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5)
- 2023(7531)
- 2022(5432)
- 2021(4670)
- 2020(3468)
- 2019(7614)
- 2018(7406)
- 2017(13850)
- 2016(7372)
- 2015(8092)
- 2014(8415)
- 2013(8074)
- 2012(7088)
- 2011(6422)
- 2010(6506)
- 2009(5885)
- 2008(5477)
- 2007(4858)
- 2006(4625)
- 2005(4110)
- 学科
- 济(37724)
- 经济(37678)
- 管理(17545)
- 业(16921)
- 农(16199)
- 中国(15588)
- 地方(11710)
- 农业(11708)
- 业经(11578)
- 方法(10235)
- 企(10073)
- 企业(10073)
- 数学(8933)
- 数学方法(8866)
- 发(8839)
- 城市(8050)
- 发展(7313)
- 展(7300)
- 财(7044)
- 产业(6878)
- 城市经济(6140)
- 制(5894)
- 结构(5664)
- 学(5634)
- 收入(5579)
- 农业经济(5564)
- 环境(5263)
- 信息(5144)
- 总论(4848)
- 银(4815)
- 机构
- 学院(107996)
- 大学(105732)
- 济(45630)
- 经济(44478)
- 研究(38871)
- 管理(38725)
- 理学(33287)
- 理学院(32868)
- 管理学(32193)
- 管理学院(32009)
- 中国(28252)
- 科学(23405)
- 京(22582)
- 财(20106)
- 所(18554)
- 农(18318)
- 中心(17216)
- 研究所(16836)
- 江(16739)
- 范(16275)
- 师范(16155)
- 财经(15687)
- 业大(15042)
- 经济学(14992)
- 院(14673)
- 经(14268)
- 农业(13844)
- 北京(13795)
- 经济学院(13505)
- 州(13301)
- 基金
- 项目(74768)
- 科学(60216)
- 基金(55172)
- 研究(54860)
- 家(47653)
- 国家(47212)
- 科学基金(41394)
- 社会(38505)
- 社会科(36419)
- 社会科学(36411)
- 基金项目(29316)
- 省(29237)
- 自然(24758)
- 自然科(24228)
- 自然科学(24225)
- 划(24031)
- 自然科学基金(23757)
- 教育(23688)
- 编号(21618)
- 资助(20306)
- 发(17487)
- 国家社会(16771)
- 重点(16569)
- 成果(16345)
- 部(15606)
- 课题(15341)
- 创(14737)
- 发展(14635)
- 展(14430)
- 创新(13816)
共检索到16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亦文 阳超
利用卫星监测的夜间灯光数据构造灯光指数表征城镇化水平,基于2002-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分别检验了消费群体、消费水平和地区差异所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通过降低生存型消费的比重,提高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推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多种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该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受到消费群体、消费水平和地区差异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城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间接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间接效应对总效应的占比达24.38%。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勇 杨刚强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且对城镇影响更大,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阻碍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的影响更大;城乡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影响不显著。并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短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显著,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双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消费结构升级 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焰 邱文君
文章利用岭回归分析法研究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关系,并对1994至2010年湖北省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客运总量对城镇化率富有弹性;相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总产值、邮电业务总量、房地产总额中住宅建设投资等对城镇化缺乏弹性,其中房地产总额中住宅投资总额、教师总人数、医生数和医院床位数与城镇化率存在负相关;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对城镇化率的影响最大,客运总量次之。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居民消费 岭回归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凯 聂丽
从1985-2012年全国城镇化和居民消费支出的互动关系来看,城镇化同消费支出变化及平均消费倾向变化并无直接关联;从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来看,目前居民消费增长的主因仍在于收入的提高,经济增长对扩大消费也有显著正影响,但城镇化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提高实际上并没有带动居民消费的增长。不确定的未来预期、分割性户籍制度、缺位的社会保障以及相对牢固的习惯习俗,阻断了城镇化同居民消费增长的联系。
关键词:
城镇化 消费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熙
在当前的“双循环”背景下,我国一些地区仍采取单纯提高城镇化速度的发展模式,忽视了人口、绿色、经济、土地以及社会等五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未能提升综合城镇化水平。基于此,为了引导各地区更好地发挥综合城镇化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本文将探究综合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受到综合城镇化的积极影响,而乡村居民消费则受到综合城镇化的消极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和乡村居民消费均受到居民收入的积极影响;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消费受到滞后一期综合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荣华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大规模人口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进入城市,带动了城乡消费。为此,本文采用2009-2019年30个省市(除西藏外)面板数据,从理论上探讨了城镇化水平、人口流动及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并将人口流动作为中介变量放入模型中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率的提高分别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在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中,人口流动具有中介效应,部分中介效应为28%;人口流动在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城镇化 消费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蕾
加快人口自由流动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城乡消费大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2006-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流动对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路径。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对城乡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的消费升级效应更突出;机制检验发现,人口流动通过增加收入和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城乡消费升级,其中居民收入、人力资本在人口流动促进城镇消费升级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人口流动影响农村消费升级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口流动的消费升级效应在流出地更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伟 马本江 申嘉欣
城镇化已日益成为推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积极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消费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在200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模型就我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收入在城镇化对城乡居民的非线性影响中具有门限作用;我国城镇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度要高于第一产业,各地区人均GDP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再到最终保持稳定的趋势;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发达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要远高于全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且居民收入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这使得居民的收入提前达到门限值;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居民的收入整体达到门限值的时间延迟,进而导致城镇化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效果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尹虹潘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愿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消费变化与城市化演进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我国1990~2005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并引导农民增加对工业品的消费,以及消除相关制度障碍,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居民消费 城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菲菲 赵静 高科佳
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发展乡村旅游则为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就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新型城镇化具有强化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赋能作用。最后文章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市场、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视角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霄楠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深水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下的流通效率提升,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起到关键作用,但如何更好利用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对城乡消费的作用,形成可行性方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采用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采用S-GMM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两者具备显著的“互补效应”。不同地区表现出异质化影响途径,东部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显著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而中西部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显著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但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则在三大经济区表现出一致影响,有效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在推动城乡消费差距均衡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度最高,商贸流通效率提升的作用次之,其他要素贡献相对较低。
关键词:
城乡消费差距 新型城镇化 商贸流通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俊楠
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内需战略,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我国消费呈一定疲软态势,城乡居民消费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将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采取何种城镇化模式才能够充分带动城乡居民消费,依旧是困扰学界与各地方政府的主要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将城镇化分为外延型与内涵型两类,并探究二者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机理,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提升城镇化质量、全面挖掘城乡消费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内涵型城镇化未能有效拉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外延型城镇化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均显示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农村居民消费提升更为明显;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整体上起到显著正面作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起正向作用,对农村居民消费起负面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小丽 王磊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测算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镇化率,分别描绘出湖北省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变动轨迹及发展现状,进而实证分析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建设的动态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正向冲击,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同升同降的长期关系。对此,文章提出推动中心镇镶嵌发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建设,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远东 张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但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惯性依然存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本文以人力资本为视角,通过构建城乡二元分析框架对我国人力资本、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剖析,采用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区的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VAR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镇化在发展初期会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后期将以较强持久力、较大力度促进其显著缩小;长期而言,城镇化发展可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相对提高,导致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缩小,间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本文通过对我国同一收入层次的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 ,进一步论证了“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假说 ,并从城市化的角度分析了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本文从扩大内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 ,认为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必须进行观念和制度的创新 ;在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上 ,应特别强调大中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倾向 城市化 解放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