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5)
- 2023(13581)
- 2022(11080)
- 2021(9996)
- 2020(8462)
- 2019(18966)
- 2018(18376)
- 2017(35311)
- 2016(18958)
- 2015(21051)
- 2014(20699)
- 2013(21024)
- 2012(19352)
- 2011(16891)
- 2010(17216)
- 2009(16080)
- 2008(16485)
- 2007(14850)
- 2006(13063)
- 2005(11859)
- 学科
- 济(90368)
- 经济(90260)
- 业(90045)
- 企(83234)
- 企业(83234)
- 管理(77485)
- 方法(41687)
- 财(39247)
- 数学(33172)
- 数学方法(33011)
- 业经(29634)
- 农(26057)
- 中国(25148)
- 务(24066)
- 财务(24055)
- 财务管理(24004)
- 技术(23031)
- 企业财务(22886)
- 农业(18994)
- 制(18918)
- 地方(17546)
- 策(16667)
- 理论(16049)
- 划(15435)
- 体(14728)
- 技术管理(14495)
- 和(14347)
- 财政(13671)
- 贸(13558)
- 贸易(13547)
- 机构
- 学院(277149)
- 大学(272445)
- 济(122489)
- 经济(120243)
- 管理(113810)
- 理学(97853)
- 理学院(96944)
- 管理学(95913)
- 管理学院(95390)
- 研究(87976)
- 中国(69955)
- 财(64290)
- 京(56845)
- 科学(50946)
- 财经(47712)
- 农(45016)
- 江(43868)
- 所(43544)
- 经(43448)
- 中心(40053)
- 业大(38577)
- 研究所(38525)
- 经济学(37829)
- 农业(35492)
- 北京(35375)
- 财经大学(35073)
- 经济学院(34400)
- 州(33628)
- 商学(33065)
- 商学院(32804)
- 基金
- 项目(180554)
- 科学(145440)
- 基金(133972)
- 研究(132567)
- 家(115535)
- 国家(114528)
- 科学基金(101341)
- 社会(88354)
- 社会科(84140)
- 社会科学(84119)
- 省(71627)
- 基金项目(70949)
- 自然(64776)
- 自然科(63435)
- 自然科学(63420)
- 自然科学基金(62400)
- 教育(60027)
- 划(58527)
- 资助(54032)
- 编号(50481)
- 创(44051)
- 部(40609)
- 业(40326)
- 重点(40318)
- 创新(40249)
- 成果(39266)
- 发(39119)
- 国家社会(37373)
- 教育部(35453)
- 课题(35383)
- 期刊
- 济(137427)
- 经济(137427)
- 研究(86261)
- 中国(57328)
- 财(57121)
- 管理(49147)
- 农(40268)
- 科学(37402)
- 学报(36978)
- 大学(29452)
- 学学(28282)
- 技术(27768)
- 农业(27650)
- 融(25509)
- 金融(25509)
- 财经(25373)
- 教育(23835)
- 业经(22859)
- 经济研究(22485)
- 经(21959)
- 问题(19121)
- 技术经济(18133)
- 业(18024)
- 财会(15019)
- 现代(14595)
- 会计(14325)
- 科技(14320)
- 贸(13918)
- 商业(13506)
- 策(13082)
共检索到423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泳泽 夏龙龙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在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理论体系下,利用2004—2016年我国2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财政自主权对技术创新的微宏观差异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财政自主权的提高并未有效促进城市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尽管财政自主权的提升会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的改善,但总量的变动并未有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问题。财政支出中的社会性支出长期不足,会阻碍城市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城市财政自主权的提高则有效地提升了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原因在于财政自主权的提升通过直接增加财政补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地方政府要优化财政分权体制,因地制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科学制定补贴政策,提高城市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我国现有环境规制侧重于将干预作为清洁技术需求方的企业,却忽略了对清洁技术研发的引导。文章将作用于企业的排污权交易与引导研发方向的清洁技术研发补贴相结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二者搭配是否有助于清洁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使用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际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工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在观察期内提高了试点省份的清洁技术创新水平,这与理论模型结论相一致;(2)我国试点省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未能发挥减排作用,这与理论模型结论不一致;(3)清洁技术研发补贴只有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政策效果;(4)清洁技术研发补贴对相应的研发投入存在双门槛效应,补贴并非越高越...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清洁技术研发补贴 技术变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琼 彭家生 谷训会
引入非国有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而非国有资本进入是否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是目前业界和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文章以2008—2019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从股权结构而言,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从高层治理而言,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的比例越高,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的创新提升效应在垄断程度较高行业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相关文献,为正在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佳
本文以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财政经费、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现行主要财政政策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选取适当的财政政策投入指标和自主创新产出指标,以我国200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实证测算并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绩效。根据研究结论,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水平和管理制度、加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发挥财政科技支出投入社会资本杠杆效应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财政和税收支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佳
本文以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财政经费、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现行主要财政政策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选取适当的财政政策投入指标和自主创新产出指标,以我国200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实证测算并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绩效。根据研究结论,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水平和管理制度、加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发挥财政科技支出投入社会资本杠杆效应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财政和税收支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刘贯春
