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8)
- 2023(13102)
- 2022(11244)
- 2021(10300)
- 2020(8784)
- 2019(20091)
- 2018(19838)
- 2017(38872)
- 2016(21468)
- 2015(24245)
- 2014(24460)
- 2013(24739)
- 2012(23673)
- 2011(21729)
- 2010(22438)
- 2009(21409)
- 2008(21336)
- 2007(20005)
- 2006(18051)
- 2005(16437)
- 学科
- 济(113544)
- 经济(113433)
- 业(59078)
- 管理(54564)
- 农(47927)
- 方法(39785)
- 企(37901)
- 企业(37901)
- 数学(34607)
- 数学方法(34243)
- 农业(31543)
- 中国(28025)
- 地方(26665)
- 学(25140)
- 业经(23920)
- 财(22974)
- 制(19668)
- 贸(16808)
- 贸易(16799)
- 易(16190)
- 发(15409)
- 环境(14998)
- 银(14569)
- 银行(14534)
- 地方经济(14469)
- 体(14322)
- 税(14302)
- 和(14282)
- 融(14265)
- 金融(14262)
- 机构
- 学院(325706)
- 大学(324909)
- 济(141678)
- 经济(138563)
- 研究(118309)
- 管理(116557)
- 理学(98456)
- 理学院(97217)
- 管理学(95398)
- 管理学院(94794)
- 中国(91353)
- 科学(73247)
- 农(72411)
- 京(69977)
- 财(64658)
- 所(62548)
- 研究所(56187)
- 农业(55928)
- 中心(54318)
- 江(52789)
- 业大(52607)
- 财经(50419)
- 经(45401)
- 范(44597)
- 师范(44239)
- 经济学(44230)
- 北京(44038)
- 院(41052)
- 州(40937)
- 经济学院(39630)
- 基金
- 项目(203095)
- 科学(158245)
- 研究(147209)
- 基金(146583)
- 家(128293)
- 国家(127176)
- 科学基金(106831)
- 社会(94539)
- 社会科(89147)
- 社会科学(89115)
- 省(79089)
- 基金项目(77415)
- 自然(67275)
- 划(66224)
- 自然科(65547)
- 自然科学(65527)
- 教育(65331)
- 自然科学基金(64310)
- 编号(60180)
- 资助(59597)
- 成果(49934)
- 重点(46031)
- 发(45918)
- 部(45264)
- 课题(41442)
- 创(40156)
- 国家社会(39316)
- 科研(38446)
- 农(38174)
- 教育部(37800)
- 期刊
- 济(173281)
- 经济(173281)
- 研究(103638)
- 农(72349)
- 中国(67908)
- 学报(55001)
- 财(50329)
- 科学(50102)
- 农业(48393)
- 大学(41358)
- 学学(39331)
- 管理(38798)
- 融(32352)
- 金融(32352)
- 教育(29686)
- 业经(29680)
- 财经(26557)
- 技术(26469)
- 经济研究(25857)
- 问题(25306)
- 业(24083)
- 经(22992)
- 版(18084)
- 世界(18019)
- 技术经济(17837)
- 贸(16604)
- 资源(16391)
- 统计(16057)
- 经济问题(15962)
- 农村(15676)
共检索到511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鹏 张安录
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增长具有必然性,而城市增长又会带来城市内外特定区位土地价格的增加。城市边界区土地价格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动态的城市地价模型分析来看,其增值不仅来自于外部性作用,还得益于城市的扩张。城市的扩张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于城市化和收入的增加导致城市地租曲线整体向外平移;二是即使人口保持不变,但由于交通的改善使得城市地租曲线逆时针旋转。不能以农业地价来定量边界区土地价格。因为该区土地增值不仅仅来自于外部性,农民具有参与增值分割的权利。应该重新建立土地征收补偿的价格体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
城市边界 土地增值 增值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建伟 李海伟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内涵。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研究结果:土地征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社会选择,是政府替代市场直接配置土地资源,但需要满足一个经济条件(市场失灵)和三个法律要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研究结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是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土地征收后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可能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补偿土地被征收者的损失并改善他们的福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付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也不断的完善,但在征地补偿中出现的问题尚未有效的解决,其中关于土地增值收益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引发了政府和农民的矛盾、农民集体上访等一系列群体事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界定,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农村土地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建议,为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唐鹏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样本县市2006—2011年间农地征收与出让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约在3%~16%之间,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在75%以上。其根源是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是以农地的农用价值一次性补偿给失地农民及其集体,割断了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缩小征地补偿范围、市场化补偿、实物性补偿、失...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收与补偿 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开勤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建国初计划经济时期,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征地制度的弊端日趋显现:征地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有失公平、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欠妥、征地程序不合理以及征地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等等。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其中,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征用土地增值的原因入手,对征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进行探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因为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位置不可移动,农地经过征收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可以产生巨大级差收益。