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3)
2023(5132)
2022(4532)
2021(4275)
2020(3616)
2019(8643)
2018(8777)
2017(17647)
2016(9351)
2015(10376)
2014(10358)
2013(9995)
2012(8903)
2011(8104)
2010(8457)
2009(7760)
2008(7394)
2007(6418)
2006(5688)
2005(5073)
作者
(26829)
(22162)
(22150)
(21171)
(14219)
(10571)
(10018)
(8575)
(8475)
(7837)
(7572)
(7418)
(7051)
(6972)
(6961)
(6730)
(6619)
(6391)
(6334)
(6293)
(5433)
(5399)
(5355)
(5093)
(4968)
(4887)
(4816)
(4727)
(4403)
(4329)
学科
(44501)
经济(44474)
管理(28388)
(23137)
方法(22421)
数学(20635)
数学方法(20151)
(19665)
企业(19665)
中国(12524)
环境(12087)
地方(9801)
(8619)
(8566)
(8516)
(8128)
业经(7364)
理论(7149)
城市(6643)
(6548)
(6113)
贸易(6109)
产业(5965)
(5901)
(5680)
(5568)
财务(5540)
财务管理(5532)
(5504)
结构(5500)
机构
学院(134013)
大学(132593)
(55214)
经济(53953)
管理(53775)
理学(47234)
理学院(46699)
管理学(45551)
管理学院(45327)
研究(42730)
中国(31241)
(28480)
科学(27681)
(22810)
(20936)
研究所(19275)
中心(19264)
业大(19263)
(19000)
财经(18918)
(18595)
北京(17522)
经济学(17354)
(17188)
(17154)
师范(16966)
(16215)
经济学院(15681)
(15425)
农业(14557)
基金
项目(94489)
科学(75788)
基金(70169)
研究(65520)
(61305)
国家(60921)
科学基金(53820)
社会(43060)
社会科(41099)
社会科学(41086)
(37222)
基金项目(37197)
自然(36408)
自然科(35601)
自然科学(35594)
自然科学基金(34898)
(31253)
教育(30497)
资助(29907)
编号(25243)
重点(21451)
(20382)
(20185)
(19261)
成果(18733)
科研(18230)
创新(18154)
国家社会(18047)
课题(17720)
教育部(17530)
期刊
(56036)
经济(56036)
研究(36549)
中国(22042)
科学(19274)
管理(19128)
学报(18613)
(16868)
(15437)
大学(14396)
学学(13847)
技术(12729)
教育(11001)
农业(10393)
经济研究(9579)
统计(9378)
财经(9067)
问题(9022)
业经(9016)
(8758)
金融(8758)
(8587)
(7847)
决策(7792)
资源(7522)
技术经济(7165)
城市(7031)
现代(6537)
(6514)
商业(6486)
共检索到184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明  陈丽强  
以中国2003~2013年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城市规模、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并以城市人口规模为门槛变量检验城市结构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城市规模、结构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第二产业比重与环境污染呈现双门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万刚  
城市规模对于环境污染具有深刻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市规模扩张作用于环境污染的内在机制可以归结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基于2007—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改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且对于不同类型环境污染均具有抑制效应。城市规模扩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其中多中心和低密度城市规模扩张的环境污染治理效应更为突出,同时城市规模扩张对省会城市和东部城市环境污染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则表明,城市规模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加剧环境污染,同时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起到抑制环境污染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万刚  
城市规模对于环境污染具有深刻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市规模扩张作用于环境污染的内在机制可以归结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基于2007—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改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且对于不同类型环境污染均具有抑制效应。城市规模扩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其中多中心和低密度城市规模扩张的环境污染治理效应更为突出,同时城市规模扩张对省会城市和东部城市环境污染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则表明,城市规模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加剧环境污染,同时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起到抑制环境污染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渊龙  袁祥飞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集聚外部性、城市规模共同作用下的环境污染模型,利用2007—2016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市规模演变对集聚外部性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城市规模演变对集聚外部性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下,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各自与环境污染之间均呈现出一定的倒U型曲线关系,马歇尔外部性在二氧化硫、烟粉尘和废水污染上均表现显著,而雅各布斯外部性则仅与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污染关系明显。进一步考察城市规模演变对集聚外部性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在全国范围内,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的环境改善作用将会得到相应提升,马歇尔外部性在二氧化硫和废水污染上表现明显,而雅各布斯外部性则对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污染作用显著。分地区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东部地区雅各布斯外部性的环境改善作用更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则是马歇尔外部性的表现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郭士康  
文章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区位熵测算各省份产业集聚程度,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环境污染指数,通过构建GTWR模型考察产业集聚、人口规模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环境污染差异性与关联性并存,环境污染指数整体表现为"东强西弱"的态势;产业集聚、人口规模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时空非平稳性及异质性;各区域两要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系数时序波动方向以及作用强度不同;系数时变形态不同,呈现"倒U"型、下降等变化态势;系数空间分布呈现东、中、西部梯度变化的格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孔爱国  郭秋杰  
