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8)
- 2023(4941)
- 2022(3752)
- 2021(3484)
- 2020(2705)
- 2019(6100)
- 2018(5878)
- 2017(11252)
- 2016(6198)
- 2015(6777)
- 2014(7025)
- 2013(6722)
- 2012(6042)
- 2011(5389)
- 2010(5508)
- 2009(4847)
- 2008(4947)
- 2007(4335)
- 2006(3696)
- 2005(3423)
- 学科
- 济(25772)
- 经济(25738)
- 管理(16486)
- 业(15436)
- 企(11809)
- 企业(11809)
- 中国(10736)
- 方法(10328)
- 数学(9005)
- 数学方法(8881)
- 地方(6732)
- 城市(6191)
- 学(6040)
- 农(5986)
- 财(5901)
- 业经(5085)
- 理论(4920)
- 制(4727)
- 城市经济(4480)
- 农业(4305)
- 环境(3929)
- 银(3877)
- 银行(3869)
- 务(3803)
- 发(3801)
- 财务(3793)
- 财务管理(3781)
- 融(3740)
- 金融(3740)
- 行(3683)
- 机构
- 大学(89872)
- 学院(89758)
- 济(33879)
- 经济(32879)
- 研究(32289)
- 管理(30933)
- 理学(26787)
- 理学院(26359)
- 管理学(25769)
- 管理学院(25578)
- 中国(22349)
- 科学(21030)
- 京(19623)
- 所(16185)
- 财(15868)
- 农(15679)
- 研究所(14888)
- 业大(14187)
- 中心(14186)
- 江(13132)
- 财经(13014)
- 范(12869)
- 师范(12690)
- 农业(12530)
- 院(12112)
- 北京(11983)
- 经(11946)
- 经济学(10999)
- 州(10818)
- 师范大学(10407)
- 基金
- 项目(63506)
- 科学(50357)
- 基金(46844)
- 研究(42993)
- 家(42054)
- 国家(41745)
- 科学基金(35857)
- 社会(28267)
- 社会科(26911)
- 社会科学(26902)
- 基金项目(25044)
- 省(24347)
- 自然(24118)
- 自然科(23632)
- 自然科学(23624)
- 自然科学基金(23185)
- 划(21225)
- 教育(20177)
- 资助(18708)
- 编号(15483)
- 重点(14572)
- 部(13728)
- 发(13455)
- 创(12766)
- 国家社会(12232)
- 计划(12196)
- 科研(12096)
- 成果(12092)
- 创新(12033)
- 课题(11921)
共检索到128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铌 李亮 杨瑛
城市设计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富有生产力的力量,它不仅生产文化、建筑、设计与艺术,而且是延伸到过去与现在中去的一种创造性生产图式,由赋予其生命的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现代城市设计对人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心境投入极大的关注,欲构建时空一体化、文化与自我认同,从中承传和发现时空的现代意义,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现代城市设计创作。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现代性 原则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文野 王湘君
城市最深刻的特征在于它的文化特征 ,而文化又深深根植于传统中。传统的城市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首先以上海和苏州为例论述了城市设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指出两者应当相互渗透 ,相互依存。同时指出 ,建筑与城市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具有历史性和传统性 ,而是因为所传承下来的结构和风物具有成熟恒久的内涵 ,具有超越一切的原动力 ,这才是传统。具体到设计中 ,应当寻求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辨证融合。其策略包括 :①手法上传统与现代结合 ;②绿色概念和可持续发展概念 ;③历史保护概念 ;④人与环境和谐。图 3参 5
关键词:
城市设计 传统 现代 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艳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城市人文缺乏、适住性降低等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城市设计,结合城市社会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边缘学科知识,提出加强现代城市社会中的人文设计的途径是注重社会情境设计,引进社会化设计方法,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城市社会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楠
以城市故事的概念来建立一种后现代城市设计的建构性思维,分析城市意义要素类型和营构特性,追求城市的整体生态价值以及环境的公正价值观。研究城市故事空间的系统性、多元性、深层性和差异性,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历史文化以及市民空间行为的重视。
关键词:
故事 后现代主义 城市设计 建构 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钢
根据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将文脉、场所与生态设计结合了起来,是以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特点为依据的;认为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城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在地域性城市设计中应坚持设计与地域相结合,其中包括两个方面:设计与文脉相结合;设计与生态相结合。
关键词:
地域性 场所 文脉 生态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刚 李丽 单晓刚 隋杰礼 王骏
城市收缩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之一,如何促进收缩城市的结构调整、功能优化、效率提升、实现精明收缩,是城乡规划学者亟待研究的命题。引入“城市性”的概念,追根溯源城市的本质,展开整个研究的主线。通过对中外文献的梳理,提炼出城市性的综合性观点。从城市性的识别与判断、城市的特性研究、规模紧缩与结构调整、功能优化与多样性设计、设置城市锚点、构建发展的动能、完善人的社会网络七个方面展开收缩城市城市设计的路径与方法研究。建构城市性实际上是一种“系统”和“调结构”的思路,通过建立起一套新的城市组织结构,构建城市张力、恢复城市活力、纾解城市问题、干预城市衰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丽娟 夏健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具有连续性,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之间不应出现断层现象。本文从城市设计方面寻找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过渡体和中介空间,使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历史空间 城市现代空间 城市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千枫 张京祥 张蕾
