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5)
- 2023(8177)
- 2022(6917)
- 2021(6383)
- 2020(5158)
- 2019(11235)
- 2018(10957)
- 2017(20659)
- 2016(11307)
- 2015(11917)
- 2014(11387)
- 2013(10933)
- 2012(9744)
- 2011(8760)
- 2010(9027)
- 2009(8467)
- 2008(8061)
- 2007(7012)
- 2006(6248)
- 2005(5695)
- 学科
- 济(40761)
- 经济(40703)
- 管理(29730)
- 业(25812)
- 企(20607)
- 企业(20607)
- 中国(15447)
- 方法(15013)
- 数学(12952)
- 数学方法(12738)
- 农(11043)
- 地方(10967)
- 财(10449)
- 学(9649)
- 制(8840)
- 业经(8785)
- 银(7395)
- 银行(7388)
- 农业(7269)
- 理论(7185)
- 环境(7088)
- 行(7086)
- 城市(7037)
- 贸(6790)
- 贸易(6783)
- 融(6635)
- 金融(6633)
- 易(6481)
- 务(6348)
- 财务(6330)
- 机构
- 学院(148546)
- 大学(146933)
- 济(55603)
- 经济(54003)
- 管理(52885)
- 研究(51166)
- 理学(45209)
- 理学院(44542)
- 管理学(43585)
- 管理学院(43293)
- 中国(37875)
- 科学(32781)
- 京(31180)
- 财(27453)
- 所(25089)
- 中心(24255)
- 农(24041)
- 江(23758)
- 研究所(22739)
- 范(21927)
- 财经(21714)
- 师范(21693)
- 业大(21410)
- 经(19655)
- 州(19562)
- 院(19227)
- 农业(18931)
- 北京(18898)
- 师范大学(17441)
- 经济学(17404)
- 基金
- 项目(102563)
- 科学(81688)
- 基金(75179)
- 研究(72941)
- 家(66265)
- 国家(65743)
- 科学基金(57015)
- 社会(47699)
- 社会科(45296)
- 社会科学(45287)
- 省(40445)
- 基金项目(39954)
- 自然(37422)
- 自然科(36681)
- 自然科学(36671)
- 自然科学基金(35969)
- 划(34469)
- 教育(33931)
- 资助(29615)
- 编号(28945)
- 重点(23356)
- 成果(23009)
- 发(22174)
- 部(21635)
- 创(21344)
- 课题(20731)
- 国家社会(20067)
- 创新(20010)
- 科研(19651)
- 性(19479)
共检索到22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蕾 朱喜钢
对国内外城市蔓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市蔓延对街道空间包容性的影响。在城市蔓延语境下提出街道空间包容性的建设对于延长街道生命周期、减小街道空间泛视觉化、控制"弱势心理"蔓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提出街道空间包容性建设的建议:调整街道尺度、增加街景设施、提高街道柔度。
关键词:
城市蔓延 街道空间 包容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三百 万广华
本文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测算了居民福利及其不均等程度,并且检验了城市蔓延对居民福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就居民平均福利水平而言,农村地区显著高于老城区和城郊,而老城区和城郊之间的平均福利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就福利差异而言,城市三类空间中不均等程度最高的是城郊,老城区次之,农村最低。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居民福利模型,发现城市蔓延与居民福利的关系在农村和老城区呈U型,在城郊则为"倒U"型。因此,城市蔓延对三类空间居民福利的影响,更多情况下体现为使城郊和非城郊居民之间的福利此消彼长。
关键词:
可行能力 城市蔓延 空间异质性 福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兰肖雄 刘盛和 胡章
对国内外城市蔓延概念的界定研究进行综述,归纳了近50年来城市蔓延界定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分析发现,多数界定在关注城市蔓延现象本身特征的同时往往包含蔓延的成因与影响后果,进而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西方蔓延界定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结合我国与西方城市蔓延的比较与分析,总结我国城市蔓延的界定标准与核心内容,提出应遵循界定对象明确、严格区分蔓延现象本身与影响后果、特征明晰并易于度量及充分考虑我国蔓延特殊性4个标准。从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形态、用地强度与使用功能、用地的扩张速度3个方面选择核心特征对蔓延进行界定,有助于区分城市内部扩张的合理扩展与蔓延区域,并为蔓延影响与对策等其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衔春 牛煜虹 龙迪 胡国华
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设计角度,通过社区活力更新力图抑制城市蔓延。近些年,我国滥用新城市主义理论、机械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城市主义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强调现阶段我国新城市主义实践背景与西方国家内在差异,包括城市蔓延动因、社区紧凑度、中心与蔓延区关系、社区思想文化及交通发展阶段五方面,并针对我国践行新城市主义中出现的机械照搬设计原理、盲目复制地方文脉造成文化根基丢失、刻意模仿致宜居性丧失等问题,提出建设中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规划原则及实施途径,包括城市道路及通勤交通公正原则、社区资源共享原则、社区公共空间可达原则、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原则以及社区场所文化可持续原则五项内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桐庆 朱喜钢
在中西方城市空间中,街道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包含公共交往与通道功能,是城市不同职能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域。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市街道空间面临环境质量低下、机动车泛滥、缺乏安全感甚至是名存实亡的严峻形式。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的学习比较,认为道路建设标准单一,机械城市主义思想、经济利益驱动、城市人口、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以及虚拟网络的冲击是街道空间衰落的主要原因,并引入人性化道路标准和共享街道的理念,探索解决我国城市道路现状问题,建设良好街道空间的途径。
关键词:
