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7)
- 2023(11904)
- 2022(10154)
- 2021(9319)
- 2020(7599)
- 2019(17536)
- 2018(17444)
- 2017(34533)
- 2016(18354)
- 2015(20714)
- 2014(20878)
- 2013(21110)
- 2012(20360)
- 2011(18703)
- 2010(19299)
- 2009(18217)
- 2008(17617)
- 2007(15708)
- 2006(14798)
- 2005(13833)
- 学科
- 济(102383)
- 经济(102287)
- 管理(46877)
- 业(43454)
- 方法(32352)
- 中国(31310)
- 企(30770)
- 企业(30770)
- 地方(29487)
- 数学(27515)
- 数学方法(27360)
- 农(25627)
- 业经(20332)
- 农业(17898)
- 学(17826)
- 财(17170)
- 制(17035)
- 地方经济(16703)
- 贸(15468)
- 贸易(15451)
- 银(15314)
- 银行(15289)
- 行(14890)
- 融(14845)
- 金融(14843)
- 易(14791)
- 发(14694)
- 环境(14451)
- 和(12246)
- 理论(12154)
- 机构
- 学院(274058)
- 大学(273326)
- 济(123894)
- 经济(121223)
- 研究(103150)
- 管理(98609)
- 理学(82424)
- 理学院(81264)
- 管理学(80120)
- 中国(79657)
- 管理学院(79561)
- 京(60448)
- 科学(59579)
- 财(57876)
- 所(52415)
- 研究所(46617)
- 中心(45193)
- 财经(44458)
- 江(43397)
- 农(42005)
- 范(40228)
- 经(39997)
- 师范(39928)
- 北京(39559)
- 经济学(39015)
- 院(37080)
- 州(35128)
- 业大(34927)
- 经济学院(34744)
- 师范大学(32467)
- 基金
- 项目(165852)
- 科学(130408)
- 研究(125051)
- 基金(118626)
- 家(102165)
- 国家(101244)
- 科学基金(85624)
- 社会(81490)
- 社会科(77149)
- 社会科学(77133)
- 省(64441)
- 基金项目(63173)
- 教育(55461)
- 划(54136)
- 自然(51635)
- 编号(50338)
- 自然科(50275)
- 自然科学(50262)
- 自然科学基金(49324)
- 资助(48454)
- 发(42480)
- 成果(41944)
- 重点(37271)
- 部(36558)
- 课题(36302)
- 发展(35043)
- 展(34506)
- 国家社会(33587)
- 创(33224)
- 教育部(31415)
- 期刊
- 济(156159)
- 经济(156159)
- 研究(94844)
- 中国(59334)
- 财(42126)
- 农(39150)
- 管理(38009)
- 科学(36937)
- 学报(35769)
- 融(30306)
- 金融(30306)
- 教育(28587)
- 大学(27488)
- 农业(26432)
- 学学(25601)
- 经济研究(25481)
- 业经(24650)
- 技术(23376)
- 财经(22532)
- 问题(22311)
- 经(19630)
- 贸(16313)
- 技术经济(14745)
- 国际(14292)
- 发(13962)
- 商业(13920)
- 世界(13779)
- 现代(13634)
- 资源(13545)
- 业(13487)
共检索到446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国根 赵春艳
选取我国36个重点城市入境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行政等级背景影响下,构建城市行政级别、入境旅游发展及经济增长三元机理模型,并结合旅游流等相关理论,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及其演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其入境旅游流流量基本就越大,流质指数基本就越高;在入境旅游规模和效益两个维度下,大规模、高效益旅游流基本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而绝大多数普通省会城市旅游流则为小规模、低效益;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越大。
关键词:
行政等级 旅游流 入境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毓 孙根年
在梳理"行政级别—城市规模—旅游发展"三元关系基础上,提出"行政级别—城市规模—旅游发展"关系假设模型、数理等级分布模型以及"城市规模—旅游成长"二维演进模型,将城市综合规模与旅游成长水平划分成Ⅰ~Ⅳ种基本象限类。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行政级别关系城市入境旅游为例,系统搜集1994—2014年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模型与测量模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结构中,行政级别越高,城市规模指数与响应系数越大,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城市行政级别背景下,城市综合规模与旅游水平梯度等级结构明显,本区省会及以上城市受政府倾向度会加速偏转;3"城市规模—旅游成长"二维演进过程中,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分布在Ⅰ类象限区,地级市及以下城市一般分布在Ⅲ类象限区;4城市分布的四类基本象限,伴随时间因素,存在转换与演变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关于入境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研究多认为是经济增长推动了入境旅游的发展,类似结论与国外相关研究有较大差异。在时间序列分析框架下,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文献探讨了该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实证研究发现,在扩大信息集和样本容量后,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计总分析及其效应分解分析均表明,国内先前的相关研究结论可能需要商榷。在计总效应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选择的优先次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麒麟
城市行政级别是政府行政干预的产物之一,本文使用中国285个地市级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城市行政级别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到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在金融对服务业的影响机制中,我们重点考察了城市行政级别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果表明,金融对服务业的作用受到城市行政级别的影响,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则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稳健性分析表明,以正部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城市行政级别越高,金融的促进作用越大;以副部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城市行政级别越高,金融的促进作用越小。暗含的寓意是,城市行政级别中隐含的官员政治联系可能会对经济有帮助。同时本文认为,城市行政级别其实是内生于市场中的,建议在级别设定时更...
