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6)
- 2023(10248)
- 2022(8669)
- 2021(8235)
- 2020(6895)
- 2019(16147)
- 2018(15979)
- 2017(31125)
- 2016(16297)
- 2015(18179)
- 2014(17862)
- 2013(17210)
- 2012(15210)
- 2011(13297)
- 2010(13091)
- 2009(11530)
- 2008(10871)
- 2007(8954)
- 2006(7315)
- 2005(5984)
- 学科
- 济(68070)
- 经济(68002)
- 管理(46481)
- 业(42509)
- 方法(36863)
- 企(35172)
- 企业(35172)
- 数学(33806)
- 数学方法(33186)
- 中国(19912)
- 财(15893)
- 农(15369)
- 业经(13521)
- 地方(12489)
- 制(11934)
- 银(10814)
- 银行(10808)
- 贸(10736)
- 贸易(10731)
- 理论(10723)
- 融(10572)
- 金融(10571)
- 易(10430)
- 务(10391)
- 学(10384)
- 财务(10338)
- 农业(10320)
- 财务管理(10307)
- 行(10294)
- 技术(9841)
- 机构
- 大学(216152)
- 学院(215814)
- 管理(91581)
- 济(90204)
- 经济(88378)
- 理学(80625)
- 理学院(79821)
- 管理学(78180)
- 管理学院(77775)
- 研究(64872)
- 中国(50471)
- 京(44111)
- 财(39716)
- 科学(38472)
- 财经(33029)
- 中心(32765)
- 经(30479)
- 业大(30420)
- 所(29462)
- 江(29122)
- 经济学(28884)
- 农(28219)
- 研究所(27024)
- 北京(26614)
- 范(26332)
- 经济学院(26327)
- 师范(26088)
- 财经大学(25308)
- 院(24365)
- 经济管理(23765)
- 基金
- 项目(159734)
- 科学(128818)
- 基金(120221)
- 研究(114760)
- 家(104262)
- 国家(103499)
- 科学基金(92040)
- 社会(75812)
- 社会科(72254)
- 社会科学(72239)
- 基金项目(63879)
- 自然(60750)
- 省(60533)
- 自然科(59525)
- 自然科学(59516)
- 自然科学基金(58402)
- 教育(53706)
- 划(51553)
- 资助(49498)
- 编号(45701)
- 部(35708)
- 重点(35237)
- 成果(34110)
- 创(33738)
- 发(32749)
- 国家社会(32610)
- 创新(31600)
- 教育部(31556)
- 科研(31113)
- 人文(30805)
共检索到29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波 陈霄 李标
文章运用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是否存在,并探讨其产生的机制。研究表明,在控制可观测的能力特征、城市所处的区域差异后,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存在,进一步控制选择偏差后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仍然显著。但根据生活成本对名义工资进行调整后,大城市的工资溢价出现工资劣势。反事实估计表明,流入中小城市的流动人口如果进入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其工资将有小幅提高,但其提高幅度不足以激励流动人口离开中小城市。溢价产生机制分析表明,稠密市场效应和学习效应,是城市规模工资溢价的原因。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工资溢价 流动人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利用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CMDS),研究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增加个体稳定就业概率和同乡集聚效应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人口中存在差异,相比于中等技能流动人口,低技能和高技能流动人口受到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玉香 莫旋 唐成千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4),实证分析流动人口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发现:工会能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收入,但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具有异质性,城城流动人口高于乡城流动人口、签订合同者高于未签订合同者,个体私营企业的表现要优于国有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流动人口工会的收入效应呈倒"U"型,对中等收入者的作用最大,其次是低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作用最小;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自选择问题,发现我国流动人口仍存在明显的工会"收入溢价"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锟澎 刘雪晴
利用2017—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和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数字经济是否提升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能力是数字经济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在城市层面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提高了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并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流动时间更久、流动范围更大、高学历、从事技术型岗位以及从事高技术行业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雅丽 张锦华 吴方卫
最低工资政策是国家的重要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的改变通常伴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双刃剑"效应。本文利用2013年和2014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准自然实验、Heckman两步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在考虑最低工资水平提升的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水平调整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又进一步从群体异质性的角度深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就业效应的情况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对农民工的收入正效应存在高估;在考虑就业效应的前提下,对初中及以下的农民工存在收入正效应,但是却降低了高中、中专和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大学专科及以上群体下降得更为明显;收入分组情况下,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效应影响较大,尤其是学历低和收入低的农民工的收入效应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收入效应 农民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海珊
文章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和多项Mlogit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所享有的医疗保险状况及其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患病后,其在户籍地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作用非常有限,而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医疗负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艳姣 王丰龙
