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6)
2023(7132)
2022(5677)
2021(5199)
2020(4159)
2019(9793)
2018(9728)
2017(18232)
2016(10213)
2015(11322)
2014(11187)
2013(10885)
2012(9882)
2011(9029)
2010(9334)
2009(8476)
2008(8204)
2007(7063)
2006(6275)
2005(5447)
作者
(33788)
(28013)
(27899)
(26298)
(17898)
(13655)
(12519)
(11157)
(10726)
(9997)
(9702)
(9688)
(9173)
(8923)
(8869)
(8761)
(8642)
(8420)
(8056)
(8055)
(7348)
(7065)
(6789)
(6329)
(6295)
(6284)
(6205)
(6168)
(5733)
(5656)
学科
(41744)
经济(41715)
管理(25565)
(21641)
方法(20333)
数学(18650)
数学方法(18163)
(17308)
企业(17308)
(13195)
中国(12813)
(9570)
环境(9399)
地方(8801)
业经(7516)
理论(7253)
城市(6770)
(6427)
农业(6325)
(6264)
(6035)
资源(6016)
(5893)
土地(5865)
技术(5739)
(5519)
贸易(5516)
(5370)
(5262)
生态(5026)
机构
学院(148144)
大学(146689)
研究(53235)
管理(53122)
(50894)
经济(49458)
理学(46265)
理学院(45592)
管理学(44159)
管理学院(43942)
科学(39962)
中国(36966)
(35685)
(32277)
业大(30612)
(28745)
农业(28666)
研究所(26928)
中心(23584)
(22052)
(20844)
(19891)
北京(19761)
农业大学(19549)
(19076)
师范(18747)
技术(18532)
(18100)
(17893)
(17749)
基金
项目(110446)
科学(85050)
基金(79369)
(73780)
国家(73303)
研究(68929)
科学基金(61594)
自然(44957)
(44796)
自然科(43930)
自然科学(43911)
自然科学基金(43065)
社会(42122)
基金项目(42111)
社会科(40013)
社会科学(39997)
(38451)
资助(33146)
教育(31664)
重点(25998)
编号(25569)
计划(24628)
(23776)
科技(22625)
(22605)
(21946)
科研(21720)
创新(21409)
课题(19102)
大学(18809)
期刊
(51862)
经济(51862)
研究(35988)
学报(34591)
(31733)
科学(29093)
中国(27972)
大学(24824)
学学(24132)
农业(21651)
管理(18431)
(14728)
技术(13267)
教育(12610)
(12196)
业大(10897)
(9238)
农业大学(8835)
科技(8826)
(8798)
金融(8798)
业经(8649)
林业(8643)
资源(8625)
统计(8595)
问题(8215)
(8061)
经济研究(8061)
财经(7979)
城市(7323)
共检索到203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英  李晓储  黄利斌  何小弟  蔡丹丹  唐亮  
通过对不同配置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分析研究,为城市绿地植物的选择、配置、布局等提供有力的依据,并为构建最佳的城市绿地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在秋冬季节对江苏省淮安市城市街道绿地不同配置模式的植物群落抑菌功能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并计算。结果表明,秋季10月上旬不同植物群落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淮海西路处理2-5(乔木层为大叶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和雪松Cedrus deodara,灌木层为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黄杨Buxus sinica,地被为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和北京北路处理1-4(乔木层为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高慧  肖能文  高晓奇  付刚  闫冰  李俊生  白加德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目前城市生态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按照北京城市发展梯度,对北京城区六环内公园、居民区和道路3类绿地类型中的植物群落进行踏查和样方调查,分析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对城市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北京城区六环内共调查到103科319属536种植物,其中,多种科有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等,多种属有李属(Prunus)和蒿属(Artemisia)等;2)国外引进种有80种,占总物种数的14.9%,国内引进种有95种,占总物种数的17.7%,本地物种数有361种,占总物种数的67.4%;3)城市绿地植物中乔木和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随着城市化梯度的递增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草本的变化不明显;植物物种均匀度随着城市化梯度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物种同质化严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晶  方海兰  郝冠军  孙倩  
用CFX-2开放式呼吸测定系统对上海城区9种植物群落进行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结果表明:9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明显季节变化,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9月,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有乔灌木较平稳,草坪呈单峰曲线的趋势;9种植物群落平均土壤呼吸速率的总体差异极为显著(P<0.01),但地温Q10(温度系数,温度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红梅  周耘峰  孙崇波  汤庚国  李飞  
