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6)
2023(12747)
2022(10885)
2021(9973)
2020(8390)
2019(19135)
2018(18574)
2017(35220)
2016(19606)
2015(21616)
2014(21531)
2013(21280)
2012(19895)
2011(18013)
2010(17900)
2009(16497)
2008(16189)
2007(14455)
2006(12414)
2005(10837)
作者
(59505)
(49847)
(49688)
(47095)
(31528)
(24395)
(22646)
(19588)
(18920)
(17560)
(16823)
(16775)
(16043)
(15812)
(15540)
(15459)
(15306)
(14659)
(14513)
(14322)
(12576)
(12129)
(11955)
(11338)
(11266)
(11214)
(10929)
(10893)
(10195)
(10054)
学科
(79937)
经济(79854)
管理(50789)
(48043)
(36770)
企业(36770)
方法(35423)
数学(31722)
数学方法(31422)
(23428)
中国(22455)
地方(20262)
(18704)
(17824)
业经(16962)
(15961)
贸易(15957)
农业(15865)
(15402)
(13179)
环境(12919)
(11334)
财务(11318)
财务管理(11283)
理论(11124)
(11075)
技术(10884)
(10557)
企业财务(10544)
银行(10495)
机构
学院(277872)
大学(277731)
(108802)
经济(106323)
管理(102442)
研究(97018)
理学(89038)
理学院(87841)
管理学(86225)
管理学院(85691)
中国(70416)
科学(64830)
(59468)
(58318)
(50557)
业大(48945)
(47092)
研究所(46669)
农业(46647)
中心(45055)
(42564)
财经(38238)
(37696)
师范(37188)
北京(36523)
(35143)
(34682)
(33771)
经济学(33201)
农业大学(31215)
基金
项目(194772)
科学(150787)
基金(139396)
研究(134365)
(125047)
国家(123990)
科学基金(104267)
社会(84533)
社会科(80000)
社会科学(79969)
(77604)
基金项目(75600)
自然(70181)
自然科(68524)
自然科学(68496)
自然科学基金(67248)
(66486)
教育(61485)
资助(55378)
编号(53523)
重点(44573)
(42795)
成果(41647)
(41459)
(40341)
计划(38622)
科研(38180)
创新(37795)
课题(37517)
大学(35356)
期刊
(116291)
经济(116291)
研究(75520)
学报(52932)
中国(52078)
(51913)
科学(46035)
大学(38046)
(36246)
学学(36212)
农业(34968)
管理(32896)
教育(25876)
技术(22053)
(21729)
金融(21729)
业经(20034)
(19261)
经济研究(18736)
财经(18013)
问题(17393)
(15513)
(15500)
资源(14748)
业大(14072)
科技(13726)
技术经济(13061)
商业(12889)
图书(12577)
(12529)
共检索到398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少华  韩玲  
采用心理评价法和认知地图法这两种主观评价法,对重庆市的3条生活性街道进行了实地调研,从而得出街道美景的物质环境特征。研究表明:街道空间序列的统一与变化、视线控制的集中与开放、绿化水体的适度丰富与多样、街道色彩的统一与搭配、街道立面的通透与拓展、街道文化的表现与传承、街道设施的设计与布局是街道美景的重要特征,可以提升街道的吸引力;机动交通的过量与过快、道路表面的脏乱和人群的拥挤对街道美景的营造具有消极的影响,会降低街道的吸引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玉萍  李雪铭  
城市居住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空间和组成实体,是由城市居民的生活、交往、工作及游憩等一系列相关的聚居活动共同组成的景观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大连市南关岭街道为例,借助于期望感知理论和VisualCo-plotVer-sion方法评析了城市居民对周围居住景观环境的满意程度。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居住景观中的实际感知与期望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对街道级远景和住宅级近景的认知需求评价逐步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文伟  梅艳霞  郭慧慧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对宁波市鄞州区的首南街道、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城市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宁波市鄞州区的城市结构特点,将研究区的城市景观分成8类。对研究区城市景观的空间组成、空间属性、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GIS对研究区的绿地景观进行生态影响范围的分析。结果表明:首南街道公共建设景观和农业景观斑块面积比例最大,基本满足其作为鄞州区行政中心的城市职能,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较高;钟公庙街道工业景观较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产业调整以及旧城改造是提升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中河街道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桐庆  朱喜钢  
在中西方城市空间中,街道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包含公共交往与通道功能,是城市不同职能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域。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市街道空间面临环境质量低下、机动车泛滥、缺乏安全感甚至是名存实亡的严峻形式。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的学习比较,认为道路建设标准单一,机械城市主义思想、经济利益驱动、城市人口、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以及虚拟网络的冲击是街道空间衰落的主要原因,并引入人性化道路标准和共享街道的理念,探索解决我国城市道路现状问题,建设良好街道空间的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少华  李英侠  
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片区进行街道步行安全的实证调研,通过文献查阅及问卷访谈,对10条街道开展了交通设施、空间环境及交通管理等三方面的安全性评价,并运用模糊数学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步行安全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机动车速度、业态活力、路面占道停车是街道步行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模糊数学法在街道步行安全的评价和影响因素的重要度分析中,具有方法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毓兵  袁逸倩  
社区街道是衡量社区环境的重要指标。街道空间的诸多性质,例如形态及特征等都会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论文着眼于目前关注度较低的北方小城镇这一研究层面,选取典型社区中的街道空间,运用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统计法,对空间中影响老年人驻留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影响驻留行为的因素为空间的可达性、位置、人流视线及设施。其中,可达性高、邻近住宅建筑、人流量大、视线开阔以及具备完善空间设施的街道空间对老年人驻留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可为小城镇社区户外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泽庭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际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它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覆盖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国家经济转型,体制变化,导致了以农村社队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合作医疗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本文以汕头市(鱼它)莲街道为例,分析了当前的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分析利弊,并提出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熠孟  李卫红  王昕  