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分配经过征地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本质上讲,城市建设用地级差收益来自经济发展,如何分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是关系到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根本问题。文章讨论了土地级差收益的性质和土地利益分配的原则。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大体合理。完善而非改变当前征地制度,应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征地制度 征地补偿 农民利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体系比较,研究经济转型期的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机制,为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政策性参考。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由自然增值和土地价格扭曲两部分组成,其中政府失灵导致价格扭曲是现有土地征收中收益分配不当、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改革的首要任务不是自然增值分配规则的变更,而是要消除土地价格扭曲,让市场成为调节国家和农民利益的主要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红朝
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中,政府占有份额偏高,集体和农民占比偏低。生存权、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是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论基础。土地增值收益应"公私兼顾",公平补偿是以"小康市民"生产生活为标准,剩余部分"归公"。从重构以公平补偿规则为核心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发展权制度、尽快修改和制定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探讨了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保障性制度措施。
关键词:
农民 公平分享 土地增值收益 制度保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聪聪 马仁会 苏蒙蒙 段然 胡永龙 赵玉梅
通过对城镇土地增值收益率与土地等别的相关性分析,揭示出城镇土地开发增值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经营和管理土地市场提供依据。以河北省典型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法和空间耦合法研究土地增值收益率与土地等别的相关性。以成本法为依据,计算了2010—2011年典型城镇新增建设用地的平均土地增值收益率。将各等别城镇的平均增值收益率与土地等别进行线性分析,揭示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城镇土地等别越高,土地增值收益率越大。商业、住宅、工业用途的土地增值收益率随等别的下降,呈现的递减趋势依次减缓。通过空间耦合法分析得出高(低)土地增值收益率与高(低)土地等别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经济因素...
关键词:
土地增值 土地增值收益率 土地等别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荣宏庆 李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预示着持续多年的征地补偿制度将要有大的变革。这些年来中国城镇化一直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27%,城市面积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扩张了五倍,城镇化率持续提升的背后是大规模的土地征收。由于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还存诸多问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这不仅损害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导致因为征地而产生的纠纷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给和谐社会的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既有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弊端不断彰显的背景之下,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维护...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增值收益 补偿比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底亚玲 郝晋珉 朱道林
为了解决土地征收带来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针对如火如荼的征地制度改革,从我国征地制度状况、农地产权制度现状、农地价格构成和土地被征收后增值空间来源等方面对征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土地增值收益的存在是客观的,运用产权理论进行收益分配对征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产权 土地征收 增值收益 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拓
在现行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安排中,地方政府通过以原用途和年产值为核心制定的征地补偿方式分配农地征收增值收益的"显"性分配规则在实践中的执行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显"规则忽视了土地征收行为可能造成征收人和被征收之间的利益冲突,缺乏明确有效的救济措施。地方政府为实现征地目标,有意识地默许通过"显"规则之外的途径——"潜"规则来提高补偿额以消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双规则共存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背离了社会公正与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必须缩小或杜绝分配的"潜"规则,在不同层面对"显"规则进行系统设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毛振强 卢艳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解琳 朱国华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征地补偿制度、土地出让制度引起的社会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这种制度设计对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说明了当前土地征收和出让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低价征地高价出让、高价征地低价出让等现象存在的经济根源;建立了"土地征收—出让市场联动模型",对虚拟"土地征收—出让联动市场"的特征、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及其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只要政府有以地套利的动机,这个虚拟市场就不可能存在均衡状态,并指出了维持最佳农地转用规模条件下耕地保护的成本,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