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0)
- 2023(7620)
- 2022(6375)
- 2021(5990)
- 2020(4842)
- 2019(10942)
- 2018(10779)
- 2017(20325)
- 2016(11333)
- 2015(12408)
- 2014(12756)
- 2013(12138)
- 2012(11415)
- 2011(10297)
- 2010(10763)
- 2009(9900)
- 2008(9521)
- 2007(8949)
- 2006(8231)
- 2005(7339)
- 学科
- 济(39935)
- 经济(39799)
- 管理(30696)
- 业(28677)
- 企(19062)
- 企业(19062)
- 中国(18829)
- 农(17351)
- 农业(11815)
- 财(11702)
- 地方(11596)
- 方法(11345)
- 制(10780)
- 数学(9795)
- 数学方法(9605)
- 策(8918)
- 学(8592)
- 业经(8473)
- 银(7947)
- 银行(7934)
- 体(7716)
- 行(7696)
- 理论(7373)
- 融(7122)
- 金融(7115)
- 及其(7067)
- 城市(7024)
- 贸(6965)
- 贸易(6963)
- 环境(6742)
- 机构
- 学院(154969)
- 大学(151882)
- 济(62197)
- 经济(60398)
- 研究(57657)
- 管理(56143)
- 理学(46837)
- 理学院(46223)
- 管理学(45336)
- 管理学院(45030)
- 中国(43997)
- 科学(34039)
- 京(33383)
- 财(31810)
- 所(28774)
- 中心(26761)
- 农(26406)
- 江(25883)
- 研究所(25718)
- 财经(23259)
- 范(23083)
- 师范(22870)
- 院(21583)
- 业大(21305)
- 北京(21192)
- 经(20998)
- 州(20460)
- 农业(20397)
- 经济学(18450)
- 省(18433)
- 基金
- 项目(99438)
- 科学(78284)
- 研究(76767)
- 基金(70004)
- 家(60238)
- 国家(59645)
- 科学基金(50827)
- 社会(47964)
- 社会科(45133)
- 社会科学(45126)
- 省(39386)
- 基金项目(35983)
- 教育(35458)
- 划(33250)
- 编号(32853)
- 自然(30991)
- 自然科(30254)
- 自然科学(30245)
- 自然科学基金(29663)
- 成果(28518)
- 资助(28320)
- 课题(24350)
- 发(22406)
- 重点(22326)
- 部(21468)
- 年(19981)
- 性(19933)
- 创(19759)
- 国家社会(19405)
- 项目编号(18933)
共检索到250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迎放 张立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颖
由政府提供廉租房是许多国家给予城市贫困群体住房保障的主要政策 ,具体方式有两种 ,即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这两种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前一种方式不但能够在短期内明显增加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福利 ,有利于快速解决贫困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而且有利于减少土地的非法开发行为和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后一种方式既能节约政府成本 ,又能避免私人住房市场因政府的过多干预而窒息
关键词:
城市贫困群体 廉租房 实物配租 租金补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春福 郑欣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精准脱贫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贫困群体保障政策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制定分散、缺乏统一管理、资金投入少、保障标准低、能力建设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监管不到位等。对此,要确立整体设计、统一管理、操作便捷和助推脱贫的保障政策总目标,不断推进包括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政策、构建大数据库、低保家庭一卡通模式、大力发展智慧社区和提高脱贫能力建设等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将城市贫困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自然实验,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贫困群体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群体中女性劳动供给和男性劳动供给的净工资弹性分别为3.22和1.94;就业扶持政策使贫困群体中女性劳动供给和男性劳动供给分别增加了106.47%和57.33%;贫困群体劳动供给的增加主要是由就业率上升而非工作时间增加引起的。因此,通过就业扶持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加贫困人口的劳动供给,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达到有效削减贫困的目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新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成 陈泽旭 刘小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贫困问题发生了一个转变——从农村贫困到城市贫困的转变。同时,中国走上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有特色的反贫困之路,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完善致使贫困者教育水平低下、健康状况较差、知识和技能缺乏,因而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甚至在某些方面使城市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姗姗 孙久文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渐严重,贫困人口行业固化、区位固化和群体固化逐步形成。由于中国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步,城市贫困状况和人口构成呈现出地域、行业、城市等级的空间差异。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再就业和失业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救助制度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为遏制城市贫困日益恶化,有效破除城市贫困固化态势,应在现有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基础上,构建统一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多元化社会救助制度,重构贫困人口聚集区地域格局,提升贫困主体反贫困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因素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潇仪 吴晓
本文基于"贫困疏解"的视角,通过分析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密度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因子,从租房和售房政策两大领域综合评述了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并从中得出对我国未来发展有价值的启示,以有效减少贫困集聚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文建龙 肖泽群
居民拥有一定面积的住房或能够住得起房子,是居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利益因素驱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合谋,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房的大量开发,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开发则较少,这不仅损害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要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打破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合谋,就需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强化政府在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开发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城市低收入群体 住房权利贫困 经济学解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朝明
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从西部城市贫困状况出发 ,选择西部城市反贫困的政策措施 :( 1)有效开发和保护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 ;( 2 )加快西部企业制度创新与“三线”企业改造的步伐 ;( 3)改善西部城市就业环境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4 )建立西部城市开发式扶贫的资金渠道 ;( 5 )调节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 ;( 6 )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素质 ;( 7)完善西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西部城市 反贫困 政策选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敦福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重视。与城市常住居民相比,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农民无论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居于弱势,成为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社会群体。与职工下岗造成的贫困不同,造成城市农民工相对贫困状况的起因包括户籍管理方面的暂住证制度、城市产权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也包括资源配置传统规则的惰性和农民工群体素质等非制度性因素。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因素变化不大,城市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状况将难以改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海洁 王翌佳
文章定量分析了东北地区工作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发现该群体的就业质量处于整体性低下的状态,并存在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社会保险缺失、劳动时间长、收入低、岗位固化等特点。通径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体因素是影响工作贫困者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原生家庭因素影响十分微弱。文章认为,有关部门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也应注意提升工作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健全该群体的社会保险,提高群体成员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工作贫困 就业质量 因子分析 通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