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7)
- 2023(15312)
- 2022(13411)
- 2021(12438)
- 2020(10542)
- 2019(24402)
- 2018(24212)
- 2017(47489)
- 2016(25462)
- 2015(28772)
- 2014(28545)
- 2013(27991)
- 2012(25663)
- 2011(23098)
- 2010(22981)
- 2009(20889)
- 2008(20268)
- 2007(17404)
- 2006(15293)
- 2005(12979)
- 学科
- 济(102993)
- 经济(102874)
- 管理(73962)
- 业(69044)
- 企(56325)
- 企业(56325)
- 方法(51892)
- 数学(46209)
- 数学方法(45664)
- 中国(29735)
- 农(26410)
- 财(26350)
- 业经(21871)
- 学(20569)
- 地方(19742)
- 贸(19130)
- 贸易(19123)
- 易(18558)
- 制(18109)
- 农业(17599)
- 理论(17094)
- 务(16881)
- 财务(16811)
- 财务管理(16774)
- 环境(16171)
- 技术(16100)
- 企业财务(15931)
- 和(15538)
- 银(15501)
- 银行(15463)
- 机构
- 大学(364407)
- 学院(362187)
- 管理(146528)
- 济(144907)
- 经济(141773)
- 理学(128144)
- 理学院(126807)
- 管理学(124564)
- 管理学院(123903)
- 研究(114259)
- 中国(84389)
- 京(76733)
- 科学(70441)
- 财(67196)
- 财经(55427)
- 所(54974)
- 农(53782)
- 业大(53767)
- 中心(52497)
- 经(50597)
- 研究所(50212)
- 江(50163)
- 北京(48007)
- 范(46468)
- 师范(46038)
- 经济学(44471)
- 院(42269)
- 农业(42234)
- 财经大学(41668)
- 州(41195)
- 基金
- 项目(253413)
- 科学(199884)
- 基金(184995)
- 研究(184501)
- 家(160372)
- 国家(159101)
- 科学基金(138160)
- 社会(116533)
- 社会科(110558)
- 社会科学(110530)
- 基金项目(98649)
- 省(97776)
- 自然(90679)
- 自然科(88612)
- 自然科学(88589)
- 自然科学基金(86993)
- 教育(85490)
- 划(82548)
- 资助(76795)
- 编号(75538)
- 成果(59740)
- 部(56207)
- 重点(56190)
- 发(52937)
- 创(52428)
- 课题(50817)
- 创新(48943)
- 科研(48765)
- 教育部(48651)
- 国家社会(48054)
- 期刊
- 济(147657)
- 经济(147657)
- 研究(103842)
- 中国(59528)
- 学报(55279)
- 管理(51828)
- 科学(50413)
- 财(48956)
- 农(46916)
- 大学(42819)
- 学学(40376)
- 教育(37756)
- 农业(32713)
- 技术(32041)
- 融(28805)
- 金融(28805)
- 财经(26498)
- 业经(24777)
- 经济研究(24124)
- 经(22531)
- 问题(21628)
- 图书(18721)
- 理论(18174)
- 技术经济(17130)
- 统计(17087)
- 科技(16842)
- 实践(16667)
- 践(16667)
- 商业(16525)
- 现代(16073)
共检索到50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扈爽 朱启贵
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和地级城市特征数据,重点考察城市舒适物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城市舒适物能够显著提高人才分布水平,证实城市舒适物对人才存在吸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城市舒适物能够通过满足消费需求、优化创业环境和促进社会融入三方面作用渠道发挥对人才的吸引力。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以及人口规模扩大,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有所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同时公共和社会两方面舒适物是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斌 胡一鸣
国家高新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本研究基于舒适物理论,通过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识别了构成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主要舒适物类型,包括园区科技水平、产业实力、创业成效、自然环境、社会服务和创新文化,并以此来构建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评价维度及指标体系。根据2018年-2020年3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指数模拟观察这3年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总体趋势和各级指标的表现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近3年产业推动力和社会支撑力是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力的最主要促动因素,国家高新区在前沿科技端和价值文化端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与世界一流园区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本研究旨在为国家高新区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助力国家高新区实现新的国家定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人才吸引力 舒适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茜 罗连化 杨永福
一带一路战略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但海洋污染正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多数海洋污染来自陆源污染的背景下,如何明确海洋污染防治的权责问题值得深究。基于"搭便车"现象和政府污染治理效果的观察,通过分析2003-2013年中国地级市数据,运用OLS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实证辨析中国的废水排放是否存在"海洋边界效应",即沿海地区的废水排放量是否显著低于非沿海地区。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的污水排放量显著少于非沿海城市,污水排放量存在至少-
关键词:
水污染 海洋边界效应 海洋经济 陆源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茜 罗连化 杨永福
"一带一路"战略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但海洋污染正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多数海洋污染来自陆源污染的背景下,如何明确海洋污染防治的权责问题值得深究。基于"搭便车"现象和政府污染治理效果的观察,通过分析2003-2013年中国地级市数据,运用OLS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实证辨析中国的废水排放是否存在"海洋边界效应",即沿海地区的废水排放量是否显著低于非沿海地区。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的污水排放量显著少于非沿海城市,污水排放量存在至少-10%的"海洋边界效应"。研究对于鼓励环境治理区域合作、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推进"五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水污染 海洋边界效应 海洋经济 陆源污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玉龙
