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0)
- 2023(3116)
- 2022(2557)
- 2021(2318)
- 2020(1720)
- 2019(4019)
- 2018(3652)
- 2017(6874)
- 2016(3772)
- 2015(4161)
- 2014(3990)
- 2013(4079)
- 2012(3789)
- 2011(3437)
- 2010(3614)
- 2009(3277)
- 2008(3172)
- 2007(2672)
- 2006(2537)
- 2005(2186)
- 学科
- 济(16503)
- 经济(16479)
- 管理(10406)
- 中国(9044)
- 业(7073)
- 地方(6298)
- 城市(5918)
- 农(5430)
- 财(4253)
- 城市经济(4197)
- 农业(3990)
- 方法(3952)
- 企(3801)
- 企业(3801)
- 数学(3547)
- 数学方法(3476)
- 环境(3334)
- 发(3332)
- 工作(2922)
- 学(2910)
- 业经(2820)
- 制(2742)
- 收入(2708)
- 财政(2478)
- 方城(2458)
- 划(2297)
- 理论(2291)
- 地方经济(2250)
- 发展(2194)
- 展(2188)
- 机构
- 大学(52436)
- 学院(52239)
- 济(20184)
- 研究(19793)
- 管理(19650)
- 经济(19399)
- 理学(16496)
- 理学院(16180)
- 管理学(15951)
- 管理学院(15816)
- 中国(13566)
- 京(12145)
- 科学(11614)
- 财(9809)
- 所(8999)
- 中心(8896)
- 范(8800)
- 师范(8763)
- 江(8106)
- 院(8023)
- 研究所(7984)
- 北京(7616)
- 财经(7390)
- 师范大学(7324)
- 州(6925)
- 经(6697)
- 经济学(6555)
- 农(6479)
- 业大(6326)
- 研究院(6091)
- 基金
- 项目(36526)
- 科学(29154)
- 研究(27642)
- 基金(26659)
- 家(23041)
- 国家(22841)
- 科学基金(19858)
- 社会(18918)
- 社会科(17877)
- 社会科学(17872)
- 基金项目(14351)
- 省(13397)
- 划(12073)
- 教育(11638)
- 自然(11601)
- 编号(11440)
- 自然科(11334)
- 自然科学(11333)
- 自然科学基金(11096)
- 资助(9638)
- 成果(9554)
- 国家社会(8396)
- 发(8276)
- 重点(7902)
- 课题(7802)
- 部(7483)
- 制(7046)
- 规划(6913)
- 发展(6851)
- 创(6772)
共检索到81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善登
城市规划在实现公共性的过程中,遭遇种种显性或隐性的障碍,使其在现实中得以实现显得异常艰难,其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公共性的不易解释性和不确定性,给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实现造成了理论性障碍,而城市政府的急功近利性、对公共利益的认知错误性、规划制度转型的不成熟性以及公民参与规划的表象性等制度因素,又给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实现造成了实践性障碍。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性 困境 障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翼 吕斌
公共性的建构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城市是人类社会公共性的实现空间,城市规划先天地具有公共关怀的优良传统。转型期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和与之对应的制度缺陷造成了城市规划公共性的缺失及规划的价值危机,公共性传统的回归与复兴将有助于实现和谐的规划目标与和谐的规划过程,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城市规划 公共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华兵 秦鹏
城市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形式,以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面塑造为内容的社会性规划。它的本质诉求在于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建构公共领域,实现城市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冲突最小化。由于受到资本和权力两种主导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城市规划的形成和运行遭遇了诸多与公共利益不相适应的困境。城市规划的领导意志化、目标的经济化和效率化、主体的单极化、利益错置和问责机制的缺位,导致了许多社会公正问题。通过完善城市规划的决策体制、规划内容、绩效考核、问责制度等方式,可以彰显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诉求,矫正城市规划的各种困境。同时,城市空间的公共治理还应在组织载体、形式和方法等层面上对公众参与提供充分的制度空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彬
大学公共性是大学公共场域内政府、大学、社会、市场、知识分子及其他个体围绕着价值、知识、资源、权力等要素所共同型构的具有普遍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社会关系。价值诉求的公正性、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知识生产的公益性等构成了大学公共性的基本维度。当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追求滑向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大学必然陷入公共性困境。重建大学公共性的三个基本路向是:平衡大学公共性与自主性;恢复大学知识分子的公共意识与批判性传统;形成独立面向社会、秉持公共责任的大学组织体系。
关键词:
大学公共性 大学制度 知识分子 组织变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诚 刘祖云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济洲
