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2)
2023(4139)
2022(3406)
2021(2972)
2020(2092)
2019(4873)
2018(4449)
2017(8133)
2016(4199)
2015(4452)
2014(4379)
2013(4348)
2012(3875)
2011(3525)
2010(3646)
2009(3391)
2008(3108)
2007(2667)
2006(2515)
2005(2225)
作者
(13548)
(11592)
(11423)
(10798)
(7324)
(5502)
(5139)
(4480)
(4360)
(4061)
(3944)
(3920)
(3872)
(3711)
(3494)
(3448)
(3388)
(3326)
(3290)
(3148)
(2823)
(2690)
(2638)
(2625)
(2568)
(2559)
(2448)
(2400)
(2361)
(2283)
学科
(20561)
经济(20549)
管理(12426)
中国(9380)
环境(7714)
(7700)
地方(7572)
城市(6342)
方法(6208)
(5519)
企业(5519)
(5409)
数学(5345)
数学方法(5281)
(4516)
城市经济(4490)
(4079)
(4018)
资源(3835)
业经(3692)
生态(3550)
规划(3327)
地方经济(3253)
环境规划(3196)
农业(2891)
(2884)
方城(2695)
(2630)
金融(2628)
理论(2619)
机构
大学(65224)
学院(64379)
研究(25022)
(24295)
管理(23701)
经济(23448)
理学(20399)
理学院(20004)
管理学(19543)
管理学院(19428)
科学(17423)
中国(17134)
(15425)
(11885)
中心(11373)
研究所(11070)
(10593)
师范(10469)
业大(10466)
(9976)
(9766)
北京(9525)
(9374)
(9280)
师范大学(8967)
(7963)
财经(7916)
农业(7814)
科学院(7803)
研究院(7749)
基金
项目(49584)
科学(40444)
基金(37797)
(34050)
国家(33842)
研究(32120)
科学基金(29965)
社会(22460)
社会科(21509)
社会科学(21503)
基金项目(21205)
自然(20662)
自然科(20230)
自然科学(20227)
自然科学基金(19822)
(18858)
(16748)
资助(13545)
教育(13397)
重点(11394)
(11145)
编号(10725)
(9992)
国家社会(9964)
计划(9915)
(9588)
创新(9499)
科研(9070)
发展(8758)
(8639)
期刊
(26422)
经济(26422)
研究(18910)
科学(10945)
中国(10882)
学报(10633)
管理(8039)
大学(7780)
城市(7727)
(7722)
学学(7370)
(5587)
(5556)
农业(5495)
技术(5439)
资源(5439)
问题(5247)
地理(4446)
现代(4071)
经济研究(3626)
科技(3583)
业经(3538)
(3530)
金融(3530)
发展(3506)
(3506)
教育(3280)
财经(3217)
经济地理(3176)
(3076)
共检索到9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广君  朱超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广君  朱超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桐庆  朱喜钢  
在中西方城市空间中,街道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包含公共交往与通道功能,是城市不同职能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域。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市街道空间面临环境质量低下、机动车泛滥、缺乏安全感甚至是名存实亡的严峻形式。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的学习比较,认为道路建设标准单一,机械城市主义思想、经济利益驱动、城市人口、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以及虚拟网络的冲击是街道空间衰落的主要原因,并引入人性化道路标准和共享街道的理念,探索解决我国城市道路现状问题,建设良好街道空间的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2013年3月1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三位政协委员分别以摩托车、地铁、汽车三种不同交通方式,从宣武门出发到终点前门,进行速度大比拼,结果,摩托车、地铁和汽车分别以10分钟、16分钟和27分钟到达终点。武汉市2004—2012年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武汉市城区内的平均车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许多城市先后采取限行、限购、限号等措施,但是,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常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城市交通怎么了?是投资不足吗?是马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涂健  
城市街道作为一个城市中常见的元素,是城市中公共空间、交通空间和许多社会功能的综合体。本文通过对城市街道在城市空间中的特性进行界定,分析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所包含的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构成要素。并且针对城市街道与沿街建筑的视觉关系、城市街道的活力营造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优化措施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晓云  杨晓辉  易娜  张壮  王清莹  
