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8)
2023(8327)
2022(6966)
2021(6286)
2020(5106)
2019(11447)
2018(10982)
2017(21209)
2016(11649)
2015(12262)
2014(12155)
2013(12028)
2012(10956)
2011(9777)
2010(9622)
2009(8516)
2008(8569)
2007(7174)
2006(6204)
2005(5223)
作者
(35726)
(29891)
(29583)
(28151)
(19095)
(14590)
(13332)
(11601)
(11446)
(10380)
(10326)
(9873)
(9599)
(9286)
(9280)
(9209)
(9056)
(8738)
(8604)
(8512)
(7671)
(7216)
(6850)
(6767)
(6736)
(6609)
(6441)
(6418)
(5984)
(5969)
学科
(50009)
经济(49951)
管理(34308)
(30205)
(23324)
企业(23324)
方法(21271)
数学(19392)
数学方法(19212)
中国(14522)
(12978)
(11006)
(10359)
地方(9300)
(9080)
贸易(9079)
城市(9061)
(8853)
(8812)
业经(8651)
(7907)
财务(7900)
财务管理(7888)
环境(7763)
农业(7754)
企业财务(7620)
(7337)
银行(7300)
城市经济(7214)
技术(7202)
机构
大学(164753)
学院(163036)
(66268)
经济(64784)
管理(61997)
研究(58646)
理学(54673)
理学院(53949)
管理学(53009)
管理学院(52708)
中国(42115)
科学(39019)
(35629)
(34619)
业大(30383)
(30190)
(29288)
农业(28747)
研究所(28069)
中心(26419)
财经(24336)
(22746)
(22453)
(21663)
经济学(21176)
北京(20888)
(19877)
师范(19520)
农业大学(19513)
经济学院(19394)
基金
项目(121027)
科学(95358)
基金(91266)
(83802)
国家(83175)
研究(77609)
科学基金(70555)
社会(52492)
社会科(50023)
社会科学(50008)
基金项目(49404)
自然(48994)
自然科(47974)
自然科学(47956)
自然科学基金(47122)
(45894)
(40656)
资助(36354)
教育(34500)
重点(27460)
编号(26957)
(26279)
计划(25256)
(25247)
(25097)
科研(24056)
创新(23630)
国家社会(22999)
教育部(21856)
科技(21584)
期刊
(63837)
经济(63837)
研究(44408)
学报(34125)
(30053)
科学(29659)
中国(27853)
大学(24457)
学学(23858)
(22178)
农业(20041)
管理(19806)
(13701)
金融(13701)
财经(11752)
经济研究(11472)
(11040)
问题(10500)
(10076)
技术(9804)
业经(9794)
业大(9668)
(9258)
教育(9006)
科技(8471)
农业大学(8227)
城市(8206)
资源(8099)
商业(7658)
(7583)
共检索到223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金  于长明  
以场景分析法剖析城市规划与住房可支付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规划对住房可支付性具有双重影响:其限制作用可能导致住房价格上涨,其再分配作用则可对可支付住房进行补贴。提出通过城市规划提升住房可支付性的两条途径:直接途径为通过增加住房供给来达到提升可支付性的目的;间接途径为通过抽取规划得益来补贴住房,以提升住房的可支付性。在房价与需求双高的条件下,住房市场持续存在经济租金,因此抽取规划得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可能成为解决中国住房可支付性问题的现实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佳文  马赤宇  
从住房建设规划的概念内涵、编制要求、政策背景、现实意义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重点研究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各类型之间的衔接机制,即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目标上的衔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建设指标方面的衔接、与近期建设规划进行建设时序方面的衔接。希望论文能够为城市规划领域落实住房建设规划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桂河清  
本文在深入阐明限价房的含义及其性质的基础上,对我国限价房定价现状及其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住房可支付性的影响因素、衡量指标及其评价准则,本文提出了更科学、合理的基于住房可支付性的限价房定价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丽艳  陈鹏  段中倩  
基于消费理论构建了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决策的理论框架,从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住房消费偏好等方面分析需求侧特征,思察我国现阶段住房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梯度、全覆盖可持续城市"可支付住房"供给体系的构建逻辑。在此逻辑下,搭建多层次多梯度的住房产品体系,形成多主体多渠道的联动供给机制,建立健全多方位支持的住房金融体系,为实现"住有所居"与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进涛  谭术魁  汪文雄  
运用文献法和归纳法,介绍了国外对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界定、测度方法、影响因素、低住房可支付能力带来的后果以及提高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对策等研究成果,归纳了国外研究的特点;结合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从视角、内容、方法等方面开展我国住房可支付能力研究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冠岑  李萍  席珊珊  陶丽  
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景理论与VIKOR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了住房可支付性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济南、合肥、青岛等城市住房可支付性较好,上海、北京、深圳等特大城市的住房可支付性与其他研究基本一致,相对较差。通过与单一VIKOR方法、单一前景理论和常用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各城市可支付性评价的结果和排名出现变化。基于前景理论和VIKOR多属性决策的方法可以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并考虑评价者主观决策的因素,从而提高住房可支付性评价的可靠性,更有利于为决策者提供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赞  张蔚  易成栋  高菠阳  