城市设计是关于城市空间环境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中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存在一些共性及差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城市发展加速时期,大量的城市建设需求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良好的设计思路为指导。通过对中西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为我国城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现代 中西比较 转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炳乾
"现代性"通常是指启蒙时代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目前,学术界更多的是在其哲学意义上来探讨和使用"现代性",即将其作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乔怡青
为避免城市设计千城一面,根据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探讨了场所和场所精神的含义,分析了场所精神对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以西安为例对城市设计细节表达提出了设计建议,认为应将场所精神结合到现代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去,展现给人们一个本真的、良好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
场所 场所精神 空间 城市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蔡仕谦 曾辉鹏
地域性是一个城市在自然环境和在历史条件发展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征。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地域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发展千篇一律。本文从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出发,探讨地域性城市设计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望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并且能够为当地居民创造适于地方生活方式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发展策略 地域性 城市设计 岭南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愈发多样化、复杂化,而认识并适应不确定性成为了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寻找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韧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用以推进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基于第三代系统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针对韧性城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展开讨论,提出主体性、多样性、自治性、适当的冗余性、慢变量管理和标识六大要素,以实现绿色发展、经济活力、城市安全的韧性城市构建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明
在城市设计中现状问题的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深绿色理念,并以之审视城市设计,进行理念的借鉴。借用深绿色理念的分析范式,剖析了城市设计中深绿与浅绿的区别,提出深绿色理念下的生态性城市设计要义,并从城市整体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绿地公园设计和社区环境设计等不同城市设计类型和层面对生态性城市设计进行阐释。
关键词:
深绿色理念 城市设计 生态性城市设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丽艳
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在其中,公民是独立、自由而又主动的社会参与者。但是,现代社会又必然产生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使人们远离公共领域而活在自我的空间内,使现代社会失去公民社会的真义。因此,现代性本身又是颠覆现代社会的,这就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保卫公共性、捍卫公共价值并引导人体认自身的公民身份,以弥合现代性问题给现代社会造成的断裂。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方面的影响下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为了抵制这种分离给公民社会所带来的现代性断裂,亟需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权利与义务,以培养拥有健全而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观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
现代社会 现代性 公民 公民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政
城市与社会是双向建构、双向生成的,具有深层的辩证关系。城市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是总体性、复杂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城市现代性既具有现代性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所展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逻辑及其转型过程,包涵着丰厚的中国特色、中国内涵。我们必须通过中国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来探索与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逻辑与道路选择,实现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应对与把握,引领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