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3)
- 2023(20513)
- 2022(17342)
- 2021(16234)
- 2020(13615)
- 2019(31512)
- 2018(31074)
- 2017(59840)
- 2016(32302)
- 2015(36446)
- 2014(36189)
- 2013(35714)
- 2012(32445)
- 2011(29225)
- 2010(29177)
- 2009(27275)
- 2008(26954)
- 2007(23684)
- 2006(20848)
- 2005(18792)
- 学科
- 济(136557)
- 经济(136370)
- 业(109505)
- 管理(106132)
- 企(96531)
- 企业(96531)
- 方法(62043)
- 数学(51800)
- 数学方法(51019)
- 财(40209)
- 农(39075)
- 中国(38008)
- 业经(36889)
- 制(29178)
- 务(27220)
- 财务(27129)
- 财务管理(27083)
- 农业(26602)
- 企业财务(25681)
- 贸(24278)
- 贸易(24261)
- 学(24259)
- 地方(24245)
- 理论(23978)
- 易(23619)
- 技术(23134)
- 和(22733)
- 划(21353)
- 体(20918)
- 银(20441)
- 机构
- 学院(461798)
- 大学(461200)
- 济(191820)
- 经济(187895)
- 管理(185561)
- 理学(160266)
- 理学院(158569)
- 管理学(155769)
- 管理学院(154913)
- 研究(152075)
- 中国(117835)
- 京(98631)
- 科学(90832)
- 财(90119)
- 所(74981)
- 农(71879)
- 财经(71734)
- 中心(68642)
- 研究所(67725)
- 江(67369)
- 业大(65632)
- 经(65398)
- 北京(62480)
- 经济学(58324)
- 范(58152)
- 师范(57661)
- 农业(56071)
- 院(55454)
- 州(53897)
- 财经大学(53331)
- 基金
- 项目(309516)
- 科学(246029)
- 研究(227801)
- 基金(227532)
- 家(196909)
- 国家(195278)
- 科学基金(170050)
- 社会(146169)
- 社会科(138647)
- 社会科学(138613)
- 基金项目(119509)
- 省(118563)
- 自然(109904)
- 自然科(107444)
- 自然科学(107420)
- 自然科学基金(105513)
- 教育(104774)
- 划(99554)
- 资助(94415)
- 编号(92022)
- 成果(74018)
- 部(69100)
- 重点(68605)
- 创(65283)
- 发(65042)
- 课题(63021)
- 国家社会(60807)
- 创新(60576)
- 教育部(59925)
- 制(58754)
- 期刊
- 济(210974)
- 经济(210974)
- 研究(139008)
- 中国(88405)
- 管理(72238)
- 财(71966)
- 学报(66402)
- 农(66010)
- 科学(64594)
- 大学(52272)
- 学学(49335)
- 教育(47967)
- 农业(45624)
- 技术(42445)
- 融(40240)
- 金融(40240)
- 财经(35627)
- 业经(34783)
- 经济研究(33780)
- 经(30657)
- 问题(28422)
- 业(25999)
- 技术经济(23976)
- 统计(22217)
- 现代(21699)
- 贸(21237)
- 科技(20769)
- 版(20746)
- 理论(20696)
- 世界(20661)
共检索到683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旭 秦蒙
近年来,城市蔓延的社会福利效应已成为城市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本文首先借助城市一般均衡理论演绎和分析了城市蔓延和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可能存在的影响,随后基于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库等,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动态面板回归法从工资水平视角探讨了城市蔓延的外部效应及其与人口规模所发挥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U型特征和趋势。在区分企业所在城市、所属行业以及生产规模之后,此结果依然稳健。此外,人口规模的扩张能够有效提升工资水平,但城市蔓延削弱了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后,城市蔓延和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协同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最终从工资水平视角为我国城市扩张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
城市蔓延 人口规模 工资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旭 秦蒙 刘修岩
本文将空间外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相结合,以推断城市蔓延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动态影响,并运用Heckman两步法检验和分析了城市蔓延的外部效应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所致市场拥挤的缓解和集聚经济的稀释等正负效应,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U型特征,而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则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进一步将企业按照其所在城市蔓延水平、所处区域、所属行业的特征以及所有制类型划分的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城市蔓延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们了解企业出口活动与当地城市结构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詹宇波 张军 徐伟
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抽样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工资决定因素,并对集体工资议价协议是否对工资决定产生作用给予了特别关注。研究发现: 整体而言,集体工资议价对于工资决定的影响存在所有制方面的差异,在国有企业当中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工会的存在与否对集体工资议价有一定的影响,且对职员的影响大于工人。此外,我们还发现员工的教育水平、培训投入、工作经验和本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工资水平等因素对工资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员工的教育水平对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员工资上,而工作经验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工人工资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安梦丹
中国早已成为"世界工厂",但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却始终低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文章将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进行匹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其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工资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贸易方式来看,参与全球价值链更能够提高一般贸易企业的工资水平;分地区看,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工资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大;分企业所有制看,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外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向作用最强,而对国有企业没有表现出明显影响;分企业规模看,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工资水平影响呈"逆规模"特征,即对大型企业工资的促进作用较小,对小型企业工资的促进作用更大。企业异质性造成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工资水平具有不同的机制。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翁杰
