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4)
- 2023(18294)
- 2022(15021)
- 2021(13809)
- 2020(11737)
- 2019(26805)
- 2018(26613)
- 2017(51375)
- 2016(27822)
- 2015(31655)
- 2014(31872)
- 2013(31313)
- 2012(28657)
- 2011(26101)
- 2010(26332)
- 2009(24622)
- 2008(24111)
- 2007(21675)
- 2006(19391)
- 2005(17419)
- 学科
- 济(137498)
- 经济(137348)
- 业(79623)
- 管理(77096)
- 企(57432)
- 企业(57432)
- 方法(55339)
- 农(49865)
- 数学(49527)
- 数学方法(48802)
- 中国(34216)
- 农业(32887)
- 业经(29925)
- 地方(29580)
- 财(28876)
- 学(25074)
- 制(23996)
- 贸(20737)
- 贸易(20726)
- 易(20067)
- 银(18255)
- 银行(18220)
- 环境(18164)
- 理论(17997)
- 融(17798)
- 金融(17795)
- 发(17652)
- 行(17391)
- 体(17267)
- 和(16784)
- 机构
- 学院(408470)
- 大学(404453)
- 济(178094)
- 经济(174484)
- 管理(156143)
- 研究(138483)
- 理学(134904)
- 理学院(133442)
- 管理学(130844)
- 管理学院(130110)
- 中国(105609)
- 京(84602)
- 科学(84183)
- 农(79238)
- 财(77971)
- 所(70083)
- 中心(64753)
- 研究所(63472)
- 业大(62956)
- 财经(62221)
- 江(62118)
- 农业(61185)
- 经(56499)
- 经济学(55728)
- 北京(52680)
- 范(51897)
- 师范(51384)
- 经济学院(49980)
- 院(49164)
- 州(48524)
- 基金
- 项目(271645)
- 科学(214617)
- 基金(198498)
- 研究(196378)
- 家(173073)
- 国家(171657)
- 科学基金(148023)
- 社会(127453)
- 社会科(120675)
- 社会科学(120643)
- 省(106429)
- 基金项目(104246)
- 自然(95151)
- 自然科(92975)
- 自然科学(92951)
- 自然科学基金(91283)
- 教育(89767)
- 划(88646)
- 资助(81812)
- 编号(79095)
- 成果(62889)
- 重点(61105)
- 部(60110)
- 发(59507)
- 创(55749)
- 课题(54382)
- 国家社会(53433)
- 创新(52270)
- 科研(51957)
- 教育部(51450)
- 期刊
- 济(202075)
- 经济(202075)
- 研究(119333)
- 中国(78160)
- 农(77469)
- 学报(61830)
- 财(59909)
- 科学(58724)
- 管理(55833)
- 农业(52049)
- 大学(47943)
- 学学(45737)
- 融(39117)
- 金融(39117)
- 技术(37654)
- 教育(36268)
- 业经(35277)
- 经济研究(31957)
- 财经(31132)
- 问题(28326)
- 经(26870)
- 业(26521)
- 统计(22981)
- 技术经济(22226)
- 策(20544)
- 世界(20476)
- 版(20104)
- 决策(18739)
- 现代(18694)
- 商业(18410)
共检索到60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曦
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定量考察了城市间生产率和城乡劳动力宜居度的差异,研究了城市规模对城市发展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提升了实际GDP和城乡劳动力实际工资,且影响弹性与政策调整城市的规模正相关;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发生在人口100万—300万的城市时,农村劳动力福利的变动弹性最高;农民工市民化发生在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时,实际GDP和城乡劳动力实际工资下降,且城市劳动力的福利降低。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瑞 刘超
本文使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用1982-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各城市人口增量作为城市规模的工具变量,并结合农民工技能异质性,在有效控制内生性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后,研究城市人口规模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呈倒U型关系,随城市规模扩张市民化能力先增大后减小。高技能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极值出现在人口200万左右的大城市,中低技能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极值处于100-200万人口区间的城市。高技能农民工更容易从城市集聚中获益,这符合劳动力市场极化和人力资本外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雯 张锦华
面临错综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任务,有必要分层推进不同规模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采用生存工资Anker法测算农民工的市民化经济门槛。研究发现:以典型的三口之家为例,城乡间和城市间的流动人口生存工资分别为3 240元、4 480元,有能力满足该标准的农民工比例为52.5%和42.6%;运用Biprobit模型识别有市民化需求的农民工,得到满足城市经济门槛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35.5%;用Oaxaca-Blinder分解代际差异后,得到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分别为36.7%、33.1%,新生代农民工是市民化的主力;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提升,经济门槛也随之抬高,在超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最高,生存工资城乡差距高达3 000元,其他规模城市的经济门槛城乡差异仅为500~1 000元。基于此,需要科学核算农民工在不同城市规模的收支差异和市民化意愿,实现“想落尽落,应转尽转”,避免“能落不想落、想落不能落”的窘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茉莉 吴敏
本文抓住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农民工达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实质,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样会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产业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超 王发曾
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能否协调发展,对信阳市未来宜居城市建设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建立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综合评价得分,并引入模糊数学相关概念,计算求出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2004-2011年信阳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发展程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城市发展整体协调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宜居性 经济性 模糊数学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建华
