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6)
- 2023(7039)
- 2022(6017)
- 2021(5408)
- 2020(4523)
- 2019(10200)
- 2018(10084)
- 2017(19542)
- 2016(10671)
- 2015(11733)
- 2014(11813)
- 2013(11644)
- 2012(10581)
- 2011(9729)
- 2010(10033)
- 2009(9500)
- 2008(9410)
- 2007(8385)
- 2006(7620)
- 2005(7154)
- 学科
- 济(44336)
- 经济(44260)
- 管理(38121)
- 业(30970)
- 企(26839)
- 企业(26839)
- 方法(15632)
- 中国(15466)
- 财(14940)
- 制(14911)
- 数学(13411)
- 数学方法(13250)
- 体(10549)
- 农(10183)
- 地方(10033)
- 业经(10013)
- 体制(9137)
- 务(9097)
- 财务(9072)
- 财务管理(9052)
- 企业财务(8654)
- 学(8646)
- 环境(8537)
- 银(8238)
- 银行(8225)
- 行(7838)
- 融(7786)
- 金融(7784)
- 划(7413)
- 产业(7018)
- 机构
- 大学(156506)
- 学院(154544)
- 济(65069)
- 经济(63434)
- 管理(58944)
- 研究(54496)
- 理学(50048)
- 理学院(49430)
- 管理学(48659)
- 管理学院(48359)
- 中国(41423)
- 京(34332)
- 财(33470)
- 科学(31513)
- 所(26389)
- 财经(25657)
- 中心(24610)
- 江(24221)
- 研究所(23492)
- 经(23163)
- 农(21664)
- 北京(21546)
- 业大(20922)
- 经济学(20767)
- 院(20661)
- 范(19755)
- 师范(19535)
- 财经大学(19036)
- 州(18823)
- 经济学院(18561)
- 基金
- 项目(102988)
- 科学(82951)
- 基金(77080)
- 研究(74737)
- 家(66763)
- 国家(66268)
- 科学基金(58013)
- 社会(50157)
- 社会科(47671)
- 社会科学(47663)
- 基金项目(40986)
- 省(38987)
- 自然(37070)
- 自然科(36194)
- 自然科学(36187)
- 自然科学基金(35538)
- 教育(34000)
- 划(33770)
- 资助(30763)
- 编号(28470)
- 制(24678)
- 成果(23570)
- 重点(23411)
- 部(23300)
- 发(21760)
- 国家社会(21462)
- 创(21128)
- 课题(20621)
- 教育部(20312)
- 创新(20009)
共检索到23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红莲 王玉华 侯云先
针对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首先阐述了公众参与对提升城市规划品质、构建现代和谐城市的重要意义,并就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体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法制体系健全程度及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系统可分为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公众意识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实体子系统是根本,制度子系统是关键,公众意识子系统则既是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的共同结果,又会对它们产生制约或促进作用;根据其运行机制,提出了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程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运行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康才 周学红
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公众参与既是民主政治的通俗化表达、一种权力制度,又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民主形式。具体到城市规划领域,公众参与既作为一种权力制度,以一种抽象的规划权力运行机制存在,又作为具象的城市规划民主的实现形式而出现;在此意义上,城市规划民主与公众参与是一致的。公众参与只有在城市规划民主的基础上才具有实质意义。
关键词:
民主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鹏飞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公众参与是实现其价值取向的重要方式。在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市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参与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以效率与公平为分析视角,探讨在《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后,城市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问题。基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是平衡与缓解城市规划中的效率与公平矛盾、改善城市规划编制与决策绩效的有效途径,并从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组织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兴权 刘思璇 尹长林 武思杰
本文以长沙市为例,阐述了城市规划中交通影响评价的发展和现状,探讨了交通影响评价与城市规划管理中"一书两证"的衔接问题,分析研究了其参与机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编制内容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城市规划中交通影响评价运行机制的相关思路,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交通影响评价 运行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稷 张沛
本文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探讨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寻求相关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支撑,意在研究公众的非理性思维,进一步了解人们参与的真实需求和动力,从而加强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笔者基于互联网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提出构建互联网+参与社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以行为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持,保证公众更好的参与城市规划的工作过程中,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落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云
以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发展与实践活动为背景,就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对公众参与的法的依据与保障、公众参与主体、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功效、公众参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明媚 冯奎 吴程程
加拿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有30多年,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认为在城市中引入公众参与,会让公众对城市规划和管理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可以让政府更好地管理城市。本文着重论述加拿大公众参与的起源、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经验,对比我国公众参与所处的历史阶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完善公众参与需要从主体法、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编制程序几个方面,通过城市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华春 周李
科学规划城市需要公众参与,吸取民智。《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城乡规划走向大众规划,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据。在推进城市规划公众参与过程中,中国不少城市规划引入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现代规划理念,取得良好效果。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公开城市规划信息,将公众参与时间前移和重心下移,重视社区组织及社区参与建设,提高公众参与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公众参与向共同决策过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凌云 张楠
中国的公众参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日本的公众参与则已经逐步成熟与完善,公众有了实质性的参与。本文针对日本规划中公众的制度设计包括法律地位、全过程的参与制度、外部评估机制、规划素质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公众参与应完善之处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制度设计 日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郁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过程与市民运动以及政府行政改革的兴起密切相关。从20世纪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起步发展到现在,不仅公众参与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参与活动本身在形式、参与程度等方面与初期相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进而也对原有的城市规划制度产生了各种深远的影响。回顾美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分析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总结公众参与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探讨公众参与对规划制度的影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美国城市规划 制度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施文 朱婷文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已经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已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公众难以真正有效地参与,制度化的公众参与要么流于形式,要么难以达成最终的结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针对这些提出相应的对策,意图通过完善公众参与的具体制度,保证公众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城市规划过程之中。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制度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郝娟
在国外已有相当成熟经验可提供充分选择应用的前提下,我国公众参与行为还停留在参与的初级阶段。人们往往把这一有悖常理的现象归咎于民主制度、立法保障、体制机制等方面,却忽视了对规划参与主体参与能力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由于参与能力的阻碍而致使公众不能顺利进入高层次规划参与现象,提出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毕琳琳
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制度设计。在研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相关问题时,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要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美国和德国分别作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其关于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具有典型性,所以本文以美国和德国为视角研究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通过对比美国和德国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发现二者共同点与差异,为中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行政行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子张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政策活动,是各种主体基于不同利益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不断地发展和修正"理性经济人"假设。理性自利假设为我们理解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提供新的认识视角。在新制度环境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应该基于"主体利益相关性"确定参与规划过程的主体、内容和程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锋 张祥德 徐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冲突表象化,日趋多元化的行为主体要求增加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透明度,加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力度。"公众参与不足"是我国城市规划过程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运行环境方面探索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支撑体系。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全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