街道空间 道路标准 人性化 共享街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2013年3月1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三位政协委员分别以摩托车、地铁、汽车三种不同交通方式,从宣武门出发到终点前门,进行速度大比拼,结果,摩托车、地铁和汽车分别以10分钟、16分钟和27分钟到达终点。武汉市2004—2012年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武汉市城区内的平均车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许多城市先后采取限行、限购、限号等措施,但是,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常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城市交通怎么了?是投资不足吗?是马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峰群 席岳婷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蔓延也在加速。当彰显城市特色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今发展的大趋势时,中国城市化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城市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必将迈出崭新的一步。本文以西安城市空间蔓延实例分析入手,在城市地域蔓延的一般规律和驱动力演化基础上,通过对西安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现状发展结构及历次规划理念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西安城市地域扩展中文化基因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围绕城市文化基因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寻求城市空间扩展和文化精神内涵高度和谐的规划理念和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郑小平
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出现了城市蔓延现象。在日本,城市蔓延一般是指缺少公共服务地、向邻近非城市区域弥漫式扩展,这种开发模式是地方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对发展的企业、土地持有者和中央政府等做出让步的结果,并产生了高额社会成本、财政成本和土地成本。虽然日本城市规划者将土地重整视为城市规划之母和抑制城市蔓延的有效手段,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最近日本政府提出建设紧凑城市的政策,旨在降低小汽车依赖性和重新繁荣市中心以应对不断减少的人口和快速老龄化。
关键词:
城市蔓延 日本 土地重整 紧凑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和涛 田玲玲 田野 罗静 朱丽霞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城市蔓延问题对科学认识与引导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利用RS和GIS技术,从蔓延指数、紧凑度、蛙跳指数、分形维度、SBC指数、几何重心、雷达图等方面分析1990—2010年间武汉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借助于人口密度梯度和船头波方法分析武汉市城市建成区与人口蔓延的空间协调性。研究发现:武汉市存在严重的城市蔓延,在蔓延形态上表现为土地利用破碎度整体较高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蔓延方向上以西南方为主。与此同时武汉市人口增长仍然集中在主城区而非城市边缘地区,人口增长与建成区增长在空间上互相分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治措施。
关键词:
城市蔓延 空间 密度梯度 船头波 武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李新华
文章借助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蔓延指数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现状。并从政府政策制度、经济、人口和工业发展等方面探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户籍制度对城市蔓延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是形成人口低密度、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的主要原因,土地供给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及工业发展也对城市空间无序的蔓延式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广君 朱超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广君 朱超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建红 莫悠 朱雪梅 谢涤湘
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资本积累的时间加速和空间范域的缩短,使得城市资本生产与再生产呈现出以横向扩张与纵向积累为主的空间蔓延状态,如何进行蔓延治理是有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因应空间正义发展的诉求,提出以时间转换和空间重组进行蔓延控制的理论探索、蔓延调整的规划措施及蔓延治理的政策保障分析,认为从时空修复角度调整空间秩序是进行蔓延治理的有效途径。指出在我国城乡转型发展和多种矛盾并存的社会状况下,以空间正义引领城市空间生产、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完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是治理城市无序蔓延和引导城市走向公平发展的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桑柔 冯健
在数字技术成为城市治理新范式的背景下,如何营造具有数字包容性的空间并促进技术弱势群体的赋权成为一项关键议题。论文基于赋权的视角,以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质性方法探究空间数字包容性的现状与数字资本的赋权作用。研究发现,人们对城市的空间感知发生了转变,线上与线下空间成为一个交融的连续体,线上空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渗透进入线下空间。数字包容或排斥性导致人们进行“触网”或“断连”的空间选择,数字资本的提升能在福利、资源获取、意识、参与、控制这5个层次上促进技术弱势群体的赋权。论文进而提出数字包容性空间营造的逻辑与行动框架,应通过减少障碍因素来提高数字化迁移的自由程度,使“线下—线上”空间成为“包容的连通体”,并在非正式与正式环境、个体与制度的多种维度上共同采取行动,以发挥技术的赋权作用。论文丰富了数字地理学的实证研究成果,为提升中国城市规划与治理中的数字包容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赋权 数字包容性 数字资本 老年女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涂健
城市街道作为一个城市中常见的元素,是城市中公共空间、交通空间和许多社会功能的综合体。本文通过对城市街道在城市空间中的特性进行界定,分析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所包含的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构成要素。并且针对城市街道与沿街建筑的视觉关系、城市街道的活力营造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优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街道 公共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