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找寻与进一步释放新的增长动力。该文基于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转移进城这一国情实际,顺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源,分解经济增长作用渠道与路径,发现农民工"半城市化"严重抑制了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有益于提振消费拉动效应,强化劳动力要素效应,放大城市化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元庆
本文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为切入点,探究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得与失,从而总结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力度不足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软肋,进而提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才是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内生性市民化才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从而对内生性市民化问题展开深入论述,探索内生性市民化的问题和制度激励,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出力献策,破解我国城镇化困局。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内生性市民化 制度激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农民工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得到保护尊重。城镇化不能只强调土地的城镇化,更要尊重劳动素,切实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实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萌萌 徐滇庆
解决农民工城市户籍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究竟政府需承担多少公共成本?本文测算结果与以往研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主要由于:(1)以往的研究将政府承担的市民化成本进行了逐年简单累加,而本文只考虑当前成本。(2)教育费用的核算只能考虑差额。(3)社会保障部分的支出,大部分由个人以保险形式购买,政府仅承担补助或补贴部分,所占份额较小。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对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测算结果进行验证,认为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增加,不会产生财政负担。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公共服务成本 户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载体。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上下对于推进城镇化的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但是,推进城镇化的热情,需要建立在从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两方面加深对城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上。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并落户于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普照之光。因此,推进城镇化要求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霞 江立华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进程有着必然的共生关联,但是在实践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事实与迅猛的城镇化进程相分离。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的经济驱动型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给付型需要错位,国家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强意志与地方政府的弱反应形成反差,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存在矛盾。在城镇化发展中,要以"共享"为理念,重构农民工的城市权利;以"主体性"为依归,尊重农民工的市民化选择;以"均衡发展"为目标,拓宽农民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城镇化 个人权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至今不顺利、难彻底、欠稳定,"隐性户籍墙"是其深层次原因。文章利用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的武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隐性户籍墙"这一韧性社会屏蔽制度给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中出现代际分化的两代农民工流动打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当前形势下,推进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结合可行而且必要,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个体的双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立军 王明忠 王曙光 吴二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成为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意义及困境出发,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破解之道进行研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城市融入 困境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屈小博 余文智
农民工教育与职业的匹配状况对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增加劳动供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1~2016年微观数据,基于城市规模视角分析了农民工教育与职业的匹配状况对工资效应的差别。研究发现: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农民工教育与职业的错配比例越高;中小城市农民工教育过度对工资的影响呈现工资嘉赏效应,大城市农民工教育过度对工资的影响以工资惩罚为主;而教育不足对农民工工资则普遍存在负向影响。农民工教育与职业不匹配对工资影响的理论机制表明,中小城市支持人力资本理论模型,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则支持分配理论模型。这意味着,农民工在中小城市表现出学历越高人力资本回报越高的特点;而在大城市,教育与职业适配则更为重要。因此,改善城市层面的教育-职业的适配性,让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和工作转换,进一步增强城市间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是相关政策调节的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