农村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价值未得以充分发挥。农村教师日益疏离乡村生活,陷入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和专业主义误区,其公共性和社会功能呈现弱化态势。农村教师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因而必须重构乡村教师与地方社区和谐互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文化冲突 公共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伟轩 徐岩 朱喜钢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更新改造,滨水空间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得到人们公认,尤其是滨水空间的经济价值受到各方利益主体的追逐。在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再生产过程中,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滨水空间公共性界定与保护存在空白,导致我国城市滨水空间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断被私有化的危险。通过对南京滨水公共空间现状的反思,认为滨水空间生产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三者的平衡,而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需要相应的立法保护与政策支持。因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滨水空间管制措施,保障滨水空间全民所有,发掘滨水公共空间的最大综合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一帆 周福盛
实现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促进乡村教育公平,是“双减”政策推进过程中乡村学校面临的突出难题。高质量的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追求公平性的教育地位、平等性的实践参与、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共享性的资源使用等教育公共属性,而目前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面临着公平地位的失缺、实质平等参与机会提供不均、公益服务力量支持有限、资源开发共享程度不足的公共性困境,需要从保障公平地位的支持条件、落实学生实质平等参与、拓展公益服务支持力量以及开发共享优质资源方面着手,寻求高质量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公共性困境突破,实现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桑劲
从产权的角度看,土地发展权是城市规划这一公共政策直接针对的目标,土地发展权状况与城市规划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转型期我国的土地发展权的特点是:土地发展的处分权为国家所有,国家还拥有强大的征购权;而土地发展的收益权则大量的位于巴泽尔所言的产权的"公共领域"。城市规划界定土地发展权基于两个目标:首先,城市规划是统治者最大化土地垄断租金的制度工具;其次,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以最大化统治者的税收。上述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而我国土地发展权的状况,加剧了这种矛盾,使得城市规划面临一种制度困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柳钦
文章阐述了城市营销的缘起,梳理了城市营销的内涵,论述了城市营销的公共性价值取向以及城市营销公共性价值的缺失,指出,城市政府需要以公共利益作为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其做出制度安排,建立城市营销公共性价值实现机制:强化城市营销观念,树立全面系统的城市营销观;突出政府在城市营销中的主导地位,提高政府营销能力;充分运用营销策略组合,增强城市营销灵活性;从多元化角度重视城市营销主体的选择,提高城市营销效益;城市营销需要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战略方向;等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康才
城市规划本质上是“公共关系”性的 ,它以“空间关系”为依托 ,研究各种“公共关系”布局或组织协调的方法与原则。一定的“空间关系”是城市规划主体对一定的“公共关系”的认识理解与组织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公共关系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增进公众了解 ,获得公众支持 ,协调各类公共关系 ,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城市 规划 公共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的基础。通过回顾现代城市规划诞生之前西方哲学思想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指出公共利益从单一、同质的公共利益向越来越多元、综合的公共利益演变的逻辑,并发现公共利益内涵的重构与规划理论的重构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从而为分析我国新时代下公共利益的内涵提供支持,以此作为讨论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逻辑的起点和基点。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利益 规划理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雅风
公共性表明了教育所具有的直接使个人受益、间接使社会受益的责任和功效。保障教育的公共性,是各国教育法制的共同目标。必须以公共性作为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建构社会推进型的教育法制模式。
关键词:
法律变迁 公共性 教育法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礼
本文认为,我国城市交通的困扰主要表现为:私人轿车猛增、公交萎缩滞后、拥堵、污染及其蕴涵的人类自由、公正、权利等一系列深层伦理紧张。问题的根源是,在功利性与公共性的长期博弈中,前者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在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反思中,关键在于科学考量并真正确认城市交通的公共属性。而功利原则与经济理性主义是一种悬置价值理性的思路,在其利益导向作用下,城市交通的公共性及其伦理正当便被长期挤压甚至完全消解。只有坚持"人本位"的价值原则,重新确立并有效贯彻"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城市交通才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性 功利性 公交优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