并提出开放空间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策略———规划控制管理、发展政策引导和社区民众参与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惠 李常华 张雪飞
从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资源的保护,从郊野公园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边缘区用地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城市和郊区共同发展的需求等视角,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功能目标、发展机制、规划控制管理、土地获得方式、发展政策引导等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华培
目前城市边缘区在发展中存在着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分异等问题。要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必须在分析城市边缘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加强统一规划,应用合理有效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并重视城市设计的过程控制与实施保障,以促进城市边缘区和谐、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空间 环境 城市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晨 曾坚 辛儒鸿
城市边缘区的人地系统矛盾日益凸显,其复杂的空间演变机制对传统规划范式产生巨大冲击。通过类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构建解释和干预城市边缘区空间演进过程的理论框架。首先,阐明城市边缘区生态困境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来自城乡双向胁迫和空间内生矛盾。其次,基于复杂科学中的扰沌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应性演进的“属性—时间—尺度”三维解释框架,提出生态衰退与复杂干扰叠加影响下的规划响应机制。最后,协调底线思维与增长主义发展逻辑,提出城市边缘区的生态适应性规划转型路径,包括生态网络功能培育、关键生态服务优化、土地资源精细配置与跨尺度的规划传导,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晓庆 张京祥 罗震东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根脉,也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空间组织单元。19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提出"古村落保护"的概念,近年来传统村落保护和遗产旅游如火如荼进行,但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普遍集中于那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村落,而忽略了大量介于传统村落与普通乡村之间、位于城市边缘区、具有相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非典型古村落"。此类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通常处于UNESCO确定的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之下,而处于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又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具有服务于城乡功能、优化城乡关系的特殊潜质,且由于受到城市外溢发展的直接影响,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选择。因此,本文着重对此类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宝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面临着土地、资金和劳动力重构的挑战,城市边缘区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城市规划、征地补偿、集体土地产权、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对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立足科学发展观,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俭
从城市规划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来探索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城市边缘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城市规划本身及其外部环境进行反思,进而分析了城市边缘区与核心区冲突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边缘区城市规划政策框架,提出引导与控制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扩展 城市边缘区 协调发展 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岩亮 刘俊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处于城市化前沿阵地的城市边缘区,作为探索城市化规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化问题入手,以综合性、关联性和特殊性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边缘区城市化存在的六大问题,并立足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经济结构、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城市化 核心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开元,谢光辉,谢炳庚
工业结构的演变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极为显著。本文从时空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在时间上演进迅速;空间上圈层结构明显;工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改善。在变动机制上,政策、决策因素,资金的积累以及城市的扩散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提出城市边缘区工业必须充分利用边缘区的丰富资源,提高结构层次,加强规划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以优化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工业结构 演变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坚
从城市环境、居住需求、旧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城市边缘区住宅建设在实际运作中的若干弊端,并提出体现城市发展的城市边缘区住宅可持续性设计观念。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住环境 长期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万辉
现代人文地理学哲学思潮的社区空间研究方法论,已从宏观因素讨论转变为基于人本为主体的微观认知研究,强调人与社会空间的和谐,其焦点已由城市功能转向空间的社会价值方面,为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城市边缘社会区域是空间剧烈变化和社会功能快速转型的城市发展敏感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聚焦于我国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共性问题,从"文化转向"以来的社区"空间性"视角,探讨新型城镇化下公共空间社会价值营造的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莞 张伶伶 单鹏宇
本文对严寒城市的居民进行冬季公共开放空间景观使用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20.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严寒城市居民冬季参与户外活动的7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外部环境因子、文化活动因子、人群特征因子、美景度因子、空间形态因子、内部舒适度因子、设施完善度因子。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因子提出严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冬季景观设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关于 阳建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往城市的边缘地区在区位上逐渐由边缘地带向城市中心地带转变,在功能和形态上都需要进行更新调整。然而受到现有土地利用、开发组织方式以及制度基础的交织影响,边缘区更新难以顺利实施,难以适应城市重构的需要。本文借鉴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城市空间重构下边缘区功能、空间演化特征和机制,并以常州市清潭片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在转型阶段的发展诉求,为边缘区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边缘区 城市更新 城市空间重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华
城市边缘区域,是连接城市新陈代谢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有肉眼可见的"关节",也有潜藏暗存的"脉络"。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的目标,应从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需要,转向土地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使得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布局;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挖掘土地利用价值;注重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市场。最终形成一个开放、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到达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