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1)
2023(3688)
2022(2895)
2021(2683)
2020(1799)
2019(4345)
2018(4225)
2017(7369)
2016(4159)
2015(4665)
2014(4728)
2013(4475)
2012(4055)
2011(3511)
2010(3769)
2009(3256)
2008(3150)
2007(2599)
2006(2299)
2005(2089)
作者
(11771)
(9747)
(9728)
(9317)
(6314)
(4638)
(4596)
(3862)
(3810)
(3488)
(3388)
(3375)
(3269)
(3076)
(3061)
(2962)
(2914)
(2890)
(2854)
(2838)
(2376)
(2343)
(2292)
(2288)
(2239)
(2207)
(2139)
(2088)
(2041)
(1972)
学科
(16537)
经济(16515)
管理(9600)
中国(8361)
方法(5941)
城市(5849)
(5826)
地方(5423)
数学(5358)
数学方法(5281)
理论(4356)
(4204)
企业(4204)
城市经济(4180)
教学(4164)
环境(3245)
(2946)
(2920)
学法(2885)
教学法(2885)
业经(2750)
(2602)
教育(2447)
方城(2419)
学理(2404)
学理论(2404)
(2380)
(2136)
农业(2090)
(2053)
机构
学院(55994)
大学(55595)
(18859)
研究(18758)
管理(18295)
经济(18052)
理学(15396)
理学院(15130)
管理学(14685)
管理学院(14568)
中国(13248)
(12636)
科学(11858)
(9219)
中心(9122)
师范(9088)
(9025)
(8420)
(8380)
北京(7853)
技术(7820)
业大(7812)
(7691)
研究所(7594)
(7557)
师范大学(7488)
(7248)
财经(6780)
工程(6252)
职业(6205)
基金
项目(39670)
科学(30580)
研究(28891)
基金(27290)
(23819)
国家(23614)
科学基金(20648)
社会(17876)
社会科(16974)
社会科学(16971)
(15846)
教育(14902)
基金项目(14600)
(13321)
自然(13057)
自然科(12786)
自然科学(12784)
自然科学基金(12501)
编号(11550)
资助(10845)
课题(9163)
成果(9110)
重点(8937)
(8195)
(8182)
(7889)
大学(7885)
国家社会(7740)
(7703)
创新(7379)
期刊
(20375)
经济(20375)
研究(17395)
中国(12739)
教育(10373)
学报(8008)
技术(7782)
管理(7653)
科学(7034)
城市(6551)
大学(6476)
(6111)
(5971)
学学(5807)
(4968)
问题(4455)
农业(4373)
图书(4198)
职业(4110)
(3490)
金融(3490)
发展(3335)
(3335)
统计(3277)
(3225)
书馆(3143)
图书馆(3143)
财经(3105)
技术教育(3029)
职业技术(3029)
共检索到8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康  
近十几年来,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工作常常使用"城市设计"这么一个概念,也可以算作一种再新。它并没有列入中国的建设法规中,有的城市设计成为指导建筑设计"必备"的过程,各地都有许许多多城市设计的评审,有的称之为概念性城市设计,有的称为战略性城市设计,我也常常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梦云  刘慧军  裘萍  祝琪瑞  
当前,城市设计作为非法定规划,其在城市空间塑造上有独特的优势[1],可弥补控规编制过程中对"三维"空间管控的不足,城市设计纳入控规是实现控规精细化管控的必然途径。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大背景下,针对宁波城市设计纳入控规的困境,借鉴国内先行城市的经验,提出了优化技术手段,明确分区、分类、分级管控,完善技术规范等建议,将城市设计纳入控规管控体系中实现"法定化",指导后续城市发展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彦  彭飞霞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整体社会环境下,中职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研,是解决教研学术吸引力不足、核心研修力量分散、教师参与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蕴含了通过智慧平台构建数据支持的协同模式、通过开放模式吸纳多元主体、通过灵活方式广泛组织多机构参与等隐喻。中职教育智慧教研模式建构,需要将人、平台、技术、内容等基本要素通过系统的关系构建,统一到学生成长这个逻辑起点,将智慧教研打造成支持中职教师发展的持续性平台,进而借助互联网+环境塑造中职教育多元素交互场域,形成围绕教学问题攻关的多主体协同教研模式。通过总结某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中职教育教研活动发现,要推进中职教育智慧教研,需要从中职教学问题的类型和层次出发,形成一体化设计和精细化主题,按照"岗课赛证"融合模式构建教研的核心内容,通过多种平台衔接构建智慧教研的技术架构,并配合激励机制构筑多元主体持续参与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纪念过去,是为了开创美好未来。30年前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的序幕,为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纪念这场大讨论,就是要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勇气,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更高境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重要论断告诉我们,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中建   王志华  
县域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拉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中转站。通过测度2014—2020年我国2 074个县以及296个城市的经济韧性发现,城市经济韧性整体高于县域经济,当受到外部冲击后,县域经济韧性逆势上升;在产业方面,第三产业韧性高于第二产业,受到外部冲击后,第一产业韧性逆势上升,第二产业韧性波动较小,第三产业韧性下降明显;在区域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韧性较强,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韧性较强。此外,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发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对经济韧性均有显著的边际贡献,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活力,经济稳定为降低韧性波动提供有益支撑。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县域的经济增长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有所下降,经济稳定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显著提升;对县域而言,第三产业、东部地区、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显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稳定显著。为实现县域经济韧性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韧性,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注重经济韧性的产业和区域差异,协调产业间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协作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要发挥经济稳定对降低经济波动作用,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平衡统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桂平  段广河  
