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1)
- 2023(17607)
- 2022(14817)
- 2021(13938)
- 2020(11916)
- 2019(27520)
- 2018(27068)
- 2017(51041)
- 2016(27781)
- 2015(31330)
- 2014(31029)
- 2013(30565)
- 2012(27935)
- 2011(25394)
- 2010(25235)
- 2009(23399)
- 2008(23030)
- 2007(20167)
- 2006(17409)
- 2005(15231)
- 学科
- 济(115539)
- 经济(115417)
- 管理(79501)
- 业(74119)
- 企(60361)
- 企业(60361)
- 方法(56064)
- 数学(50213)
- 数学方法(49463)
- 中国(32790)
- 农(29538)
- 财(29023)
- 学(24089)
- 业经(23613)
- 贸(22990)
- 贸易(22977)
- 易(22388)
- 地方(20606)
- 制(20172)
- 农业(19680)
- 务(18478)
- 财务(18412)
- 财务管理(18370)
- 和(17620)
- 理论(17452)
- 环境(17425)
- 企业财务(17402)
- 银(16954)
- 银行(16895)
- 技术(16713)
- 机构
- 大学(399659)
- 学院(397249)
- 济(163920)
- 经济(160666)
- 管理(153969)
- 研究(136646)
- 理学(133918)
- 理学院(132397)
- 管理学(129748)
- 管理学院(129037)
- 中国(103365)
- 科学(86823)
- 京(85199)
- 财(71889)
- 农(71798)
- 所(69598)
- 研究所(64003)
- 业大(63374)
- 中心(63043)
- 财经(58507)
- 江(57057)
- 农业(57030)
- 经(53449)
- 北京(53403)
- 经济学(50734)
- 范(50394)
- 师范(49755)
- 院(49261)
- 经济学院(45902)
- 州(45335)
- 基金
- 项目(275894)
- 科学(216734)
- 基金(203102)
- 研究(191634)
- 家(180954)
- 国家(179577)
- 科学基金(153168)
- 社会(122728)
- 社会科(116567)
- 社会科学(116532)
- 基金项目(107054)
- 省(105814)
- 自然(102730)
- 自然科(100405)
- 自然科学(100371)
- 自然科学基金(98586)
- 划(91018)
- 教育(88154)
- 资助(84344)
- 编号(75181)
- 重点(62780)
- 部(60863)
- 成果(59559)
- 发(58287)
- 创(57105)
- 科研(54120)
- 创新(53551)
- 计划(52602)
- 国家社会(52098)
- 教育部(51566)
- 期刊
- 济(167765)
- 经济(167765)
- 研究(108683)
- 中国(73897)
- 学报(69588)
- 农(62801)
- 科学(62290)
- 财(55866)
- 管理(54549)
- 大学(51343)
- 学学(48482)
- 农业(42651)
- 教育(35395)
- 技术(34206)
- 融(31547)
- 金融(31547)
- 经济研究(28541)
- 财经(28493)
- 业经(26491)
- 业(24574)
- 经(24542)
- 问题(23616)
- 统计(21857)
- 图书(19949)
- 策(19806)
- 版(19780)
- 技术经济(19614)
- 资源(19554)
- 贸(19361)
- 科技(18461)
共检索到571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从明 聂军
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分布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分布均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不同时间段,最优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据此认为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构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城市规模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英涛 陈磊 雷晓霆
城市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合理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就问题的本质——城市间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却鲜有研究,更缺少相应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的进一步研究。为此,基于2005—2015年中国275个地级城市的有效数据,从城市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新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样本城市间资源配置效率呈下降趋势,即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并未趋于合理,具体表现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规模偏小了,因为规模越大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更高。同时,不同规模城市应有不同发展路径:特大与超大城市应适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发挥土地生产率优势,适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高质量高效益的投资规模;大城市应继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劳动力规模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加强投资效率的管理和提升;中小城市应谨慎扩张建设用地规模,应加大投资和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加强产业发展实现城市规模扩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亚军 吉萍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碳减排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测算我国30个省域2005-2017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应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产业结构升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碳排放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且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与第二产业相互配合、协同联动时,降低碳排放水平的效果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相邻省域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重空间布局和协同优化,应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文武 左飞
基于我国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MM和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对我国城市贫困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贫困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城市规模在达到"最优规模"之前,通过"规模红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问题;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改善城市贫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城市中过高的服务业比重将妨碍"规模红利"的发挥,对城市贫困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刘朝良 冯博
在资本市场上,由于制度和政策等原因造成了资本没有配置到生产力较高的城市去,这种资本配置扭曲对城市体系发展和社会福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从空间一般均衡的视角出发,使用结构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首先建立模型来分析资本配置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然后用工业企业数据估计出城市间资本配置情况,最后通过反事实分析量化资本配置效率低下对城市规模与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是导致中国大中城市偏少、小城市数目过多的重要原因,消除资本配置扭曲会使得社会福利提高38%,并伴随着50%的人口重新配置。另外,资本扭曲会带来劳动力配置的扭曲,这种扭曲加剧了当前中国居民的福利损失。因此,在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全面加强资本配置的有效性,可以促进中国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优化,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嘉诚 周凯
