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2)
2023(3768)
2022(2912)
2021(2439)
2020(1747)
2019(3994)
2018(3639)
2017(6292)
2016(3384)
2015(3645)
2014(3685)
2013(3889)
2012(3575)
2011(3285)
2010(3240)
2009(2934)
2008(2685)
2007(2292)
2006(2077)
2005(1711)
作者
(10233)
(8725)
(8541)
(8126)
(5571)
(4161)
(3800)
(3428)
(3269)
(3072)
(3004)
(2953)
(2774)
(2652)
(2598)
(2548)
(2540)
(2515)
(2482)
(2290)
(2078)
(2064)
(1995)
(1966)
(1942)
(1898)
(1804)
(1791)
(1782)
(1770)
学科
(21469)
经济(21451)
(10414)
中国(9678)
农业(8287)
地方(8003)
(7809)
收入(7740)
管理(6970)
方法(6372)
(6344)
城市(6112)
数学(5966)
数学方法(5934)
业经(5889)
(5177)
国民(4502)
城市经济(4439)
国民收入(4283)
农业经济(4178)
(4151)
财富(4151)
发展(4084)
(4082)
环境(3015)
(2832)
企业(2832)
地方经济(2787)
建设(2744)
分配(2743)
机构
学院(53701)
大学(52940)
(24147)
经济(23486)
研究(20029)
管理(19455)
理学(17172)
理学院(16858)
管理学(16569)
管理学院(16448)
中国(13173)
科学(12312)
(11569)
(10008)
(9276)
(8628)
经济学(8616)
师范(8591)
研究所(8489)
(8461)
中心(8447)
财经(7979)
经济学院(7858)
(7563)
(7527)
业大(7353)
(7325)
师范大学(7148)
北京(6844)
(6267)
基金
项目(40085)
科学(32950)
基金(30706)
研究(28381)
(26819)
国家(26591)
科学基金(23575)
社会(21285)
社会科(20194)
社会科学(20189)
基金项目(16765)
(14968)
自然(14158)
自然科(13902)
自然科学(13900)
自然科学基金(13618)
(12537)
教育(11546)
资助(11209)
编号(10195)
国家社会(9762)
(9510)
重点(8798)
(8300)
发展(8014)
(7932)
(7688)
成果(7497)
人文(7339)
课题(7277)
期刊
(28089)
经济(28089)
研究(17341)
(9979)
中国(8696)
科学(8630)
学报(7358)
城市(6942)
农业(6929)
(6271)
大学(6067)
学学(5967)
问题(5716)
管理(5504)
业经(5314)
(4646)
经济研究(4239)
财经(3746)
地理(3728)
现代(3357)
(3334)
资源(3244)
技术(3131)
发展(3028)
(3028)
(3009)
农业经济(2911)
统计(2888)
社会(2654)
经济地理(2597)
共检索到75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城市蔓延的社会福利效应逐渐成为热点研究话题。基于我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等多种回归估计方法,分别从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收入泰尔指数这两个层面考察了城市蔓延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并探讨了城市蔓延与地理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蔓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先扬后抑的倒U型特征;制造业地理集聚则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城市蔓延与地理集聚的交互效应显示,城市蔓延削弱了地理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作用。最后,城市蔓延及其与地理集聚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最终能够为我们从城市结构视角构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体系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家庭  马洪福  姜铭烽  臧家新  
探究城市空间的低密度蔓延通过土地资源错配路径对集聚经济的影响,对于厘清城市蔓延以及土地错配症结的所在和未来集聚经济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以全国228个地级市为样本,本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蔓延通过土地资源错配路径对集聚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城市蔓延对集聚经济存在负外部效应,城市蔓延导致城市边界的大规模扩张,城市的经济密度下降,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突显,弱化了集聚效应,从而抑制集聚经济;(2)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蔓延影响集聚经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城市蔓延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错配,大规模占用耕地,造成土地闲置和土地利用低效,且土地资源的错配会影响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进而抑制集聚经济,降低城市生产率;(3)集聚经济受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密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未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要转换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制度供给,优化土地的配置效率,纠正土地资源错配,进而降低城市蔓延对集聚经济的负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陈扬科  陆思桦  
水平的蔓延和立体的多中心集聚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两种形态,它们如何影响城市生产率,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化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现有文献仅停留在分析城市蔓延对生产率的影响,并认为蔓延不利于生产率提高。本文认为,现代城市扩张不是过去那种单一住宅部门围绕市中心向外水平蔓延的模式,而是呈多中心集聚的模式,如服务业集聚于市中心而制造业集聚于外围次中心,并通过空间结构优化,在不显著增加通勤成本的同时,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有利于生产率提高。本文运用1997—2013年中国286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蔓延对城市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不一定是负面影响;多中心集聚显著提高城市生产率,主要源自制造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武  吴国兵  朱荃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城市生产函数中引入集聚空间外部性,利用均衡模型推导出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程,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与内在机理,认为伴随城市产业集聚规模效益的变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轨迹呈现倒U型的阶段性特征。随后基于模型方程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等因素通过影响本省区城乡差距,进一步将作用传递和迭加到相邻省区城乡差距之上;(2)城市产业集聚过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目前尚处于极化效应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加速城市产业集聚扩大了城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武  陈望远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把中间产品投入和产业集聚外部性分别引入农村和城市部门生产函数,通过模型推导出均衡条件下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的城乡收入差距决定因素的方程,并在方程中纳入空间相关因素,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省区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集聚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邻省区间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的相互影响,产业集聚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对相邻省区间城乡差距的影响具有传递性和迭加性。(2)非农产业的空间产出密度和集聚规模指数、人力资本比度量的城乡全要素生产率比、城乡资本投入比、农村中间产品投入价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彤晖  