本文在工资决定的租金分享谈判框架下,利用浙江省20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企业盈利能力对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决定效应。研究发现,资本方和劳动方之间存在明显的租金分享机制,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加会导致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的提升;尽管出口贸易没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出口贸易可增强劳动方在租金分享中的谈判能力,最终提升工资水平。最后,本文在租金分享谈判框架下讨论了工资差异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当前的国际贸易模式不会导致工资差异的扩大,但是产业管制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有导致工资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租金分享 产品市场竞争 工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方静
文章基于企业技能结构视角,依据企业出口行为决策与技能构成理论模型建立计量模型,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出口目的地与企业工资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密集度、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占比与企业工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向高收入国家出口显著促进了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出口本身对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因果影响。文章进一步验证了质量升级机制和出口目的地特定服务机制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中成立。
关键词:
出口 出口目的地 高收入国家 工资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锋 杨璐璠 阚苗苗
本文基于"出口中学习"视角分析了工资水平影响企业产品创新二元边际的内在机制,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资水平上涨对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资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产品创新并生产更多的创新产品。进一步考虑投资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属行业后发现,工资水平上涨对内资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作用显著大于外资企业;工资水平上涨促进了大中型企业产品创新二元边际的提升,而对小型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水平上涨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产品创新的扩展边际,提高了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品创新的集约边际。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出口中学习 产品创新 二元边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锋 杨璐璠 阚苗苗
本文基于"出口中学习"视角分析了工资水平影响企业产品创新二元边际的内在机制,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资水平上涨对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资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产品创新并生产更多的创新产品。进一步考虑投资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属行业后发现,工资水平上涨对内资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作用显著大于外资企业;工资水平上涨促进了大中型企业产品创新二元边际的提升,而对小型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水平上涨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产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出口中学习 产品创新 二元边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帅 孙浦阳 张诚
根据马歇尔集聚效应理论,使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个行业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之后,通过引入教育指标,进一步验证集聚对教育的工资回报的影响,这样区分了马歇尔集聚中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外溢对工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教育回报无显著影响,但是却显著提高了本行业的工资水平,体现了马歇尔集聚中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反,制造业集聚会压低本行业工资水平,但却显著提高了该行业教育回报,体现了劳动力市场共享效应。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工资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工资水平 行业比较 地区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卫卫 曾小溪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和门槛模型,考察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异质性和非线性作用。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提升了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但是这种作用在城市职工与农民工之间存在异质性;人口规模扩大更有利于提高城市职工的工资水平,而对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职工工资水平之间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低于最优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增长有正向作用;而少数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已经达到或超过最优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增长没有作用或有负
关键词:
城市人口规模 集聚效应 劳动力工资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胡琼 邱靓
关于工资上涨的经济影响,相对于区域层面对低劳动成本优势的持续关注,面向企业的经验研究至今不多。本文从价格直接效应、雇佣规模效应、结构替代效应三方面分解工资水平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传导路径,运用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形成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模拟各路径上的实际影响。研究认为:工资作为劳动要素的价格,直接成本效应是普遍而显著的,但当前工资水平尚未对企业雇佣规模构成广泛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显著影响着企业是否能以资本和技术等替代劳动,形成结构替代效应化解直接成本压力。面向未来工资继续上涨的必然趋势,政府应着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以改善劳动供给,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以提升劳动要素效率。
关键词:
工资水平 人工成本 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含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通过将区域产品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构建包含企业集聚变量在内的工资方程,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在中国省域层面较为显著,地区工资水平对企业集聚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东部地区更大,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水平在我国省域间的趋异。
关键词:
企业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云航 刘文忻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就民营制造业中企业规模对工人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工资效应在民营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工人工资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同时发现,工人素质假说和劳动生产率假说对于该效应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主要通过工人素质、资本密集度、技术水平以及工会组建率等因素间接作用于工人工资。
关键词:
企业规模—工资效应 工人素质 劳动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