我国许多省级行政区划内的城市规模分布存在失衡现象,这导致区划内城市之间发展差异显著,使得物流业布局缺乏科学性,因而城市间物流业发展差异巨大,物流业配置效率参差不齐。显然,科学的城市规模分布无疑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引导区域物流业均衡发展,驱动区域物流业发展效率提升。故而,探寻一种最佳的城市规模分布对于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而言起到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规模分布与物流业配置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各地方政府优化城市规模分布、促进物流业资源高效配置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首位度、城市中心度与物流业配置效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城市集中度与物流业配置效率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东、中、西部首位度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东、中、西部中心度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中、西部区域中心度回归系数相比东部区域显著更低;中、西部区域城市集中度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而东部区域则显著为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在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梳理、因子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Au-Henderson模型,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视阈下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率特征与最优规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效率的"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与生态层面均成立,且城市规模的生态最优值为750万人;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潜能扩大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但是城市污染治理成效只有在人口高度集聚时才会显著提升;宜居环境建设仍是城镇化的薄弱环节。据此认为,超大城市应控制人口规模,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特大城市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节能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生态系统 城镇化 集聚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森圣 张宗益
采用我国1994-2011年的地级市数据,在多维度测算城市规模分布的基础上,使用联立方程考察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恶化,这一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缓解,但是在西部地区却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认为地方政府应考虑区域差异及自身禀赋,依此选择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孟秀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出发,寻找产能过剩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影响机制。首先运用协整法对25类行业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999年与2010年开始分别有两轮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然后选取2003-2017年行业面板数据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国内金融资源配置对产能过剩存在显著的影响,资金流向、融资方式、货币政策环境等因素均对产能过剩产生较大推动作用。最后,提出消除信贷资金的所有权歧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席强敏
综合应用传统DEA模型、超效率DEA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对2001~2009年间中国152座不同规模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以及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效率影响因素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的综合效率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城市规模效率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大体呈倒U型变化;特大城市的规模效率偏低,相对于产出水平,要素总投入显然过多;大型和中型城市的规模效率接近最优水平,但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偏低,投入要素的利用水平不高,限制了城市综合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城市效率 城市规模 数据包络分析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加强城市间功能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对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城市面板匹配数据,考察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有利于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此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不变。并且,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要受企业特征与区域特征差异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主要通过削弱"行政区划壁垒"与强化"产城融合效应"来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该结论对构建城市间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城市群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功能分工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冶华 曾明
提高职工收入是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共同富裕之路的重要举措。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中国2006—2019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阶段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研究表明:第一阶段(2006—2016年),在挤出效应和竞争效应作用下,城市道路建设对职工收入提高有负效应,且城市人口增长对职工收入的正效应不显著;第二阶段(2017—2019年),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影响体现为正向拉动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规模对大城市职工收入的正效应更明显。另外,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需求,长期来看,地方财政更多地投入城市义务教育等民生支出可能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入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保持适度的城市规模扩张、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布局、加大城市民生投入,逐步强化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本文基于2010-2014年中国286个城市公共服务支出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就人口流动规模、财政自主权等关键因素,对各城市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进行了识别和相应政策讨论。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规模越大越会显著降低人均普通教育经费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地区层面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财政自主性的提高并非会促进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的增加,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支出的使用效率来实现,而中小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更偏好于基础设施等"硬公共品"的支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文宇
对我国26个省会城市规模与宜居程度关系的分析表明,随着城市人口、面积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其气候适宜度及绿化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消费潜力、劳动力需求、城市集中度及城市污染呈上升趋势。可见,我国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是以宜居程度下降为代价的,同时也产生了拥挤效应。应采取更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走宜居型城市发展道路,使中国城市在适宜的人口与面积规模下实现集约化的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西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FDI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的城镇化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生产率分布视角的分析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缩小了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跨国截面数据的经验研究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TFP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演进——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研究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何以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擎——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32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