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9)
- 2023(11278)
- 2022(9363)
- 2021(8361)
- 2020(6601)
- 2019(15265)
- 2018(14708)
- 2017(28012)
- 2016(14742)
- 2015(16224)
- 2014(16275)
- 2013(16138)
- 2012(15373)
- 2011(14076)
- 2010(14677)
- 2009(13494)
- 2008(13074)
- 2007(11564)
- 2006(10723)
- 2005(10084)
- 学科
- 济(88674)
- 经济(88603)
- 管理(40298)
- 业(35996)
- 地方(28390)
- 企(27368)
- 企业(27368)
- 中国(26679)
- 方法(24658)
- 数学(21689)
- 数学方法(21482)
- 农(18495)
- 业经(17611)
- 地方经济(16466)
- 学(14596)
- 财(14001)
- 发(13370)
- 农业(13185)
- 环境(13012)
- 制(12989)
- 融(12848)
- 金融(12846)
- 银(11835)
- 银行(11822)
- 行(11537)
- 贸(10954)
- 贸易(10942)
- 易(10338)
- 和(10092)
- 技术(9991)
- 机构
- 学院(215919)
- 大学(214745)
- 济(100895)
- 经济(98746)
- 研究(83244)
- 管理(78768)
- 理学(66115)
- 理学院(65189)
- 管理学(64289)
- 管理学院(63863)
- 中国(63123)
- 京(49405)
- 科学(48058)
- 财(44237)
- 所(41707)
- 研究所(37202)
- 中心(36727)
- 财经(33953)
- 江(33045)
- 北京(32569)
- 农(31864)
- 经济学(31850)
- 经(30702)
- 范(30573)
- 院(30450)
- 师范(30315)
- 经济学院(28216)
- 业大(27897)
- 州(26960)
- 科学院(25073)
- 基金
- 项目(137319)
- 科学(109444)
- 研究(100984)
- 基金(99875)
- 家(86106)
- 国家(85388)
- 科学基金(74109)
- 社会(67984)
- 社会科(64659)
- 社会科学(64642)
- 省(53281)
- 基金项目(52837)
- 自然(45352)
- 划(44845)
- 教育(44427)
- 自然科(44315)
- 自然科学(44308)
- 自然科学基金(43488)
- 资助(40045)
- 编号(38648)
- 发(36296)
- 成果(31306)
- 重点(31069)
- 发展(29928)
- 部(29500)
- 展(29473)
- 课题(28783)
- 国家社会(28550)
- 创(28289)
- 创新(26579)
- 期刊
- 济(126763)
- 经济(126763)
- 研究(75216)
- 中国(48250)
- 财(32582)
- 管理(31929)
- 农(30241)
- 科学(28942)
- 学报(28692)
- 融(23401)
- 金融(23401)
- 大学(22701)
- 经济研究(21258)
- 学学(21242)
- 教育(20788)
- 农业(20698)
- 技术(19919)
- 业经(19037)
- 财经(17467)
- 问题(17211)
- 经(15288)
- 技术经济(12226)
- 世界(12040)
- 发(11856)
- 贸(11565)
- 现代(11188)
- 业(10878)
- 商业(10780)
- 资源(10643)
- 国际(10475)
共检索到35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晓萍 赵坚
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我国主要大城市已经呈现出大都市区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大都市区多中心格局的形成,体现人口、产业城市功能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空间规模的扩大能够提供专业化分工所需的市场规模。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为多中心结构提供了空间支撑,在扩展城市集聚经济边界的同时,提高了大都市区多个集聚中心的可达性与连通性,维护了市场的完整性,为多中心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通勤铁路在建设成本、运行速度、运送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经济特性和经济优势,使之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最理想的交通方式。东京大都市区的通勤铁路系统在其空间组织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荣朝和 闫星祎
随着国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都市区化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人口增长和空间扩张是城市集聚经济的重要表现,而城市空间低密度、无序蔓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桎梏。东京大都市区的发展历程表明,提高城市时空转换能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视角和方式。尤其是大都市区轨道通勤体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压缩通勤时间距离,提高城市就业可达性,从而拓展城市集聚经济边界。回顾了东京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其"二战"后数十年间的积极转型,认为轨道通勤体系在提高其时空转换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东京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董艳霞
新城是大都市区多中心、高密度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单元,是促进城乡空间紧凑布局、集约一体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轨道交通则因其快速、准时、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升新城的通达性而成为区域客流空间联系的首选。选取新加坡作为研究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讨轨道交通引导下城市空间的组织特征,对其如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解决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根本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大都市区的空间整合与新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空间整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任晶晶
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实现城市空间增长与区域经济转型的新途径,引领了以建设轨道交通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热潮。文章选取巴黎大都市区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总结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并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大都市区 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尤福永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特别是环境恶化、交通堵塞。为了解决城市化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冲突,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即快捷、安全、经济、无污染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是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最佳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大型、特大型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迅猛增加。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具有高效、环保、准时、站点密集等特点,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认可,逐步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军 杜文
本文剖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各种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特点与优势,并结合城市老区的改造、新建区的建设与拓展以及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城市经济综合发展现状,系统地建立了科学、合理、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准则。探讨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城市轨道沿线土地联合开发,轨道交通站域地下、地面的空间开发和BOT投资运营模式开发的综合运营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共识。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准时、低碳等特点,成为公共交通建设的重点。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拥有较为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其他大中城市也在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及改进的地方。譬如,轨道交通能否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有效的便利,是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依据。那么,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旭梅,童华磊,高世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大都市区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大都市区 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壮志 胡思继 贾洪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啸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快速城市化,机动化的问题,传统超高密度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如何构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所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定得启示。由于城市发展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加以总结。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常年的调查研究,从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站点周边土地使用,交通出行的响应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结构的优化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盛烺
德国行业协会的组织程度相当高,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支撑。本文借鉴德国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功能及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行业协会 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雍瑞生 王春河
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1.3%。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有继续加快的趋势。随着城市化及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占全部城市能源消耗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道路上行使的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