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1)
2023(10996)
2022(8718)
2021(8183)
2020(6366)
2019(14602)
2018(14058)
2017(26131)
2016(13954)
2015(15794)
2014(15406)
2013(15139)
2012(13840)
2011(12729)
2010(12523)
2009(11706)
2008(11481)
2007(10071)
2006(9385)
2005(8628)
作者
(40981)
(34213)
(34094)
(32572)
(22082)
(16261)
(15302)
(13325)
(13300)
(12025)
(11955)
(11495)
(10959)
(10929)
(10929)
(10806)
(10191)
(9932)
(9831)
(9704)
(8508)
(8494)
(8427)
(7907)
(7731)
(7652)
(7572)
(7376)
(6945)
(6902)
学科
(63326)
经济(63252)
(34386)
管理(34091)
中国(24839)
(23025)
企业(23025)
方法(22612)
(21394)
数学(20130)
数学方法(19962)
农业(15080)
业经(13979)
地方(13152)
(13152)
贸易(13142)
(12859)
(12535)
(12177)
(11972)
(10958)
(10185)
银行(10158)
(9870)
环境(9681)
(9572)
金融(9571)
(8900)
发展(8685)
(8665)
机构
大学(203799)
学院(201523)
(91149)
经济(89448)
研究(80767)
管理(70340)
中国(61578)
理学(59907)
理学院(59152)
管理学(58151)
管理学院(57804)
科学(47978)
(45092)
(40826)
(39682)
研究所(37325)
(36535)
中心(35054)
财经(31618)
经济学(30452)
(29672)
(29275)
业大(29236)
(29108)
北京(29009)
农业(28754)
(27649)
经济学院(27363)
师范(27329)
科学院(24727)
基金
项目(136309)
科学(108213)
基金(101380)
研究(98817)
(90633)
国家(89916)
科学基金(75480)
社会(66388)
社会科(62883)
社会科学(62867)
基金项目(52180)
(49629)
自然(46685)
自然科(45634)
自然科学(45619)
自然科学基金(44832)
教育(44286)
(43869)
资助(41194)
编号(37351)
重点(31888)
(31400)
(31141)
成果(30955)
国家社会(29423)
中国(28010)
(27765)
课题(27501)
教育部(26545)
创新(26196)
期刊
(102256)
经济(102256)
研究(66612)
中国(43219)
(35379)
学报(34220)
科学(32732)
(28090)
管理(26831)
大学(26240)
学学(24774)
农业(24215)
教育(21651)
(20095)
金融(20095)
经济研究(17926)
财经(16382)
问题(15548)
技术(15433)
业经(14997)
(14441)
(13249)
(13221)
世界(12562)
国际(11911)
(9917)
现代(9544)
技术经济(9267)
(8916)
资源(8817)
共检索到312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凡  段雪梅  
加快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在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倾向的工业化战略的双重约束中 ,选择传统的城市化路径会导致和加剧城市失业与贫困 ,从而使城乡居民间已有的利益矛盾更加激化 ,由此决定了原有城市的扩张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城市化路径最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卓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贫困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伴随现象。考察城市化进程可以发现 ,贫困不仅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果” ,在一定意义上更是推动城市化的“因”。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过程中 ,在这种状态下的城市发展 ,难以形成对农村社会的积极渗透和正面影响 ,而是反作用于农村的贫困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贫困状况的恶化而不是缓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本文认为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把握城市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坚持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就能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梦琴  
城市化进程中卷入城市化浪潮的村落"终结"为城市,是世界各国的一般规律。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村落终结具有多样性和渐进性的特征。中国村落终结艰难的制度根源是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管理制度。村落终结是农村村落伴随着一系列重大事件完成城市化的过程,存在着多种终结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终结成为村落终结的重要标志。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垚  年猛  王春华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最优规模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为例估计出人均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产出水平先上升,随后下降。城市偏离最优规模会造成聚集收益的损失,而未达到最优规模的城市经济收益损失要大于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即人口过度聚集)产生的经济收益损失。同时,城市最优规模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高于工业,因此工业比重高的城市最优规模水平低于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除此之外,城市最优规模水平还受到市场潜力、技术与知识水平、资本积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捷  黄国宾  
结合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现状,文章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概念辨析出发,深入地梳理了中国两种主要的城市化路径:优先发展小城镇和直接发展大城市。文章对这两种主要的城市化路径都做出了评论:单纯地发展小城镇或者大城市都不合适。文章提出了发展二三线城市群的政策主张,并进一步指出了在二三线城市群发展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这三条具体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淑娥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亚彬  薄文广  何力武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1年地级城市数据,研究了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结论如下:(1)随着与核心城市距离变远,城市长期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呈现出"∽形"的非线性关系;(2)在城市体系内,城市规模和城市区位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3)某地区城市分布越密集,则该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越快,应积极发展城市群以带动城市化。在城市群发展战略上,需要注意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地理上的合理布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鹏扬  李雪峰  李强  
地方政府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中国区域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基于中央-地方关系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等视角,侧重于分析地方政府在既有激励约束条件下会"如何作为"。文章基于实践,总结提出将中国地方政府拟化为一个理性经济主体-"公司",从"经营公司"的视角来理解地方政府在外部机制和制度约束下的运作逻辑,以此分析地方政府城市经营的逻辑。研究表明,在中国分税制、土地制度、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多重约束下,地方政府"公司化"运营行为导致了地方上较高的土地财政规模和过去几十年中"化地不化人"的城市化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媛  古叶恒  陈志灏  
本文研究了2007-2011年间中国3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贫困的空间演化、分布的差异特征。结果显示:近5年来贫困人口总量略有增长,贫困人口分布整体呈现均衡化趋势;从区域看,西部地区的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加剧,贫困加深区较多;从城市看,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是构成贫困加深区的主要类型。2011年,贫困发生率自东向西逐渐升高,中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相对拥有更高的贫困发生率。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呈现高人均GDP和高贫困发生率的"隐藏性贫困",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呈现低人均GDP和相对低贫困发生率的"特殊性低贫"。未来国家反贫困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构成特征,重点关注贫困加深地区的中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并解决经济发展和贫困之间的特殊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通过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测度和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创新性地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测度中国城市多维贫困,并进行相应分解。通过梳理当前的城市扶贫政策和总结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特色,认为多维治理才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归宿。针对多维贫困的"内卷化"问题,提出在多维贫困测度的维度上应从收入、教育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进行测度和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新  郝兆印  孙雪  任柏华  姚士谋  
21世纪被誉为"城市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轨道,2011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1.3%,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环境负荷加重的关键时期,城市化模式亟待创新。本文在从城市发展质量、城乡二元矛盾、城市社会分层和资源环境危机等方面阐释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变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提出,今后应该采取多元集约型协调发展的人本城市化模式,并从发展速度、扩张模式、动力机制、区域分工、城乡关系等方面提出我国城市化新模式实施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莫晓辉  
实践表明,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地方政府以区划规划和土地国有化推动的城市化,还是农民以集体土地自主参与的城市化,都问题丛生。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出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发展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就是: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等值化为导向,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实  杨穗  
文章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2007年城市住户调查数据,估计了最低生活保障收入对缩小城市收入分配差距和缓解贫困的影响作用,分别测算了低保户获得低保收入前后城市基尼系数和贫困指数的变化,并进一步分别按省市分组进行了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低保政策虽然能改善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对缓解城市贫困发挥一定的有效作用,但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适度提高低保标准和增加覆盖面将是该政策调整过程中的一种新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