毒品犯罪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犯罪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已有文献对毒品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由于数据的局限性,较少从微观尺度对毒品犯罪热点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论文以SZ市NH、DM街道内社区为例,基于毒品犯罪案件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时空扫描识别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结合用地类型、动态人流量等数据定量分析毒品犯罪案件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毒品犯罪主要分布在商业发达地区和城中村地区,且城中村的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的起始时间较商业发达地区更早,影响范围也更大;②毒品犯罪在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住宿旅游娱乐""商业百货批发零售""餐饮经营服务品牌"3类用地类型与毒品犯罪具有高度相关性;③人流量高热区的面积占比与毒品犯罪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热区面积占比大于5%或为0时,能够抑制毒品犯罪的发生;高热区面积占比在0~5%之间,能够促进毒品犯罪的发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苗  陈银蓉  孙帅  
宅基地整理要因地制宜,重在体现农民意愿。以山东省高庄街道办事处123户农民的入户调查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前提下,66.02%的农民愿意退出闲置宅基地;影响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因素包括:农民打工收入比重、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度、在本村居住年数、乡村企业数、家庭年总收入、房屋结构、劳动力比重、被抚养人口数、户主年龄、家庭拥有的社会保障措施和房屋已使用年限,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昆澄  程世丹  李欣  
当前城市街道品质提升已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街道品质定量分析日显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对街道品质的定量分析,还缺乏物质空间属性量化测度的规范标准。文章对反映街道品质的四个空间特征——街道形态、街道功能、城市交通、人行环境,设计4个一级品质指标,包含了24个二级品质指标层,并对其进行释义,进而对每个指标物质空间属性的量化测度进行说明,提出了计量操作标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奇   田雨泽   梁健   郝勇翔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发生改变。许多城市商业街道存在慢行功能欠佳、体验消费不足、消费氛围薄弱等不适应新时代消费诉求的诸多问题,城市消费空间更新需要新的理念思路。场景理论关注富有消费精神符号的实体空间营造,指导城市通过塑造新的消费场景提升商业活力、满足消费需求。进而以北京马连道路为例,将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解构为通行场景、游憩场景、商业场景,构建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重构实施路径,以营造慢行便捷的通行场景、开放交往的游憩场景、沉浸体验的商业场景为目标,在空间层面提出城市商业街道消费场景重构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光  
争创首富街道李晓光街道应该不应该富起来?让不让街道富起来?街道有没有能力富起来?这是首先要回答的几个问题。我认为街道应该富起来。在传统的城市管理的观念中,街道不是城市物质生产的一个重场所。但是,由于居民生活多样性需要,促使街道不断滋生出便民利民的小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道胜  柴彦威  
在城市社区规划中,通常将社区视作各自独立的空间单元。这一方面导致对社区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考虑;另一方面,因为较少考虑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关联,而容易出现区域协调较差、效率低下、重复配置、过度建设等问题。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居民行为出发,重新理解社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解决空间落地问题。研究采用"提出假设—实证验证"的方法,首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概念以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从理论上提出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社区生活圈Ⅰ是自足性的圈层,以社区物理边界划定;社区生活圈Ⅱ是在居民出行能力制约下形成的,其中的设施主要面向本社区提供服务;社区生活圈Ⅲ是共享性的圈层,是多个社区生活圈之间重叠的部分。研究以北京市清河街道18个社区为案例,采用个体居民GPS数据,界定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范围,并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的"集中度"和"共享度"的计算,对案例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层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实际划分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吻合。最后,研究提出了基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策略,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级落地提供了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晓宇  郭小东  顾建波  
在城市灾害频发与城市防灾规划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街道安全设计的概念、内涵及设计内容。以丽泽商务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的街道安全设计部分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的防灾规划定位与设计目标的分析,结合街道安全设计原则,对现有规划方案进行有效整改,以期为防灾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结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雪辉  李小红  
韧性治理理论为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精细化改造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基于S市D街道社区花园营造案例,构建了“主体—结构—过程—方式”的分析框架,探讨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现实困境及其实现路径。发现老旧小区改造面临多元主体力量涣散、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不健全、治理过程刚性规制和数字治理悬浮化等问题。实现老旧小区改造的韧性治理,需要构建韧性治理共同体、健全网格化韧性治理结构、优化适应性韧性治理过程和强化数字赋能韧性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