本文着重分析城市里面空气和水的污染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一个城市中,一些企业一定要投入一部分资源来生产产品,比如投入煤和石油,在生产过程中会向空气和水中散发出SO_2、CO等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在考虑这一问题时,一般认为工厂本身产生的污染对它自身的生产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它们生产的地点是处在特定的条件下,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华  叶炜  林善浪  
十九大报告中将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大型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基本框架。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该曲线进行了阐述与解释。首先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分析了污染治理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是导致一国或地区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出现倒U型关系的本质原因。进而基于我国1998~2014年省级数据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设。最后,尽管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仍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但自2010年以后有近30%的省份其污染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速度已经减缓。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集聚、鼓励园区提供公共环保设施与服务等措施帮助我国加快进入倒U型曲线的右半部分,尽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雯  王奇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关系;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正N型"关系;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看,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雯  王奇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关系;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正N型"关系;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看,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焦若静  
以1990-2009年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人口规模下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小国的城市化率与环境污染呈正向线性关系,中型国家的城市化率与环境污染呈U型关系,人口大国的城市化率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人口小国的小城镇发展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中型国家的小城镇与城市群均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人口大国的小城镇与城市群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因此,我国的城市化既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不能参照其他人口较少的新兴经济体的道路选择,而应寻找适合中国的人口大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阳  孙婧  逯进  
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的角度,考察了城市蔓延、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蔓延会加剧环境污染,当产业结构跨越门槛值后,其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将有所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减轻环境污染,当城市蔓延水平跨越门槛值后,其对环境污染的减轻作用将被部分抵消;固定资产投资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据此认为,在继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增长中心应发展为紧凑型多中心城市,其他大中城市则应通过增强人口吸聚力,减少城市蔓延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文章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的数据样本,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创新行为、经济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创新行为对环境污染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城市创新行为通过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创新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受到经济结构的约束,各城市跨过门槛值的情况存在差异;城市创新行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均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近年来,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国家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基于2004—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分析两大战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前的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化与废气污染和污水污染之间都呈现正相关,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环境所面临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废气污染之间呈现负相关,与污水污染之间呈现正相关,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田宝龙  
利用中国1983—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实证模型,采用较为前沿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有:第一,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整体上呈倒"U"型,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就业规模先下降后上升,但环境污染水平对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第二,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合理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结构向第二产业集中,导致就业结构的转变不合理;第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规模会逐渐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提高幅度最大,促使就业结构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使得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铭  冯皓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利于减少单位GDP工业污染排放强度。本文构建了1993~2006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内部地级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距,用来反映省级行政区内部的空间集聚水平。研究发现,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度提高有利于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污染物质的排放强度。中国当前通过行政手段阻碍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政策并不利于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