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0)
2023(16145)
2022(14100)
2021(13069)
2020(11068)
2019(25225)
2018(24889)
2017(47669)
2016(26574)
2015(29722)
2014(29732)
2013(29225)
2012(26848)
2011(24197)
2010(24095)
2009(22462)
2008(22378)
2007(19588)
2006(17361)
2005(15214)
作者
(79547)
(66146)
(65810)
(62586)
(42129)
(32093)
(29794)
(26032)
(25302)
(23592)
(22642)
(22419)
(21090)
(20798)
(20489)
(20283)
(20259)
(19710)
(19019)
(18807)
(16732)
(16191)
(16102)
(15068)
(14919)
(14809)
(14644)
(14523)
(13450)
(13210)
学科
(101925)
经济(101777)
管理(80161)
(72617)
(61362)
企业(61362)
方法(46276)
数学(39941)
数学方法(39386)
(28660)
中国(28372)
(26725)
(23739)
业经(22895)
(22782)
地方(20851)
(18244)
贸易(18235)
(17978)
财务(17900)
财务管理(17863)
(17669)
农业(17545)
环境(17203)
理论(17079)
企业财务(16906)
(16323)
技术(16139)
(15712)
银行(15641)
机构
大学(381041)
学院(377347)
管理(146950)
(144341)
经济(140901)
研究(128851)
理学(127304)
理学院(125798)
管理学(123438)
管理学院(122787)
中国(94044)
科学(83594)
(82333)
(68257)
(67882)
(65978)
业大(61902)
研究所(60277)
中心(57950)
(55468)
财经(53968)
农业(53922)
北京(51684)
(49526)
师范(48932)
(48909)
(47033)
(44721)
经济学(42588)
财经大学(40025)
基金
项目(261767)
科学(203758)
基金(188897)
研究(184249)
(167315)
国家(165955)
科学基金(141097)
社会(115458)
社会科(109330)
社会科学(109299)
(102680)
基金项目(100994)
自然(94362)
自然科(92124)
自然科学(92096)
自然科学基金(90396)
(87399)
教育(84282)
资助(77625)
编号(73771)
成果(59511)
重点(58769)
(56717)
(54639)
(53779)
课题(51432)
创新(50341)
科研(50298)
计划(49438)
大学(47886)
期刊
(157525)
经济(157525)
研究(109537)
中国(73125)
学报(68334)
(61281)
科学(59710)
管理(52901)
(52717)
大学(50708)
学学(47966)
农业(41736)
教育(40125)
技术(31114)
(29926)
金融(29926)
财经(26182)
业经(25244)
经济研究(24310)
(22310)
问题(21746)
(21572)
科技(19803)
(19715)
图书(18451)
业大(18296)
理论(17740)
技术经济(17696)
资源(17083)
现代(16778)
共检索到54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兴权  刘思璇  尹长林  武思杰  
本文以长沙市为例,阐述了城市规划中交通影响评价的发展和现状,探讨了交通影响评价与城市规划管理中"一书两证"的衔接问题,分析研究了其参与机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编制内容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城市规划中交通影响评价运行机制的相关思路,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红莲  王玉华  侯云先  
针对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首先阐述了公众参与对提升城市规划品质、构建现代和谐城市的重要意义,并就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体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法制体系健全程度及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系统可分为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公众意识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实体子系统是根本,制度子系统是关键,公众意识子系统则既是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的共同结果,又会对它们产生制约或促进作用;根据其运行机制,提出了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程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潇  
健康影响评价是一种专注于人类健康的研究分析工具。近年来,将健康影响评价纳入城市规划过程的态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兴起,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首先回顾了健康影响评价的演进过程和定义,其次阐释了健康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健康影响评价在区域、市镇、片区规划中的实践案例,提炼了健康影响评价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丽琴  刘文秀  李诚固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是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经营的基础,而城市土地经营对城市规划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城市土地经营视角下,城市规划具有刚性与呆滞、体制和机制的约束等缺陷,而城市土地经营也由于经济利益冲动等原因对城市规划产生冲击。因此,作者认为,要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应从革新城市土地经营理念、建设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城市土地经营模式等方面发展与完善城市土地经营。并且,应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经营的响应,主要响应路径包括强化社会公共政策理念、加强经济思维以及改革城市规划体制等,以此促进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晓路  
从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人居环境评价作为一种工具,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政策中具有三个层面的作用,一是表达,二是交流与合意,三是分析和决策。结合上述观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定位于空间表述,以交流与合意,分析和决策为目标的研究很少,因此限制了研究成果在政策中的深层次应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急需加强人居环境的价值化评价和政策效果的分析,使人居环境评价上升为更高级的研究工具,以便在政策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宇  王成新  姚士谋  于春  
