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4)
- 2023(3076)
- 2022(2706)
- 2021(2369)
- 2020(1908)
- 2019(4727)
- 2018(4592)
- 2017(8535)
- 2016(4661)
- 2015(5239)
- 2014(5354)
- 2013(5365)
- 2012(4776)
- 2011(4293)
- 2010(4483)
- 2009(4070)
- 2008(3934)
- 2007(3536)
- 2006(3208)
- 2005(2726)
- 学科
- 济(23334)
- 经济(23314)
- 管理(12332)
- 方法(10202)
- 数学(9066)
- 业(8900)
- 数学方法(8811)
- 中国(8757)
- 企(7467)
- 企业(7467)
- 地方(7299)
- 城市(6219)
- 学(4918)
- 城市经济(4282)
- 环境(4172)
- 业经(3818)
- 理论(3481)
- 和(3275)
- 财(3229)
- 发(3191)
- 农(3142)
- 划(2802)
- 地方经济(2775)
- 资源(2637)
- 方城(2570)
- 贸(2537)
- 贸易(2535)
- 制(2390)
- 技术(2339)
- 易(2329)
- 机构
- 大学(70155)
- 学院(68515)
- 管理(27181)
- 济(25377)
- 研究(25076)
- 经济(24481)
- 理学(23175)
- 理学院(22819)
- 管理学(22251)
- 管理学院(22123)
- 中国(17649)
- 科学(17496)
- 京(16363)
- 所(12758)
- 研究所(11750)
- 中心(11375)
- 业大(10818)
- 财(10312)
- 北京(10291)
- 农(10273)
- 江(10149)
- 范(9935)
- 院(9875)
- 师范(9825)
- 财经(8451)
- 州(8434)
- 师范大学(8199)
- 农业(8153)
- 工程(7759)
- 经(7599)
- 基金
- 项目(50051)
- 科学(39482)
- 基金(35998)
- 研究(33229)
- 家(31884)
- 国家(31687)
- 科学基金(27738)
- 社会(21080)
- 社会科(20098)
- 社会科学(20089)
- 省(19611)
- 基金项目(19194)
- 自然(19167)
- 自然科(18776)
- 自然科学(18771)
- 自然科学基金(18358)
- 划(17014)
- 资助(14912)
- 教育(14548)
- 编号(12486)
- 重点(11216)
- 发(10539)
- 部(10118)
- 计划(10099)
- 成果(9463)
- 创(9432)
- 科研(9403)
- 课题(9196)
- 创新(8957)
- 科技(8910)
共检索到99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博文 曾钦娥 费琳琳 李佳静
为提出适用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运营期间的站台噪声评价方法及指标与限值,该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评价标准及法规,系统对比了各国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限值的异同.选取中国某典型地下车站开展了运营期间站台噪声及振动现场测试,分析了站台不同位置噪声及振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站台两端的噪声显著大于站台中部,既有规范中测点位置难以反映运营期间站台两端区域乘客的感受,建议在进行噪声评价时也应考虑两端位置处;站台最大A声级在站台两端位置达到88.4~90.4d B(A),与站台振动叠加后会导致乘客的烦恼度显著增加,建议增加最大A声级作为辅助评价指标;1h等效连续A声级实测结果为75.3~79.4d B(A),高于现行规范中的铁路沿线环境噪声限值,会对在站内长期停留的乘客或站台工作人员造成一定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辉航 刘畅 陈俊沣 钟茂华
全自动运行(full automatic operation, FAO)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发展方向,为研究FAO线路车站的噪声特性,选取国内应用FAO系统的YF线的9个高架车站站台、站厅、综控室和设备间开展了实地测量。结果表明:站台列车进出站噪声均低于标准限值80 dB(A);站厅噪声为68~76 dB(A),且受广播影响存在较大的声突发率;综控室噪声为47~65 dB(A);选取测量的设备间为控制室,噪声为47~61 dB(A)。计算了站务员的每日噪声剂量,得到白班站务员剂量为69~72 dB(A),夜班站务员剂量为66~69 dB(A)。开展了不同驾驶模式线路之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工驾驶相比, FAO线路列车停车期间和出站的噪声更小;与列车自动驾驶(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TO)模式相比, FAO线路的列车进出站噪声均较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雪梅 王艳辉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的时空分布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进行拓扑建模;研究了节点和区间重要度计算方法,并提出能够表征路网运营安全的表征参数。最后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系统网络的角度辨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和表征参数,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安全运营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路网模型 重要度 异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逢杰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大 ,经济的可行性对项目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可行性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效益为主 ,其费用和效益的确定应做到科学、合理、全面。目前我国还未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评价体系 ,本文希望通过作者多年的工作积累 ,为轨道交通项目效益的评价方法提出有益的思路。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贾万琛 方卫宁 赵兴东
为评估地铁站务员在现有排班制度下的疲劳风险,基于池田敏久的作业疲劳评价方法构建了站务员排班疲劳评价模型。针对北京地铁站务的实际情况,利用问卷量表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模型进行了适应性修正,得到了评价模型中的系数取值。以北京地铁2号线西直门站站务员为实例分析对象,采用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研制的《疲劳症状自评量表》对站务员排班疲劳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站务员的主观疲劳变化情况与改进的疲劳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可行有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博 徐向明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算特点的分析,并结合大量的概算审查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算审查的要点及步骤,通过系统性概算审查,可全面、综合、有重点地把握工程概算,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的确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卫华 欧国立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投资缺口、线路运营后企业的运营亏损等问题常常困扰着地方政府,迫使地方政府支付巨额财政补贴。