在对合肥环城公园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环城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有145种,属于64科114属.乔木层树种有62种,木犀科、豆科、杉科、木兰科和松科等为优势科,刺槐、女贞、构树、枫杨、棕榈、水杉、黄山栾和广玉兰等为优势种.少数种占有较大比例,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占有一定比例.群落类型中,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占群落总数的87.04%.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种中,引种栽培植物占有相当比例,与城郊次生植被以地带性树种形成的森林群落有一定区别.应以地带性树种为主体,在遵从植物生态位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灌木和宿根地被植物,逐步形成稳定的复合植物群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路  尹林克  胡秀琴  姜逢清  李燕红  邱文成  
以克拉玛依市区北郊防护绿地为研究对象,对14种不同配置类型地表凋落物进行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117.34~719.36 g.m-2,乔灌行间混交方式最高,显著大于其他配置方式(P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地表凋落物组成以叶为主,占97.0%~53.8%,枝(皮)与其他组分因植物配置模式不同差异较大,花(果)所占比例最低;不同配置类型地表凋落物的养分含量、贮量均变异较大,以配置紫穗槐的乔灌行间混交类型地表凋落物各养分含量和贮量较高;地表凋落物中有机C含量最高,全Ca含量次之,全P含量最低,其他养分含量均较低;养分主要贮存在未分解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梦苑  周晨  刘冠兰  欧阳丽  
对株洲市河西风光带滨江绿地地被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地被植物较好地应用了一些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新优品种,并运用了多种不同环境下的配置方法。对未来地被植物应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仲  李湛东  成仿云  沙海峰  
[目的]以往有关园材绿地降温增湿作用的研究主要基于大尺度,模糊了绿地中具体的群落结构和树种影响,本研究基于小尺度探讨5种植物群落连续的温湿度日变化动态和准确的降温增湿作用,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天气晴朗且无风的夏季,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选取毛白杨、榆、旱柳、栾树、银杏5种冠层结构特征不同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以空旷草坪为对照,分别对5种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冠层结构参数进行测试,以每分钟的数据为基础,利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研究了每种植物群落完整的温湿度日变化规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薪宇   范舒欣   董丽  
【目的】探究植物群落表面温度和温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基于热环境调节的北京绿地建设与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移动观测法实地测定北京公园植物群落内部的表面温度及不同高度处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探究不同类型群落表面温度和近地面、冠下、冠层内部的温湿效应的差异。【结果】不同类型群落的表面温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乔木高度、群落种植密度与表面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群落郁闭度、天空可视因子、叶面积指数与表面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群落不同高度处的降温强度和增湿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1.5、4.0 m处,不同类型群落的降温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6.0 m处,不同类型群落的增湿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高度处影响群落降温增湿能力的群落指标有所不同:郁闭度与1.5、2.5 m处的降温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天空可视因子与1.5 m处的降温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灌木高度、群落种植密度与1.5 m处的增湿强度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植物群落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不同高度处群落的表面温度和温湿度存在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志星  王智慧  韦铄星  李娟  林建勇  欧汉彪  王平  蒋燚  
【目的】评估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恢复潜力,为该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人工恢复了13 a的落叶阔叶林(DF)、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EDF)和常绿阔叶林(EF)为研究对象,自然封育林(NF)为对照,设置固定样地,对每个样地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计算乔木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重要值以及多样性等指标。【结果】1)3种人工林(DF、EDF和EF)的植被恢复速度快于对照(NF),已形成乔木层。2)3种人工林的乔木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高度级结构呈正偏态分布,其中DF比EDF、EF均多了4个径级和1个树高级,有效地提高了林分平均密度、树高和胸径。3)4种模式灌木层优势种组成相似,均为黄荆和青藤仔,而次优种则有所不同,NF以毛桐、盐肤木等多种阳性耐旱先锋种为主,DF则以银合欢、八角枫等多种耐阴喜湿润物种为主。4种模式草本层几乎都为多年生耐阴草本,且以蔓生莠竹为优势种,其中DF稀有种最多,群落异质性高,多样性大。4)乔木层4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DF、EDF显著大于EF;灌木层各指数差异不明显;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NF较大,但其均匀度指数较小。【结论】人工林的演替进度快于自然封育林,但自然封育林灌、草层的多样性高于人工林,3种人工模式中以落叶阔叶林恢复效果最佳,因此可在今后的石漠化治理中选用落叶阔叶林模式,并在成林郁闭后减少人工抚育,让其自然恢复,可在保证林分生长量的同时,维持住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张孝春  刘艺衫  张蔚然  孙涛  