在城市体检中构建主客观相互联动的街道绿化景观质量评价机制,对在城市更新中建设高质量街道空间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以昆明市呈贡老城区龙城街道为对象,以绿视率作为主要客观评价指标,以现场问卷调查数据作为主观感知评价指标,构建主客观联动的评价体系,揭示二者间内在规律,并对提升景观质量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包志毅  罗慧君  
本文主要从调查方法选择和群落结构特征参数计算两方面阐述了城市街道绿化树种结构量化研究方法。其中着重分析了在城市街道绿化树种结构研究中运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应如何进行分层与如何确定合适的样本量 ;同时介绍了城市街道绿化树种各类结构特征参数的具体计算公式 ,重点分析了用Shannon 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算城市街道绿化树种多样性指数的差异性 ,强调了城市街道绿化树木物种重要值不需计算频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蕾  朱喜钢  
对国内外城市蔓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市蔓延对街道空间包容性的影响。在城市蔓延语境下提出街道空间包容性的建设对于延长街道生命周期、减小街道空间泛视觉化、控制"弱势心理"蔓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提出街道空间包容性建设的建议:调整街道尺度、增加街景设施、提高街道柔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娅薇  李军  
在低碳出行与城市街道可达性的关联性分析基础上,从宏观城市路网与中观街道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引导低碳出行的出行动线空间模式。在宏观层面上,研究了高可达性的道路路网形式、适宜的街区尺度与道路间距,提出了"公交廊道+步行网络"的方格网城市路网模式。在中观层面上,从步行出行与自行车出行两个方面,提出了慢行友好的街道空间模式与街道断面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昆澄  程世丹  李欣  
当前城市街道品质提升已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街道品质定量分析日显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对街道品质的定量分析,还缺乏物质空间属性量化测度的规范标准。文章对反映街道品质的四个空间特征——街道形态、街道功能、城市交通、人行环境,设计4个一级品质指标,包含了24个二级品质指标层,并对其进行释义,进而对每个指标物质空间属性的量化测度进行说明,提出了计量操作标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秋梅  
介绍了城市街道家具的分类和种类。阐述了城市街道家具的功能与属性、城市街道家具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城市街道家具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共生系统;城市街道家具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人文底蕴的载体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佳  吴雪飞  
城市高密度化的背景下,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使得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而与此同时,传统绿地系统规划重"量"轻"质"的规划模式,只关注总量分配而忽略具体配置的规划思维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持续下降,供需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针对这一现象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结构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6种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供需评估模型,以联系宏观和微观的中间规划层——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将城市居民实际需求与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数量和类型之间建立联系,以期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GI调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天莲  
街道空间是居民公共生活的载体。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融化了原本存在于各个独立专业领域之间的壁垒,赋予传统街道空间的感知与设计更多的可能性。研究建立街道地域化特征评价指标模型,以香港尖沙咀片区为例,将城市街道的地域化特征以多个元变量来定义,并以变量的增减与权重变化来量化城市街道风貌特征。借助语义分割、seaborn等数字化工具定量分析城市在历史进程中地域化风格组成与变迁特征,并通过代入相关假设来对未来的城市风貌变化做出预测。利用生成式AI工具批量学习历史与当下建筑风格,通过调整AI模型的权重实现多个元风格的融合与迁移,并以此来达到对未来城市地域化风貌的假设与预测。AIGC技术在街道风貌生成的应用可帮助使用者设计和评估城市街道设计方案,为街道空间和建筑形态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光  
争创首富街道李晓光街道应该不应该富起来?让不让街道富起来?街道有没有能力富起来?这是首先要回答的几个问题。我认为街道应该富起来。在传统的城市管理的观念中,街道不是城市物质生产的一个重场所。但是,由于居民生活多样性需要,促使街道不断滋生出便民利民的小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