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5)
- 2023(15410)
- 2022(12862)
- 2021(11690)
- 2020(9338)
- 2019(21055)
- 2018(20205)
- 2017(38372)
- 2016(21038)
- 2015(22619)
- 2014(22453)
- 2013(22147)
- 2012(20957)
- 2011(19250)
- 2010(19375)
- 2009(17568)
- 2008(17487)
- 2007(15392)
- 2006(13776)
- 2005(12756)
- 学科
- 济(93667)
- 经济(93556)
- 管理(55163)
- 业(52215)
- 企(39912)
- 企业(39912)
- 方法(33696)
- 中国(30159)
- 数学(28743)
- 数学方法(28426)
- 地方(27135)
- 农(24928)
- 学(21965)
- 业经(20733)
- 财(20025)
- 农业(17539)
- 制(16342)
- 贸(16222)
- 贸易(16210)
- 环境(15796)
- 融(15624)
- 金融(15622)
- 易(15571)
- 银(15422)
- 银行(15368)
- 行(14867)
- 地方经济(14802)
- 发(14491)
- 技术(13604)
- 理论(13536)
- 机构
- 大学(303536)
- 学院(302561)
- 济(123534)
- 经济(120735)
- 研究(116205)
- 管理(109060)
- 理学(93654)
- 理学院(92331)
- 管理学(90601)
- 管理学院(90051)
- 中国(85419)
- 科学(74940)
- 京(66982)
- 农(60910)
- 所(60798)
- 研究所(55604)
- 财(55475)
- 中心(51246)
- 业大(49543)
- 农业(48270)
- 江(46424)
- 财经(43880)
- 院(42883)
- 范(42632)
- 北京(42302)
- 师范(42060)
- 经(40009)
- 经济学(38371)
- 州(37316)
- 省(36376)
- 基金
- 项目(207940)
- 科学(163799)
- 基金(151503)
- 研究(143364)
- 家(137057)
- 国家(135929)
- 科学基金(114371)
- 社会(93185)
- 社会科(88355)
- 社会科学(88334)
- 省(81262)
- 基金项目(80384)
- 自然(75891)
- 自然科(74170)
- 自然科学(74144)
- 自然科学基金(72808)
- 划(70672)
- 教育(64130)
- 资助(60643)
- 编号(54419)
- 发(50142)
- 重点(48201)
- 部(44669)
- 创(43230)
- 成果(43179)
- 计划(40715)
- 创新(40537)
- 科研(40140)
- 课题(39800)
- 国家社会(39394)
共检索到459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威涛
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使城市轨道TOD开发、尤其是作为开发“锚点”的站域地区的安全韧性问题凸显。当前,在我国城市轨道站域空间规划实践中,暂未切实形成自然灾害的“安全”目标与TOD的“发展”目标的规划统筹,其中一项重要技术瓶颈在于缺乏TOD开发和空间韧性之间影响关系的科学认识和精细辨析。为精准且高效统筹城市轨道站域的发展和安全,先引入TOD理论和韧性理论,分别搭建城市轨道站域的多维度开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多情景空间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再建立城市轨道TOD开发影响站域空间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导通过量化实证方法逐层剖解城市轨道TOD开发对站域空间韧性的综合影响和精细影响;最后,将基础研究向规划应用转化,基于城市轨道站域TOD开发对空间韧性的影响关系,提出以统筹控制二者指标为技术核心的规划应用方案,为在城市轨道站域空间规划中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战略提供具体应用情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司海燕
我国已迈入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然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几乎整个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亏损。本文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TOD模式 综合开发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本伟 游丹 范世杰 许成顺 钟紫蓝
该文基于震后轨道交通网络主体结构的破坏场景,以恢复震后通行能力为目标,分析了地震灾害作用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韧性。采用Space L方法构建轨道交通网络模型,选用客流加权的网络平均效率表示网络连通性能。采用地震易损性模型计算网络主要结构单元(车站、隧道和桥梁)的破坏概率,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网络主体结构单元的震后状态;考虑破坏单元修复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模拟了破坏单元的震后修复过程;根据震后不同时刻网络性能曲线和韧性三角形,定量化评估轨道交通网络抗震韧性指数和韧性损失。以北京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分析了地震烈度、恢复策略和修复队伍数量对网络连通性能、恢复过程和韧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网络在遭受地震破坏、蓄意攻击和随机破坏后的韧性特征存在差异;震前提升少量重要单元的可靠度可提升网络灾前抵抗能力,但对网络灾后恢复能力和韧性指数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该研究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抗震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雷 王树盛 张宁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市级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平 陈彩燕 邱实
随着中国经济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配置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旗舰型商业业态的配置。本文阐述了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发展状况、旗舰型商业业态的含义;分析了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价值,包括协同效应、品牌效应及提高地铁地下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目标—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及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策略,以实现地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谷伟哲 翟俊 熊西亚
在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资源空间价值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从利弊两个角度辩证地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土地资源空间价值的影响机理,选定半对数形式的Hedonic模型,探讨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值的空间效应。以天津轨道交通建设为背景,将视角集中在天津地铁1号、9号线,以之为实证分析的对象,探讨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资源空间价值的影响。对空间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距CBD距离这一变量对房价起主导作用,可见区位因素仍是影响房价的主导因素。最后提出将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周边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济民 李秉文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与城市总体相匹配、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等六个方面来看,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具有现实必要性。通过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010版线网规划的适应性分析,认为该布局规划与现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品质的提升要求,应当在现有规划网络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兰州市 线网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共识。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准时、低碳等特点,成为公共交通建设的重点。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拥有较为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其他大中城市也在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及改进的地方。譬如,轨道交通能否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有效的便利,是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依据。那么,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冬华 王陌潇
起源于美国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在空间规划中具有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实践意义。但基于美国城市发展背景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中国实际。基于此,从密度、土地混合利用、步行环境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理念的主要设计要素着手,阐述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现状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原则。
关键词:
城市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 站点周边区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满 严明瑞 朱俊青 单卓然 姜浩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OD模式 站点 空气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斌 赵小红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增速,城市规模的建设不断扩大,大部分城市都在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的交通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进而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公交交通设施相比较,其更加具有环保、节能、安全、载客量大的特点,轨道的运输量是路面交通载客量的几倍,能够进一步缓解上下班交通的拥堵情况,从而调整城市交通的结构,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综合开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开发 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平 于丽 杨琦峰
"地铁+物业"已被证明为有效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模式,其实现机制有赖于有序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采取非法人组织结构,可降低地铁公司在物业开发中承担的风险,增强在利益分配中的主动权。具体实现机制为PFI模式,在此模式下,地铁公司能成功实现风险转嫁并获得高回报率。
关键词:
物业开发融资 PFI模式 融资额测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丹 殷勇 郝成
在分析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旅客流线的基础上,选取旅客走行时间和换乘站建筑成本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并以即有站为例,通过站点的改进方案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布局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荣朝和 朱丹 刘李红 王大鹏
容积率奖励与转移是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工具,推动城市更新和轨道交通TOD的发展。从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容积率奖励与转移的内涵、演进和作用机理。针对我国推进容积率奖励与转移的问题与困境,提出应将容积率由传统的刚性限制指标改变为引导和鼓励的指导性指标;特大城市应重视大型车站综合体的开发,打造高密度的站街站区一体化示范工程;应划定轨道交通TOD特别开发区域,分区域落实容积率奖励措施;推进容积率奖励与转移法治化建设,避免其成为权力设租与寻租的工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铮
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进行了详细介绍,选择了合适的评价方法,得出了评价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持续性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