市场经济背景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由推行有偿使用阶段进入到推行运营土地的理念阶段。政府要促进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及变现,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是两个重要手段,前者为土地资产变现提供基础、创造条件,后者为土地资产变现提供平台。从客观上分析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当前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土地储备和城市规划未能充分互动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土地储备规划与计划的编制和运行机制,是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凌云  张楠  
中国的公众参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日本的公众参与则已经逐步成熟与完善,公众有了实质性的参与。本文针对日本规划中公众的制度设计包括法律地位、全过程的参与制度、外部评估机制、规划素质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公众参与应完善之处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红岭  
探讨了将性别意识纳入城市规划过程的意义,从性别视角审视了我国城市规划与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公共场所的安全设计忽略了女性的特殊需求与环境体验,城市建设缺乏细节方面的性别敏感,城市规划政策不注重社会性别分析等。建议建构城市规划政策的性别分析框架,将性别意识纳入城市规划决策的主流;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层面上注重吸收女性对城市规划的想法和建议,保证女性获得平等的城市规划参与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敏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城市规划的国家本位向公众本位过渡 ,而社会利益集团的复杂性更对公众利益造成威胁。在此紧要关头 ,公众参与更凸显重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公众参与的“梯子理论”、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 ,并对不尽如人意的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的现状给出了理论分析及制度建设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佳文  马赤宇  
从住房建设规划的概念内涵、编制要求、政策背景、现实意义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重点研究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各类型之间的衔接机制,即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目标上的衔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建设指标方面的衔接、与近期建设规划进行建设时序方面的衔接。希望论文能够为城市规划领域落实住房建设规划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晋山  
试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城市规划孙晋山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孟福德(Mumford)早就指出:“真正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必将进入重大的改革和发展阶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家华  包存宽  黄鹤  舒廷飞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理论、方法上尚存在某些空白,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生态学的角度,依据生态位理论,以上海市某新城作为实证,探讨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评价的方法、程序及内容,从而为城市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内容上的补充和技术方法上的完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毛其智  
“双碳”目标是中国政府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本文拟从城市规划的视角,以“双碳”目标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为主题,探讨未来城市规划研究的问题。一引言2022年是肆虐全球三年之久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走向结束的一年。如同人类历史上每次历经劫难的过程那样,世界在这一刻都会重新燃起发展的希望,在痛定思痛之后憧憬美好的未来。2022年6月,联合国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第11届世界城市论坛,论坛主题是“推动城市转型,铸就美好未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妍  吕建华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不同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天津市生态足迹研究"中,计算得知全市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为2.12公顷/人和0.33公顷/人,生态赤字高达1.79公顷/人,因此在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能源和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措施;在"石家庄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评价了其2001年~2005年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在2001年处于病态,在后4年内处于亚健康状态。规划中提出了使生态系统向着健康有利方向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贵  汪红霞  
可拓学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开拓性,并适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用共轭性方法解决了城市规划绩效评价中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文章首先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可拓评价模型,通过优属度确定经典域和节域量值范围,并运用二元相及矩阵确定权重,通过可拓计算提出了比较相对优劣的排序方法,并得出优劣排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