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3)
- 2023(8627)
- 2022(6599)
- 2021(5426)
- 2020(4158)
- 2019(9321)
- 2018(8782)
- 2017(17208)
- 2016(8937)
- 2015(10150)
- 2014(10230)
- 2013(10342)
- 2012(9930)
- 2011(9369)
- 2010(9689)
- 2009(9015)
- 2008(8540)
- 2007(7820)
- 2006(7381)
- 2005(6822)
- 学科
- 济(73833)
- 经济(73796)
- 管理(25230)
- 方法(22348)
- 数学(20580)
- 数学方法(20507)
- 业(19598)
- 地方(18639)
- 中国(17205)
- 企(14428)
- 企业(14428)
- 业经(14271)
- 地方经济(12633)
- 农(11088)
- 学(10729)
- 产业(10604)
- 信息(9411)
- 环境(9381)
- 总论(9283)
- 融(9177)
- 金融(9177)
- 信息产业(8779)
- 发(8034)
- 制(7932)
- 银(7920)
- 银行(7904)
- 行(7747)
- 贸(7736)
- 贸易(7729)
- 财(7655)
- 机构
- 大学(151606)
- 学院(150102)
- 济(78720)
- 经济(77235)
- 研究(56641)
- 管理(56446)
- 理学(48080)
- 理学院(47466)
- 管理学(46898)
- 管理学院(46574)
- 中国(42690)
- 财(31878)
- 京(31754)
- 科学(30580)
- 所(27637)
- 经济学(26734)
- 财经(25842)
- 中心(24834)
- 研究所(24758)
- 经济学院(23815)
- 经(23499)
- 江(22176)
- 农(21696)
- 北京(19959)
- 院(19908)
- 业大(19389)
- 财经大学(19215)
- 范(18911)
- 师范(18767)
- 州(17400)
- 基金
- 项目(96195)
- 科学(77392)
- 基金(72776)
- 研究(69012)
- 家(62919)
- 国家(62462)
- 科学基金(54463)
- 社会(49344)
- 社会科(47155)
- 社会科学(47138)
- 基金项目(38194)
- 省(35592)
- 自然(32793)
- 自然科(32090)
- 自然科学(32084)
- 自然科学基金(31517)
- 教育(29707)
- 划(29679)
- 资助(28941)
- 编号(25599)
- 发(22228)
- 国家社会(22038)
- 重点(21237)
- 部(21203)
- 成果(20086)
- 创(19148)
- 教育部(18742)
- 发展(18652)
- 人文(18456)
- 展(18428)
共检索到23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闫中晓 吴祯
市场失灵和行政性因素都会导致要素市场扭曲,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弥补市场失灵改善要素市场扭曲,但要素在高行政级别城市的过度集聚会破坏数字经济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的机制。采用2011—2019年27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主要源自对劳动要素市场扭曲的加剧,且劳动力集聚程度越高加剧效应越强;在低行政级别城市中,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影响主要源自对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改善。对于流动性较强和数字经济渗透度较高的资本要素,数字经济的市场扭曲改善效应较大(在低行政级别城市中),而要素过度集聚对数字经济改善市场扭曲机制的破坏较弱(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因此,应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要素流动壁垒,以完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促进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从高级别城市向低级别城市的自由流动,以推进劳动数字化智能化增强数字经济对劳动要素的渗透度,进而有效改善要素市场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子欣 惠宁 付文宇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且该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的改善作用优于东部地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企业间竞争水平来对要素市场扭曲产生积极影响;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作用存在非线性特征,在财政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下该作用呈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在城乡经济一体化约束下呈边际效应递增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汉 宋增基
本文以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作为衡量其政治资本的重要指标,同时将国有企业所处城市的行政级别视为影响其经济资源获取能力的关键因素,使用2013—2019年沪深两市国有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和所处城市行政级别对其经济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拥有的政治资本越强,便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国有企业所处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也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根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将企业分类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所处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越有利于其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而国有企业自身政治资本的作用有限;对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而言,企业自身的行政级别越高,越有利于其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而国有企业所处城市行政级别的作用有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鹏 杨洋
本文采用影子成本模型,从要素、时间和地区三个维度考察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状态,并分析了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时变趋势与地区差异。结果发现:(1)劳动力、能源两种要素与资本之间存在相对价格扭曲和配置扭曲,且在研究期间均经历了方向上的逆转,劳动力和能源相对资本的价格由偏高转为偏低,投入由过剩转为不足。(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要素市场扭曲具有明显差异,表明要素市场存在严重的地区分割。(3)要素的价格扭曲和非效率配置,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制约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改进。改善配置效率,进而提升经济效率,必须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要素市场扭曲,这就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减少行政管制造成的扭曲,加快要素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再齐 钟世川 李震
文章通过构建测算要素价格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劳动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利用1978-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并且各省份资本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大部分省份的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大于劳动,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越便宜,这些省份的要素价格扭曲系数越小。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人口正增速时,要素价格扭曲、地区劳动报酬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地区技术路径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卿 朱少英 吴海燕
贸易顺差逐步上升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负面效应,而经济外部失衡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亟须解决的焦点课题。本文首先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等内容进行阐述,其中包括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其次,从资本形成率、贸易顺差、最终消费率三个角度衡量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三个方面开展定量分析,结论证明与定性分析基本吻合,当市场扭曲程度较大时,投资率与贸易顺差会增高,同时消费率也会大大降低。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扩大内需和强化舆论引导促使政府转型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经济外部失衡局面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希