通过研究皖北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活型组成,进而阐明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模式对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有54种植物,隶属26科54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工混交林有植物种类16科26种,分别占总数的61.5%和48.1%。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灌丛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牡荆草灌丛植物种类分别为32和33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59.3%和61.1%。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生活型也有差异。侧柏+构树人工混交林群落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酸枣+牡荆灌丛和荩草+牡荆草灌丛则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侧柏+构树混交林>酸枣+牡荆灌丛>荩草+牡荆草灌丛,但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荩草+牡荆草灌丛>酸枣+牡荆灌丛>侧柏+构树混交林。S?rensen较高值出现在酸枣+牡荆灌丛与侧柏+构树混交林和荩草+牡荆草灌丛之间,侧柏+构树混交林与荩草+牡荆草灌丛S?rensen多样性值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人工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星云  何友均  张谱  戎建涛  覃林  李智勇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局丹清河林场的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3种天然次生林为对象,以无干扰模式为对照,研究粗放经营模式和目标树经营模式对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相对于粗放经营模式和无干扰模式而言,目标树经营模式中以目标树为主的第1林层断面积值最大,占林分断面积百分比为95.00%,90.00%,87.00%,但第2,3林层断面积最小,形成了合理的林冠结构;2)目标树经营模式的林木平均密度(408~858株·hm-2)显著低于(P<0.05)粗放经营模式(992~1917株·hm-2),而平均胸高断面积(18.18~46.03m2·hm-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樊星  蔡捡  刘金平  伍德  宗人旭  
以不同优势种的6个草地植物群落中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为材料,通过测定基株、母株、无性系3个等级的构件数量性状及生物量结构,分析鹅绒委陵菜在不同群落中的空间拓展及生物量分配差异,探讨其应对草地群落组成差异的生长策略。结果表明,1)群落组成对母株根系有极显著影响(P<0.01),6个群落中母株根长和根数均显著下降(P<0.05),基株的子株数及子株根长也显著降低,但子株根数未受显著影响。2)群落组成对无性系匍匐茎茎长、茎直径及间隔子长有显著影响(P<0.05),群落中鹅绒委陵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卢山  胡绍庆  陈波  
木犀属Osmanthus spp.是形、色、香、味俱佳的园林植物材料。在分析中国木犀属植物及其品种资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木犀属植物及其园艺品种的不同花期、色彩、树形及在园林绿地中的合理配置,并结合植物景观设计要求,指出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木犀属植物群落景观的配置要求及其园艺品种与建筑、山石间的关系,都应该因地制宜地按一定比例配置,形成一个种群间相互协调、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最后对木犀属植物园艺品种在现代风景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忠明  滕明君  张恒  郭燕妮  肖伟峰  周志翔  徐永荣  
实地调查了武汉市绿色廊道501个路段(绿带或河流)共1 363个群落。共记录有植物142种,分属58科110属,其中蔷薇科、木犀科、禾本科、木兰科、柏科植物为常见。乡土种占52.8%,外来种占47.2%。乔∶灌∶草比例约为1.00∶1.58∶0.60;木本植物中常绿落叶比接近1∶1。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乔木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樟树,灌木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红继木。1 363个群落分属3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54个群系、359个群丛,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植被型为主,群系以樟树群系最为常见,其次是广玉兰群系和桂花群系。垂直结构上,乔木单层结构群落占绝对优势(56.05%),乔-灌复层结构群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英书  胡希军  金晓玲  杨岑  粟德琼  
分析了三维绿量对怀化市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绿地48个典型植物群落夏季11:00—15:00时间段降温、增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乔木三维绿量密度、灌木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正相关,地被植物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9.9 m~3/m~2时,降温率可达到22.23%;当群落高度接近18.0 m时,降温率达到20.44%;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11.08 m~3/m~2时,增湿率达到65.64%;当群落高度接近22.3m时,增湿率达到65.10%。与郊野公园相比,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均偏小,因而日均降温率和增湿率偏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