本文从企业创新行为出发建立理论模型,发现外商撤资引致企业创新成本提高和创新模式转变,从而改变其自主创新效率,因而采用中国工业企业与专利匹配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外商撤资对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因果效应,并检验了创新成本机制和创新模式转换机制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外商撤资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效率,且对发明专利产出效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参股外商撤资后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提高,而控股外商撤资后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变化;外商撤资后企业的创新成本上升,外商撤资的创新成本机制降低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外商撤资使得企业的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创新模式转换机制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全面认识外商撤资行为、提高外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余飞
现有关于市场分割的研究较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同时关于市场分割程度的测度方法也有失偏颇。本文由消费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的平均值构造了总体市场分割程度指数,采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了中国省域间总体市场分割对当地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市场分割与企业增加值率呈倒U型关系,同时还计算出其中影响效果转利为害的阈值,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区分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结论是稳健可靠的。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国外市场的扭曲思维,提高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关注程度;各地政府应逐渐摒弃"护犊子"的政策思维,逐步放开市场保护,推动市场走向整合;各地应当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同时将政策思维转向限制人口但不限制人才上。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企业增加值率 倒U型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关键词: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外资引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波 杨先明 杨孟禹
近来年,中国工业企业呈现出购置土地和金融资产的"脱实向虚"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本文利用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创新专利研究数据及土地出让交易数据,利用PSM-DID模型,从土地购置行为和购置额度两方面探究工业企业土地购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企业土地购置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且这一促进作用呈倒"U"型趋势;工业企业购置工业用地行为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购置商住用地行为则显著抑制企业创新。本文研究还发现,工业企业适度的土地购置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扩大企业研发投入而促进企业创新,高额的土地购置则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从而挤占企业创新资金而抑制企业创新。本研究为政府合理监管工业企业购置土地行为提供依据,有助于引导工业企业合理协调"土地购置"和"研发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小可 李浩举 姜永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换挡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如何通过企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区域就业水平,是"新常态"时期必须攻克的新难关。系统探究了工业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影响,揭示了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微观企业创新显著促进了区域就业水平提高,并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进一步考察企业性质发现,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对企业创新和区域就业水平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相较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市场化进程对不同性质企业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俊豪 霍雨佳 金暄暄
本文基于我国330个地级行政区2005—202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这一激励性管制政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管制显著提升高耗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主要表现为企业绿色专利、发明型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的数量增加;与其他企业相比,激励性管制对大型企业、技术研发偏向型企业及政策实施前未获得任何专利授权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从激励性管制视角进一步拓展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动因,为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激励性管制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企业层面的微观经验证据,并从激励性管制政策的优化完善、其双重属性的有效发挥及多元政策衔接运行机制的制定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思康 刘穷志
财政支持企业创新的形式包括无偿方式和有偿方式两种,理论分析表明,与无偿方式一样,有偿方式同样能够最优地激励企业创新行为。使用深圳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有偿方式比无偿方式更能激励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投资,财政支持更能激励经济效益好和产品公共性纯度高的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在相同的财政支持下更能从事创新活动。为此,适应产品(包括企业创新)的公共性纯度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应促进财政资金无偿方式向有偿方式转变。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财政资金 无偿方式 有偿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还未形成统一的答案,需要进行细化研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及区域排污征收费为基础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包括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及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反映规制手段的有效性。(2)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工艺改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区域能源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环境规制对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能源结构越低碳清洁,排污费用作用效果越显著。(4)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部分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提高工业废水去除率)之间呈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