如何提高政府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补贴效率成为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从经济属性、制度环境、实施环节、政府与企业行为四个层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补贴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补贴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补贴 经济效率 分析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玮 王玉彩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正以极大的优势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较高风险,同时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快速发展的基础建设带来的是高强度基建工程,这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带来了严峻的安全问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浩楠 黄苏苏 付伟 李智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规范,在分析运营场景和设计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建成全自动运行系统多功能仿真平台。仿真实验平台集成现场工程参数的评估、系统功能验证和评估、人员操作培训、故障分析4大功能,贯穿于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谦 吴殿廷 李瑞 邱研
以候车时间、运行时间、换乘时间组成单程通达时间,进而构建包含7个基于通达时间概念的评价指标,提出一套对轨道交通站点、线路和网络整体可达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以北京2013年6月的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采用官方公布及现场实测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在网络、线路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分别得到了评价结果。从结果来看,由于空间绝对距离和换乘站点数量的原因,中心城区线路可达性优于外围线路;站点密度较高和换乘困难可导致线路可达性较弱。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可达性 北京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胡军红 张雯婕 汤瑞 闻成维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关键站点识别方法对站点双向中断场景下列车运行交路调整过程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向中断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关键站点识别方法。假设站点失效情况为双向中断运营,根据线网中折返站点布设情况确定节点失效范围。从网络连通性、网络拓扑特性和站点自身属性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站点重要度,选取成都地铁网络作为实例,识别成都地铁网络关键站点。结果表明,成都地铁网络关键站点主要分布在环线与射线相交区域的换乘站;识别结果中部分非换乘站点的重要度会由于其折返区段内包含其他重要车站得到提升,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识别出部分原节点移除法下容易忽略的站点,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星海 刘子长 姜美利 杨瑜好
本文提出一种全流程自动计价方法,旨在解决当前建筑工程计价管理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该方法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构建标准构件库和清单资源库,实现工程计价全过程的自动化。在佛山市某地铁线路地下车站动力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显著提高计价效率和准确性。本文详细介绍全流程自动计价方法的内涵、实际应用过程及其效果,证明该方法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计价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亢磊磊 牛发阳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参与方多、利益复杂造成难以进行绩效评价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Shapley值复合权重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评价模型。首先,以独立的第三方从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公众三个主要利益相关方对指标按照相同的属性归类整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从指标的关联性和非可加测度对评价目标的影响出发,利用Shapley值组合权重的形式得出指标权重。最后,基于RBF神经网络在处理小样本数据方面的反馈性、关联性、快速性等优势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等级的模拟。将构建的模型运用于北京地铁4号线PPP项目绩效评价,认为在该地铁项目管理中应注重对政府公信力、投资回收率、财务水平、服务质量四个主要指标的管理,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进 祁俊超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给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次生环境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进行切合实际的综合评价。在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和评价标准,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正面效益更多地体现在其对城市的次生环境影响中。这一结论的得出为建立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正确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决策奠定了的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志梅 薛晋聪
乘客需求的获取和满足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则是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的焦点。本文尝试将质量功能展开技术运用到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去,在用"5W1H"问卷调查获取乘客需求后,用KJ法将其归纳为乘客需求层次表结合文献研究法、独立配点法、最大关联法等多种方法构建三阶段QFD质量屋模型,将乘客需求和服务质量要素转化为评价指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QFD技术为构建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种科学的量化方法,通过QFD与其他定量方法的组合能够实现从"乘客需求什么"向"如何满足乘客需求"的科学转化,成为改善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