以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平方以及绿色经济效率均具有正空间自相关性。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东部地区倒"U"型曲线顶点处的城市规模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空间效应分解表明,城市规模与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并且在现阶段,城市规模对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分析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碳排放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也会影响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应深度解析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碳减排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协同效应;持续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分析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碳排放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也会影响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应深度解析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碳减排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协同效应;持续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扈爽 朱启贵
城市舒适物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文章利用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城市舒适物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舒适物因素对创新表现的影响及创意人才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城市舒适物能够显著提升创新水平,并且这一贡献主要源自公共和社会两方面舒适物因素;吸引创意人才集聚是城市舒适物发挥创新效应的重要渠道;城市舒适物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城市间存在差异,相比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和东部地区舒适物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城市以改善舒适物因素为抓手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为城市实现美丽和创新发展总结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煜 李红昌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枢纽的建设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交通枢纽与城市集聚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性交通枢纽对于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较小,其影响体现在对周围城市第二产业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性枢纽和地区性枢纽对于当地及周围城市的集聚经济都有正向影响,其中区域性枢纽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地区性枢纽则对于周围城市的二、三产业都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应当更加注重发展区域性枢纽与地区性枢纽,通过交通枢纽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交通枢纽 集聚经济 空间溢出 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煜 李红昌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枢纽的建设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交通枢纽与城市集聚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性交通枢纽对于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较小,其影响体现在对周围城市第二产业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性枢纽和地区性枢纽对于当地及周围城市的集聚经济都有正向影响,其中区域性枢纽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地区性枢纽则对于周围城市的二、三产业都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应当更加注重发展区域性枢纽与地区性枢纽,通过交通枢纽
关键词:
交通枢纽 集聚经济 空间溢出 新型城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空间正义一定涉及到"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中进行配置的问题。好东西是人人都想与之相伴的,而坏东西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因此,围绕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而空间正义,就是用来调节这些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或规范。旅游空间同样也要奉行空间正义的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空间正义一定涉及到"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中进行配置的问题。好东西是人人都想与之相伴的,而坏东西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因此,围绕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而空间正义,就是用来调节这些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或规范。旅游空间同样也要奉行空间正义的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空间正义一定涉及到"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中进行配置的问题。好东西是人人都想与之相伴的,而坏东西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因此,围绕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而空间正义,就是用来调节这些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或规范。旅游空间同样也要奉行空间正义的原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FDI 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FDI 城市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集聚、FDI与城市创新能力——基于我国264个地级市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
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碳排放吗?——基于全国110个地级市数据的分析
新建校区会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吗——基于北京高校在津招生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舒适性视角下科研人才流动的城市偏好研究
土地资源错配与经济波动——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税负、税收表达权与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竞争性银行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多样化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279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工业效率与中国增长极形成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和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