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2)
- 2023(2576)
- 2022(2151)
- 2021(2140)
- 2020(1709)
- 2019(4126)
- 2018(3647)
- 2017(6745)
- 2016(3573)
- 2015(3608)
- 2014(3580)
- 2013(3673)
- 2012(3328)
- 2011(3045)
- 2010(3219)
- 2009(2956)
- 2008(2861)
- 2007(2453)
- 2006(2304)
- 2005(2049)
- 学科
- 济(16883)
- 经济(16857)
- 业(9422)
- 中国(8472)
- 管理(7489)
- 农(7361)
- 农业(6075)
- 地方(5868)
- 城市(5763)
- 收入(4828)
- 方法(4712)
- 数学(4295)
- 数学方法(4244)
- 城市经济(4110)
- 分配(4022)
- 企(3893)
- 企业(3893)
- 贸(3181)
- 贸易(3181)
- 发(3084)
- 环境(2975)
- 财(2973)
- 易(2947)
- 业经(2652)
- 学(2487)
- 制(2432)
- 方城(2405)
- 关系(2348)
- 地方经济(2170)
- 发展(2074)
- 机构
- 大学(50834)
- 学院(49902)
- 济(22145)
- 经济(21519)
- 研究(19887)
- 管理(17857)
- 理学(15342)
- 理学院(15075)
- 管理学(14793)
- 管理学院(14689)
- 中国(13909)
- 科学(11462)
- 京(11151)
- 所(9409)
- 财(8954)
- 中心(8798)
- 研究所(8531)
- 范(8292)
- 师范(8263)
- 院(7525)
- 经济学(7410)
- 农(7205)
- 财经(7170)
- 江(7003)
- 北京(6964)
- 师范大学(6910)
- 经济学院(6684)
- 经(6579)
- 业大(6364)
- 州(6057)
- 基金
- 项目(34948)
- 科学(28345)
- 基金(26407)
- 研究(25703)
- 家(22806)
- 国家(22598)
- 科学基金(19715)
- 社会(18170)
- 社会科(17220)
- 社会科学(17214)
- 基金项目(14313)
- 省(12512)
- 自然(11906)
- 自然科(11664)
- 自然科学(11664)
- 自然科学基金(11435)
- 教育(11232)
- 划(11061)
- 编号(9848)
- 资助(9788)
- 国家社会(7991)
- 发(7940)
- 成果(7883)
- 重点(7761)
- 部(7737)
- 课题(6912)
- 教育部(6806)
- 创(6673)
- 人文(6606)
- 发展(6605)
共检索到75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云虹
基于宏观层面,从社会制度、政策因素、结构调整、转型背景,以及剥夺、排斥和贫困文化等侧面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及发展的作用因素,以期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我国城市今后的减贫思路。如何切实避免类似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贫困文化对于我国的城市贫困治理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城市贫困 形成原因 中国 美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潇 王道勇
从产业结构、文化传统及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 ,对中美两国城市贫困区位化产生的原因、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以期为我国城市反贫困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伟攀 李郇 陈浩辉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突破原有的规模限制,城市规模不断变大。以人口为指标的城市规模分布服从齐普夫法则。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其城市位序规模分布存在差异。城市夜间灯光数据一般可用来衡量城市的经济活动、建成区面积、人口密度、发展水平等。本文以同源的城市夜间灯光数据代表城市规模,在国家尺度和省州尺度研究中美两国城市规模位序分布,并比较其异同。研究表明,在国家尺度,2013-2016年间,中美两国城市规模均变得集聚,而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比美国更为分散,齐普夫指数相
关键词:
位序规模分布 齐普夫法则 夜间灯光 中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强 陆钟武
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铜消费量密切相关。本文由IPAT方程推导了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式,得出GDP的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年下降率(t)是影响铜消费量变化的两个重要参数。给出了中、美两国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曲线;中国1960-2004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并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美国1941-2004年间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变化总体上逐年降低,1941年为17.80kg/104USD,2003年为2.56kg/104USD,单位GDP的铜消费量降低近7倍。对应不同的单位GDP铜消费量年下降率的假设,估计了未来2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指标间的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路 王珊珊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改革与发展,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政策也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创新。美国作为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发源地,逐步形成了包括国会立法、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索金龙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金管理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格雷会计文化理论为基础,从职业化与法规性、灵活性与统一性、稳健主义与乐观主义以及公开性与保密性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会计文化对养老金会计的影响。通过中美两国的对比,总结中美两国养老金会计的不同点,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产生不同点的原因,并根据中美两国文化异同以及我国本土文化特点,提出养老金会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老金会计 民族文化 会计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崇光 章胜勇
中国和美国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两国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上却存在着很大不同。从成本投入上看,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单产水平较低、缺乏专用加工型品种以及加工马铃薯产品种类少等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鉴美国经验,从科研投入、加工及行业标准等方面采取措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霖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国和美国于2012年4月先后发布的最新年度预约定价安排报告的概况,其后根据报告的内容,对比了两国在预约定价安排工作流程和有关统计数据方面的情况,最后总结了两国最新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的看点和亮点。
关键词:
预约定价安排 转让定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希江 乔忠良
中美两国的商标保护比较杜希江,乔忠良近年来,伴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贸易摩擦此起彼伏,中美知识产权问题已成为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两国的贸易和投资造成影响。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下面对中美两国商标制度进行比较,以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群 白滨
职业教育是针对"以职业形式存在的工作活动"的教育,"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开展"职业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特别是专业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由于各国对职业理解不同,职业教育体系差别巨大,因此国际间的职业比较研究非常困难。本文从职业的概念、职业分类和职业发展三方面对中关的职业进行比较分析,提示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方面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红霞
为了了解开封市城市贫困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开封市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全市贫困规模、现状、特征及成因进行推断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困对策供参考。一、调查方法:1.调查目的:了解开封市城区居民贫困规模、状况及原因,探索解困对策。2.调查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声文
The paper compares the history, organization,objective,contents,methodology and target of population census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and further obtains some revelations.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人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本文采用CPI和低收入者CPI两种价格指数,运用贫困指数计算方法,以我国2007年以来价格变化为例,分析了这次主要源自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对城市贫困人口广度和深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在哪种贫困线下,按低收入者CPI统计指标计算的实际影响要比按一般CPI消涨方法得到的结果高出一倍以上。贫困指数对贫困线越敏感,食品价格上涨对贫困的影响就越大。这一现象为政府统计指标的选取、贫困监测和反贫困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直接依据。
关键词:
CPI 通货膨胀 贫困线 反贫困政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姚尚建
城市贫困与不平等密切相关,城市增长放大了贫困发生的社会效应。城市贫困既体现为多元致因,又显示出多维结果。从人口与经济的关系视角,城市贫困表现为经济收入与城市生活成本的倒置,并以贫困线的方式加以确认;从人口与空间的关系视角,城市贫困意味着以贫困线加以标识的、横亘城市地理空间的社会区隔。能力、流动性和资源控制是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而收入低下、机会丧失、阶层隔绝是城市贫困的演化结果。城市反贫困需要从机会与结果两类不平等入手加以思考,综合分析城市贫困的因果关系,防范贫困的地理转移与社会蔓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