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4)
2023(17158)
2022(14842)
2021(13765)
2020(11783)
2019(27025)
2018(26725)
2017(52176)
2016(28394)
2015(31455)
2014(31332)
2013(31029)
2012(28262)
2011(25577)
2010(25735)
2009(23767)
2008(23321)
2007(20469)
2006(17863)
2005(15728)
作者
(84010)
(69853)
(69305)
(66070)
(44301)
(33542)
(31381)
(27387)
(26635)
(25015)
(23618)
(23546)
(22324)
(21901)
(21582)
(21550)
(20919)
(20753)
(20010)
(19878)
(17555)
(17224)
(16971)
(15920)
(15791)
(15402)
(15378)
(15266)
(14035)
(13688)
学科
(117529)
经济(117370)
管理(82677)
(78372)
(65460)
企业(65460)
方法(57297)
数学(50877)
数学方法(50138)
(30679)
中国(30504)
(29482)
(25376)
业经(24401)
地方(22862)
(22109)
(20916)
贸易(20906)
(20214)
(19671)
农业(19606)
财务(19593)
财务管理(19560)
理论(18796)
企业财务(18654)
技术(17293)
环境(17136)
(16647)
(16572)
银行(16572)
机构
大学(409570)
学院(405607)
(161435)
管理(160230)
经济(157996)
理学(140205)
理学院(138592)
管理学(135828)
研究(135258)
管理学院(135117)
中国(98573)
(87001)
科学(86023)
(73971)
(70179)
(68355)
业大(64929)
研究所(62637)
中心(60393)
财经(60106)
(57942)
农业(55503)
(54689)
北京(54643)
(52177)
师范(51571)
(49461)
经济学(49104)
(46981)
财经大学(44875)
基金
项目(283490)
科学(222465)
基金(207238)
研究(199095)
(183172)
国家(181731)
科学基金(155850)
社会(126641)
社会科(120125)
社会科学(120090)
基金项目(110045)
(109597)
自然(104536)
自然科(102174)
自然科学(102145)
自然科学基金(100318)
(93552)
教育(92089)
资助(86622)
编号(78940)
重点(63775)
成果(62716)
(62385)
(58860)
(58409)
科研(54776)
课题(54681)
创新(54589)
教育部(53227)
计划(52529)
期刊
(169547)
经济(169547)
研究(115937)
中国(73261)
学报(70262)
科学(62495)
(61740)
管理(56873)
(55586)
大学(52695)
学学(50144)
农业(41961)
教育(40663)
技术(33444)
(32662)
金融(32662)
财经(29509)
经济研究(27883)
业经(27244)
(25186)
问题(23556)
(21834)
科技(19930)
统计(19922)
技术经济(19679)
(19566)
(18564)
商业(18218)
业大(18195)
理论(18129)
共检索到577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柯子  石楠  
本文对全国621个设市城市2006-2014年的城市市政设施投资及城市规模、密度、建设用地结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市政基础设施人均投资额随投资总额增大而提高;而市政设施投资总额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增加而增加,且存在区域差异性,反映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将显著提高对市政基础设施需求的数量和类型复合度。实证分析还显示,当城市人口密度达到特定分界点,市政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迅速激增。各类建设用地中,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对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影响最显著且影响程度最大,且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杨晨  
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空间布局以及重塑企业内外部网络关系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体系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城市规模分布向多中心和分散化发展,最终促进城市体系网络化发展;各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相邻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单中心程度和集聚程度的提高,会对本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造成"虹吸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纯纯  张捷  
本文通过构建1999-2012年的省际面板,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速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速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减缓城市市区人口规模和城市市区空间规模的扩张速度。此外,本文所定义的城市规模扩张库兹涅茨曲线有可能存在。本文在应对城市规模扩张压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洁  张可云  
从单中心城市模型出发构建开放的城市体系增长模型,阐明城市特征如何影响规模变化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夜间灯光数据反映城市规模变化率,构建实证模型考察工资收入、基础设施及其协同效应对城市规模扩张速度的影响。结合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城市规模加速扩张,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协同作用;(2)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城市相关属性的影响,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能够显著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但毗邻规模较大或便利设施更为完善的城市可能不利于本市的规模增长;(3)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增长模式存在差异。建议结合城市实际条件制定规划目标,区分不同类型城市选择发展路径,着力加强城际联系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萌  张力  
文章以上海市为例,通过VAR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实证探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规模的限制因素更多地源自基础设施投资上注重经济增长的公共投资偏好,而非投资总量的约束。解决与人口增长相关的城市发展问题,有赖于政府职能转型,转变公共投资的目标倾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与城市人口发展相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皮亚彬  李超  
本文将市政基础设施与区际基础设施同时纳入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分析了两类基础设施对城市体系规模格局的差异化作用机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区际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时,各城市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效果更明显;而在区际基础设施处于中低水平时,小城市投资市政基础设施以吸引产业和人口的政策可能无效,大城市通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城市拥堵的努力可能适得其反。研究对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基础设施投入组合优化城市体系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明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9~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就业密度之间的内生关系和空间溢出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后者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前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密度对城市交通建设也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此外,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就业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相邻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果忽略这种影响,会低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就业密度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爱君   谭君印  
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2008—2021年我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并基于城市规模差异,进一步讨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表现出非均衡性。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呈现出快速提升的趋势,该效率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次,组内差距是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超大城市组内差距贡献率缓慢下降,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组内差距呈现出快速扩张的趋势。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但在不同城市规模条件下其作用效应表现不同,其对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表现为总体富裕效应,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表现为共享富裕效应,对小城市则无影响。最后,测算得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共同富裕效应的最佳城市人口规模为167.10万—375.65万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体系中的合理布局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杰  李治国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整个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增加。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上海市1980~2005年间的经济增长与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建设与交通运输投资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公用事业、市政建设和邮电通信投资的增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斌  郭亚红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就基础设施折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还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基础设施折旧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均基础设施折旧对人均基础设施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折旧与科技进步有不同的因果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采用加速折旧,东部地区仍然采用直线折旧有利于缩小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基础设施投资的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良举  王永培  
针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的现状,采用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密度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和经济密度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均具有积极影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聚集经济形成,降低城市拥挤效应,能够推动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毓萍  崔秀丽  
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是跨国公司成功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本文侧重分析基础设施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建立经济模型,通过SPSS软件运行,得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和电话拥有量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行东  鲁志国  王云霞  
借鉴汉森提出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密度为门槛变量,采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在经济密度的任一区间,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密度的提升,城市会获得更多源自城市规模的效率提升。据此认为,应重视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并有效提高经济密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978年~2011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由12亿元增加到1.39万亿元,年均增长25.2%,分别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和GDP现价增长率5.6个和9.3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晓丽  李坤望  
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了6次铁路提速,本文将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的一次自然实验,选取7条铁路干线作为铁路提速的代表,使用倍差法考察了其对沿途站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提速期间,相对于未提速城市,铁路提速促使沿途站点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了35.2%。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铁路提速对提速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促进作用仅在长期显著;铁路提速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