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3)
2023(3487)
2022(3007)
2021(2783)
2020(2324)
2019(5337)
2018(5043)
2017(9606)
2016(5223)
2015(5861)
2014(5969)
2013(5914)
2012(5537)
2011(5109)
2010(5187)
2009(4876)
2008(4608)
2007(4051)
2006(3703)
2005(3386)
作者
(14897)
(12871)
(12372)
(11931)
(8006)
(5885)
(5609)
(4837)
(4750)
(4288)
(4217)
(4144)
(3973)
(3883)
(3815)
(3719)
(3707)
(3628)
(3586)
(3506)
(3030)
(3003)
(2961)
(2956)
(2850)
(2723)
(2676)
(2613)
(2491)
(2445)
学科
(23782)
经济(23718)
管理(13704)
(12873)
中国(9917)
(8985)
方法(8631)
数学(7923)
数学方法(7852)
(7300)
企业(7300)
农业(6415)
地方(6295)
(6246)
城市(6200)
(5403)
收入(4521)
城市经济(4488)
业经(4117)
土地(4110)
(4108)
(3850)
环境(3709)
(3690)
银行(3688)
(3575)
(3505)
制度(3473)
(3239)
金融(3239)
机构
大学(79762)
学院(77518)
(34439)
经济(33586)
管理(31404)
研究(27853)
理学(27206)
理学院(26852)
管理学(26523)
管理学院(26356)
中国(20862)
(17228)
科学(15864)
(15619)
(13636)
中心(13235)
(12997)
财经(12358)
业大(11850)
研究所(11693)
(11301)
(11257)
(11249)
师范(11242)
经济学(10924)
北京(10585)
农业(10353)
(10142)
经济学院(9820)
师范大学(9481)
基金
项目(54065)
科学(43852)
基金(41697)
研究(38924)
(36530)
国家(36243)
科学基金(31714)
社会(27736)
社会科(26178)
社会科学(26172)
基金项目(22616)
自然(19792)
自然科(19352)
自然科学(19350)
自然科学基金(18995)
(18769)
(16733)
教育(16626)
资助(15828)
编号(15544)
国家社会(12419)
(12380)
成果(12313)
重点(11742)
(11438)
(11090)
教育部(10788)
人文(10489)
(10291)
大学(10012)
期刊
(38008)
经济(38008)
研究(25118)
中国(15140)
(11794)
科学(11481)
(10762)
学报(10525)
管理(8808)
大学(8533)
学学(8026)
农业(7307)
问题(7097)
(7086)
金融(7086)
城市(6647)
财经(6240)
业经(5762)
经济研究(5589)
(5405)
(5274)
教育(4913)
技术(4802)
资源(4490)
现代(4248)
理论(3822)
(3686)
统计(3678)
图书(3551)
(3544)
共检索到114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奉军  
本文利用大样本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户籍身份变动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从截面数据横向来看,以生活满意度表征的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户籍身份差异,但"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城镇居民"这一传统观点并没有得到证实;从追踪数据纵向来看,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户籍身份的变动会显著地积极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这意味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非虚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艳芳  
本文利用CFPS(2010年和2012年)两期的追踪数据,采用将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的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户籍身份转变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市民身份的获得确实存在显著的幸福增进作用,那些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对于当前生活的满意程度显著较高。同时,这种幸福增进作用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市民化身份的转变能够显著提升那些在规模较小城市落户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而对于那些落户于大城市的居民而言,市民身份的获得却并不能够增进他们的生活满意程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但社会交往机制却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龙  
文章选择了现阶段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构建了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选用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31个省市居民2004年社会发展和个人努力所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勇  
一、样本与数据本文为了研究被调查者的收入和学历对其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对居民现阶段的生活满意度评价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采用网络在线调查和电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程  吴瑞君  
文章从利用客观指标构造居民生活质量单项纵向满意指数出发,给出了基于个人价值的多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的度量方法,建立了基于集体价值的纵向综合满意指数及其利用客观指标度量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满意度的方法,实现了群体间满意度的可比性和可评价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欢  王鑫  
基于FS的公平偏好模型,从环境负担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两方面描述中国环境不平等的既有事实,对113个重点环保城市依照Yitzhaki指数构建了不同参照群的空气质量劣势不平等指数,并实证检验空气质量层面的相对剥夺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负向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玉环  王琛  王法朋  
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存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而农村居民的代际差异并不明显;相比城市老年人口,收入水平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更显著;农村普遍偏低的受教育水平,一定程度阻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高学历人才的期望会弱化受教育程度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欢  王鑫  
基于FS的公平偏好模型,从环境负担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两方面描述中国环境不平等的既有事实,对113个重点环保城市依照Yitzhaki指数构建了不同参照群的空气质量劣势不平等指数,并实证检验空气质量层面的相对剥夺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方振瑞  
本文构建出一个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二元经济体系下农民工迁移、户籍制度改革及周期性波动因素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于2000—2012年季度数据的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实际数据具有很高匹配度,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乡区生产技术进步与宽松型货币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差距;(2)城乡居民偏好冲击分别解释了各自消费的大部分波动,城镇居民收入的大部分波动可由城区生产技术冲击所解释,乡村居民收入波动的主要解释因素为劳力迁移成本冲击;(3)若政府调整现行户籍制度以降低农民工迁移成本,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都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而且还可以缩小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智超  宋志峰  
进城农民生活质量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提高进城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增强进城农民的心理认同感,成为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基于北京市近郊和远郊的进城农民调查数据,将市民化划分为户籍身份和心理认同两个维度,运用定序对数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分别检验市民化对进城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户籍身份,进城农民对城市身份的心理认同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交流意愿越强烈,对城市居民身份自我认可程度越高,生活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另外,户籍身份与心理认同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性别等个人特征差异。基于此,应进一步统筹推进进城农民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健全进城农民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进城农民全面融入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使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从城市发展的三角形,即可持续性、经济利益、幸福指数入手,回顾了近现代城市建设的三个里程碑,并以美国的居住地与幸福程度的抽样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发展中幸福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德国弗莱堡的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段增辉  亢楠楠  王尔大  
基于大连市的调研数据,利用生活满意度数据,探索了城市景观质量对居民效用的影响,进而使用有序Probit模型测算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城市景观质量对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十分制定位景观评价标准,每年每户居民对单位城市景观质量改善的意愿支付为26282元;相对于低收入群体,较高收入群体对城市景观质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当城市景观质量实现由Ⅰ级向Ⅱ级的改善时,居民的支付意愿最强,可达到96807元;随着城市景观质量等级的升高,家庭的边际支付意愿明显下降,反映出处在较低质量景观状态中的居民具有更强烈的景观改善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