关键词:
城市行政级别 金融 贷款规模 服务业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闫中晓 吴祯
市场失灵和行政性因素都会导致要素市场扭曲,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弥补市场失灵改善要素市场扭曲,但要素在高行政级别城市的过度集聚会破坏数字经济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的机制。采用2011—2019年27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主要源自对劳动要素市场扭曲的加剧,且劳动力集聚程度越高加剧效应越强;在低行政级别城市中,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影响主要源自对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改善。对于流动性较强和数字经济渗透度较高的资本要素,数字经济的市场扭曲改善效应较大(在低行政级别城市中),而要素过度集聚对数字经济改善市场扭曲机制的破坏较弱(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因此,应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要素流动壁垒,以完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促进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从高级别城市向低级别城市的自由流动,以推进劳动数字化智能化增强数字经济对劳动要素的渗透度,进而有效改善要素市场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世兵
入境旅游不仅给一个国家带来外汇收入,更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首先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采集湖南省1999—2011年近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选取入境旅游收入与GDP两个基础指标,结合所建构模型,对湖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就推进湖南省入境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经济发展 湖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伟力 安莉
文章使用最新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变量的弱外生性分析,对我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外汇收入、真实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名义汇率四者之间存在惟一协整关系,真实国内生产总值是关于协整参数的弱外生变量,而旅游外汇收入是内生变量即经济增长是入境旅游发展的长期原因,进而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国际旅游发展的假说;消费者价格指数和汇率与入境旅游发展之间在短期和长期均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汉 宋增基
本文以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作为衡量其政治资本的重要指标,同时将国有企业所处城市的行政级别视为影响其经济资源获取能力的关键因素,使用2013—2019年沪深两市国有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和所处城市行政级别对其经济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拥有的政治资本越强,便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国有企业所处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也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根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将企业分类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所处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越有利于其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而国有企业自身政治资本的作用有限;对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而言,企业自身的行政级别越高,越有利于其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而国有企业所处城市行政级别的作用有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庞丽 王铮 刘清春
文章分析了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考察入境旅游和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东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类似地,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增长是其第三产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和相应区域第三产业的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在区域层面上,只有少数区域支持入境旅游是区域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它们是东部地区的北京、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海南和广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峰
文章利用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很好地揭示了中国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规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锋 王优容 王云亭 陈俊华
城市行政等级是政府行政干预的产物,不同行政等级城市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制度安排、管理权限等资源不同,导致了城市规模的大小及增长速度与其行政等级高低密切相关。基于城市行政等级而建设和发展的开发区为研究城市行政等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根据2004—2014年我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按照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一般省会城市及一般地级市三个层级划分城市等级,分析行政等级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城市的行政等级越高,拥有的开发区资源越多,人均GDP增长越快。也就是说,城市行政等级通
关键词:
行政等级 城市经济增长 开发区 资源配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红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而科技创新则是实现三者的重要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基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公开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熵值法,进行我国19个重点城市2017—2019年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考察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和互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各重点城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稳步提升,但城市间发展差异明显;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同步性,但整体良性耦合协调程度有待提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鲍海君 郭奚晨 蔡鑫羽 郭洋 詹鹏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低碳建设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提升城市生产效率可以从源头帮助城市降低碳排放,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文章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基础上引入结果(Outcome)环节,构建了包含规划、实施、检查、结果、反馈(PDCOA)的全过程管理框架,形成城市低碳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比了我国36个重点城市的生产效率水平,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在低碳建设中的生产效率水平整体较低,得分均值为51.74分(总分为100分)。从环节视角分析,实施环节得分最高,反馈环节得分最低。从区域视角分析,短板环节与城市定位及类型相关联,建议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应针对不同城市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文章旨在从全过程管理视角出发,评价城市在低碳建设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水平,为我国低碳城市的高效建设提供新视角,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乾 付德申 陈嘉浩
文章在对城市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效率关系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5-2016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城市行政级别对城市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级别越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受到城市级别的影响;城市规模的二次项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效率存在倒"U"型的关系;城市"级别—规模"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生产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因此,我国要合理规划、引导城市朝最优规模发展;规范不同级别城市的权限,减少过度的政策干预;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地区间互联互通建设等。
关键词:
城市行政级别 城市规模 城市生产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渊 于凡
文化资源、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是评价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有效指标,对耦合协调水平的定量测度不仅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当下中国文旅融合现状,而且对促进文化、旅游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构建了包含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中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为例,对2009—2019年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50个重点旅游城市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二,大多数城市的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呈现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的特点,不利于地区均衡发展。第三,2009—2019年,虽然大多数城市协调等级较低,但是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