文章研究了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失衡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实现研究目标,建立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生产要素价格的绝对和相对扭曲程度。继而建立VAR模型,考察各内生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研究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和宏观经济失衡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互动关系。应从调整供给结构、增加政府民生支出、改革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提高生产效率等多方面着手,实现宏观经济再平衡。
关键词:
扭曲 失衡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VAR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国根 赵春艳
选取我国36个重点城市入境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行政等级背景影响下,构建城市行政级别、入境旅游发展及经济增长三元机理模型,并结合旅游流等相关理论,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及其演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其入境旅游流流量基本就越大,流质指数基本就越高;在入境旅游规模和效益两个维度下,大规模、高效益旅游流基本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而绝大多数普通省会城市旅游流则为小规模、低效益;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越大。
关键词:
行政等级 旅游流 入境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玉
针对要素市场扭曲背景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动能的不足,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在缓解要素市场扭曲并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证实:要素市场扭曲背景下,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缓解金融、人才、技术三类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大企业样本中,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据此,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关注要素市场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流动、重组和重构;根据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柔性化创建组织情景体系。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市场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乾 付德申 陈嘉浩
文章在对城市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效率关系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5-2016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城市行政级别对城市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级别越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受到城市级别的影响;城市规模的二次项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效率存在倒"U"型的关系;城市"级别—规模"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生产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因此,我国要合理规划、引导城市朝最优规模发展;规范不同级别城市的权限,减少过度的政策干预;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地区间互联互通建设等。
关键词:
城市行政级别 城市规模 城市生产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豆建民 季永宝
经济新常态下,矫正要素配置扭曲,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重中之重。选取1998-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方法回归得出,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延续性;同时,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对前期偏向走势的内在继承性;进一步分指标检验也得出上述结论,验证了其稳健性。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扭曲要素价格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目前在西部部分地区仍有一定作用空间,但已不适合东、中部地区。最后,要素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在梳理要素市场扭曲、引进外资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者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交叉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从区域异质性和非线性视角探讨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以及引进外资在其中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会显著抑制地区经济集约化发展;引进外资对要素市场起到了"修复作用",抑制了要素市场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扭曲,但这一"修复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外资的"修复作用"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其引进力度存在适宜区间,只有当流入规模处于这一区间时,引进外资的"修复作用"才会充分体现出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耿献辉 伍茜蓉 赵文
本文测算了我国1998-2017年间由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将总体损失分别分解为省内与省际要素市场扭曲、各类要素市场扭曲。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当要素配置达到效率最优水平时,总体经济效率平均将提升88.12%。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呈现出先下降,至金融危机后显著加重的趋势,这种逆转趋势主要归因于省际劳动与土地要素错配程度的增加,省内要素市场错配造成的扭曲效应则保持相当稳定。从具体要素市场来看,改善资本、劳动、土地配置分别可使经济效率平均提升9.93%、16.55%、15.55%。短期内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削弱市场垄断势力是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重要渠道;长期策略中,增加地区建设投资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要素市场 经济效率 扭曲分解 影响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岩威 李禹陶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本要素市场。本文基于2004—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且相较于资本配置过度,资本配置不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大;资本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通过自主创新渠道的抑制作用大于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渠道。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鹏 秦艳辉
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之一,但是经济增长红利及国际贸易带来的收益却存在地区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国内这种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各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市行政级别和产业集聚的视角来看待国内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城市行政级别作为政府干预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作用极少被关注,本文认为城市行政级别和产业集聚能够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会受到城市行政级别的间接影响,希望通过对三者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
城市行政级别 产业集聚 外商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