以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为核心,突出技能训练,确定《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技能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标准,突出为临床服务的教学观念,实现贴近职业院校学生现状、贴近社会需求、贴近专业岗位要求的教学目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玉林  
不可知的"会计假设"已存在90多年,通过长期的会计实践,"会计假设"已是被人们完全认识的、确定的会计事实",会计假设"研究已结束并转化为科学理论",会计假设"已成为可认识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  刘伟  胡宝娣  
生产要素是指持续提高一经济体总体产出水平的力量。宏观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正是这种因果关系,使组成宏观经济系统的各变量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文章运用扩展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在包括经济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4变量系统内考察了1978~2009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不管是作为中间变量还是直接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均不通畅,说明社会保障作为生产要素的效果在中国不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少硕  王惠芬  
ERP对中国的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失败数字太高、失败的代价太大了。其中有企业自身环境的原因,有实施过程失误的原因,也有ERP软件本身的原因。在总结了许多企业成功原因的同时,引入一个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印证前面所涉及的成功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云凤   胡一鸣  
我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传承,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绿色发展的和谐统一。笔者通过文献调查,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发展脉络。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完善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在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史上具有开创与先驱作用,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林业建设思想;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呈现出接续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完善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活运用,对前代探索成果的继承,对于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对于时代发展的创新开拓,形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在各个阶段的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新时代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标志性成果,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本文首先从优越性和货币政策操作两个层面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介绍了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芬兰等代表性国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情况,发现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对于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后,我们通过对中国实际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灵活通胀目标制规则在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中并不是非常适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艳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城市人文缺乏、适住性降低等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城市设计,结合城市社会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边缘学科知识,提出加强现代城市社会中的人文设计的途径是注重社会情境设计,引进社会化设计方法,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城市社会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钢  
根据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将文脉、场所与生态设计结合了起来,是以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特点为依据的;认为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城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在地域性城市设计中应坚持设计与地域相结合,其中包括两个方面:设计与文脉相结合;设计与生态相结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铌  李亮  杨瑛  
城市设计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富有生产力的力量,它不仅生产文化、建筑、设计与艺术,而且是延伸到过去与现在中去的一种创造性生产图式,由赋予其生命的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现代城市设计对人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心境投入极大的关注,欲构建时空一体化、文化与自我认同,从中承传和发现时空的现代意义,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现代城市设计创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乔怡青  
为避免城市设计千城一面,根据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探讨了场所和场所精神的含义,分析了场所精神对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以西安为例对城市设计细节表达提出了设计建议,认为应将场所精神结合到现代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去,展现给人们一个本真的、良好的城市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