以中国199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面板门槛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流通产业集聚、地区经济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流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具有典型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流通产业集聚抑制地区经济效率提升,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后,流通产业集聚开始对地区经济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第二,流通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动态关联。第三,地区经济效率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且在流通产业聚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与经济集聚和政府干预的现实背景相关。以政府干预为中介变量,系统分析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的经济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首先提出待检验的研究假说,进而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设定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机制主导的经济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的经济集聚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干预下的经济集聚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研究还表明:非农就业、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分别在企业集聚、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政府干预下的非农就业、技术进步和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不能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宝贵  何炼成  
本文从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视角研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认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其实就是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单向流动的过程,并且中国城市居民的产权是完整的,而农村居民的产权是不完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导致城乡交易成本、生产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要素集聚还使得城市居民的资产增殖,而农村居民的资产无法增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要素集聚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还会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通过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予以实证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郑小平  
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出现了城市蔓延现象。在日本,城市蔓延一般是指缺少公共服务地、向邻近非城市区域弥漫式扩展,这种开发模式是地方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对发展的企业、土地持有者和中央政府等做出让步的结果,并产生了高额社会成本、财政成本和土地成本。虽然日本城市规划者将土地重整视为城市规划之母和抑制城市蔓延的有效手段,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最近日本政府提出建设紧凑城市的政策,旨在降低小汽车依赖性和重新繁荣市中心以应对不断减少的人口和快速老龄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乔昕  
文章利用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商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浙江省商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商业集聚主要通过改善农村居民信息状况、缓解农村居民资金瓶颈、降低农村居民就业门槛三条影响路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成影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福周  唐佳  
本文从流通产业角度出发,阐述了流通产业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并以我国2000-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即城乡收入差距在流通产业集聚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2.425%;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作用受到流通产业集聚双重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集聚程度而言,高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下该负向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娟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东、中、西部两个层面去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7年前,金融集聚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和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方向影响不显著,但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在1978—2013年和1978—1997年两个时间段都会明显地拉大其城乡收入差距。1997年成为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拐点,原因可能是源于1996年的农村金融改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分析中国2006~2012年31个省市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会通过直接效应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显著性影响;银行业集聚、证券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银行业集聚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证券业集聚水平和保险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应提高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规模,促进农村地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降低准入门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黎阳   王雪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并以我国各省2006-202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分析中,验证了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作用。当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达到第二门槛值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当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在两个门槛值之间时,两者没有显著关系。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代彦  袁畅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中国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现象;整体上,产业集聚会缩小本地区及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并且相关影响呈现出长期增强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和行业差异。基于此,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城乡融合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