有效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应同时满足保障对象住房的可支付性和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基于北京市在建或已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应用剩余收入法计算了保障对象的租金可支付能力。测算结果表明公租房租金补贴的发放使得公租房对于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存在住房支付困难。同时,分析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包括地铁站、医院、中小学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公租房项目多集中于东部、南部和北部的五环到六环之间,西部则较少;目前北京市的公租房交通可达性较差,项目周围教育资源可达性和医疗资源可达性比交通可达性好。并探讨了北京市公租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思齐  刘可婧  孙伟增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在空间上,居民所负担的住房成本和交通成本通常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单纯考虑"住房成本占收入的比重"不能全面衡量居住区位选择所引致的成本。为了更全面和精细地评价居民对于住房成本和交通成本的综合支付能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设计了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性指数,以北京为例计算得到了北京市城八区区块层面的指数数值,并结合目前北京住房市场和交通体系的实际情况对指数值进行分析,挖掘其背后的经济和政策含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潇  
健康影响评价是一种专注于人类健康的研究分析工具。近年来,将健康影响评价纳入城市规划过程的态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兴起,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首先回顾了健康影响评价的演进过程和定义,其次阐释了健康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健康影响评价在区域、市镇、片区规划中的实践案例,提炼了健康影响评价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殷成志  杨东峰  
通过对德国斯图加特原掷弹兵兵营居住开发项目目标、规划论证、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用地布局和规划控制措施的剖析,为了解德国当代福利住房开发的城市规划方法提供了一则详尽的案例,并总结出德国当代福利住宅开发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贵  汪红霞  
可拓学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开拓性,并适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用共轭性方法解决了城市规划绩效评价中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文章首先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可拓评价模型,通过优属度确定经典域和节域量值范围,并运用二元相及矩阵确定权重,通过可拓计算提出了比较相对优劣的排序方法,并得出优劣排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思齐  丁文捷  陆化普  
首先归纳了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框架下居住模式和交通体系空间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之后对国际学术界相关的定量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住房与交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效应,包括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中低收入者福利和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住房和交通相协调的城市空间规划的三个目标,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仁  郝前进  陈杰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至少可以从总体层面、收入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三个维度予以理解,传统房价收入比和月付收入比指标难以衡量收入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对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影响,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构效应的研究在国内还相对缺乏。本文介绍了剩余收入法和不匹配性方法衡量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构效应的基本原理,并将两种方法予以结合,使用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曲线衡量了上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状况。研究发现,2000—2007年上海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除了住宅价格的快速上涨,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和住宅户型结构供给的不合理是住房可支付能力恶化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可以在学术层面上丰富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家华  包存宽  黄鹤  舒廷飞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理论、方法上尚存在某些空白,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生态学的角度,依据生态位理论,以上海市某新城作为实证,探讨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评价的方法、程序及内容,从而为城市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内容上的补充和技术方法上的完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春茂  李芳  
日本的城市规划法高春茂,李芳一、日本近代城市规划沿革日本的第一个城市法规是1888年制定的“东京市区改正条例”。此后又制订了“城市规划法”(都市计画法)(TheCityPlanningLow)和“城市建筑物法”(市街地建筑物法)。1923年关东大地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