本文根据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度越强,其消费水平越高;随着对市民身份认同度的提升,流动人口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明显增强。在控制收入等一系列因素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由农民角色转变为城市居民时,其月均消费水平提高4.99%。为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前述结论具有一致稳健性。因此,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对促进我国流动人口消费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昕东 李翔
本文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半参数Cox回归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间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不仅人口流动会延迟女性的生育时间,而且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女性的婚育间隔、第一次生育间隔均有显著的延迟效应。第二,结婚年龄越大,婚后越有可能选择尽早生育,且不同初婚时间对生育间隔的影响差异明显。同时,参加医疗保险对婚育间隔存在显著的缩短效应,而参加生育保险对生育间隔存在显著的延迟效应。越有经济实力以及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职位的女性越有可能扩大生育间隔。而随着婚育间隔的扩大,第一次生育间隔反而会缩短。第三,初育子女的性别对第一次生育间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若初次生育为女性,则第一次生育间隔会缩短。第四,放开生育政策虽无法促使女性缩短婚育间隔,但会明显缩短第一次生育间隔。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教育水平 生育间隔 Cox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丁 郭志刚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系列数据中的总和生育率与六普数据相比明显偏高,尤其是一孩总和生育率偏高。文章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样本中妇女的生育事件与其流动时间存在紧密关联,而且样本的生育率存在越接近调查时点其水平越高的特征。作者综合研判认为,监测样本过多收集近期生育案例是导致监测生育率偏高并出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年龄组中各种偏差效应在计算总和生育率时被叠加放大,文章汇总了该样本流动妇女按出生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并与六普相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样本1970年以前各出生队列所拥有的子女数与六普结果几乎一样,而且流动妇女各队列的终身子女数与全国情况一样不断减少。1970年后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已降到1.6个,更年轻流动妇女队列的子女数也处于减少趋势中。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王伟荣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呈现出新的变动趋势。采用2016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的群体性差异。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教育可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给男性、已婚、年龄小、城城流动、跨省份流动、高学历和流动时间长的流动人口带来的收入效应更大;流动人口就业行业越高端,工作经验的收入效应越小,教育的收入效应越大。收入效应的群体差异来源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流动人口自身特征的差异性。
关键词:
收入 流动人口 产业结构升级 教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肖凡 沈体雁 刘子亮
居留意愿是近年来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空间格局以及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较少。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地区差异进行描述,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空间格局在南北向呈北高南低态势、东西向则呈现出"U"型的分布特征,且表征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流动人口内部因素(家庭因素、流动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城市外部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内部因素中家庭因素通过社会网络、资源激励机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影响,而表征社会融入的流动特征变量,对居留意愿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外部特征中社会经济水平高、包容性强的流入地更具吸引力。(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中存在空间依赖效应,其宏观影响载体是城市特征空间溢出,微观影响载体是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变化带来的社会、文化空间溢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陈坤秋 王奔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冶州)的6053个流动人口样本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较强,湖南省对流动人口吸引力较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现居住地、参保类型、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周工作时间、家庭月净收入、亲生子女数对湖南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样本点类型具有反向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冬梅 刘艺铭 李兵
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证实了城市昂贵的住房成本会增加流动人口子女成为留守儿童的可能性,且这一影响在处理内生性之后,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高房价会增加流动人口的生活成本和工作时间,使得流动人口将子女留守在家;但是城市优质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房价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收入、低经济地位、低教育水平的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对于子女是否留守的决策更容易受到城市房价的影响;在户籍制度更严格的地区这种影响也更明显。研究结论揭示了造成留守儿童的一个重要动因,在追求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大目标下,为决策者制定城市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房价 流动人口 公共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新的工资溢价——基于流动人口的研究
社会融合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居住选择——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研究
流动人口就业者工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
工资水平、流动人口集聚与出口贸易发展——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
城市规模与工资溢价
贸易开放与劳动力技能升级——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医疗保险参保、居住证制度与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个体特征、经济发展与新生代流动人口收入差异——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方言技能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