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0)
2023(6849)
2022(5733)
2021(5200)
2020(4338)
2019(9546)
2018(9402)
2017(16998)
2016(9123)
2015(10196)
2014(9337)
2013(9079)
2012(8395)
2011(7639)
2010(7807)
2009(7068)
2008(6916)
2007(6285)
2006(5622)
2005(4876)
作者
(27554)
(22852)
(22767)
(21398)
(14831)
(10898)
(10079)
(8851)
(8757)
(8033)
(7873)
(7788)
(7579)
(7261)
(7231)
(7189)
(6873)
(6745)
(6675)
(6639)
(5747)
(5578)
(5553)
(5398)
(5202)
(5184)
(5112)
(4917)
(4733)
(4591)
学科
(32906)
经济(32868)
管理(29997)
(28130)
(24807)
企业(24807)
技术(14632)
中国(14154)
技术管理(11439)
方法(11131)
数学(9000)
(8955)
数学方法(8881)
地方(8578)
业经(8149)
理论(7938)
(7334)
(6951)
(6270)
城市(6134)
(5543)
环境(5488)
(5326)
银行(5295)
农业(5178)
产业(5177)
(5121)
(5000)
金融(5000)
(4932)
机构
学院(125618)
大学(125236)
(47916)
研究(47197)
管理(46767)
经济(46664)
理学(39962)
理学院(39423)
管理学(38670)
管理学院(38425)
中国(33774)
科学(31412)
(28123)
(24071)
(23448)
研究所(22016)
业大(20712)
中心(20656)
(20550)
(20453)
农业(18591)
(18144)
北京(17671)
(16396)
(16197)
师范(16120)
技术(15990)
财经(15930)
(15169)
(14547)
基金
项目(89112)
科学(70860)
基金(63594)
研究(61505)
(57763)
国家(57296)
科学基金(49246)
社会(38935)
(36912)
社会科(36867)
社会科学(36855)
基金项目(34126)
自然(33660)
自然科(32978)
自然科学(32965)
自然科学基金(32407)
(31459)
教育(28368)
(25099)
资助(24505)
编号(22418)
创新(22415)
重点(20975)
(19953)
计划(18267)
(18159)
课题(17895)
(17518)
成果(17382)
科研(16824)
期刊
(54062)
经济(54062)
研究(38788)
中国(31264)
学报(23006)
科学(21936)
管理(20991)
(20482)
教育(17347)
大学(17300)
学学(16350)
(15018)
农业(13808)
技术(12444)
科技(10111)
(9900)
金融(9900)
经济研究(8681)
(8465)
业经(8275)
问题(8048)
财经(7751)
技术经济(6931)
(6897)
(6707)
城市(6682)
业大(6428)
现代(6350)
(6183)
论坛(6183)
共检索到193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扈爽  朱启贵  
城市舒适物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文章利用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城市舒适物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舒适物因素对创新表现的影响及创意人才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城市舒适物能够显著提升创新水平,并且这一贡献主要源自公共和社会两方面舒适物因素;吸引创意人才集聚是城市舒适物发挥创新效应的重要渠道;城市舒适物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城市间存在差异,相比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和东部地区舒适物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城市以改善舒适物因素为抓手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为城市实现美丽和创新发展总结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金廖  曾刚  
城市舒适性驱动下的创意产业集聚研究一直是国外城市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国内相关的研究却非常稀缺。文章追溯城市舒适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构建分析创意产业空间过程的城市舒适性指标体系,试图探讨城市舒适性对创意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选择南京品牌设计产业作为案例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发现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动力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高等教育、餐饮场所、购物中心、公园、停车场等因子是驱动品牌设计公司在南京老城中心集聚的核心动力。研究一方面证实西方创意阶层的部分结论,如教育舒适性对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发现中国语境下城市舒适性因子的组成和内涵与西方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夜生活和咖啡文化在中国的语境中不一定适用。因此,城市舒适性研究应着重关注区域差异,发展和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舒适性指标体系和概念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赵淑红  
舒适性正在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新城市增长理论范式。以杭州为例,选取各类创意空间样本,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究创意空间的分布格局、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创意空间整体呈现内向集聚和外向拓展的分布格局,其集聚重心和主城区范围相一致,向外拓展呈现追逐生态环境舒适性的发展特征,形成明显的生态创新轴线;(2)根据空间类型、产业功能及区位特征不同,创意空间可划分为文化创意型、特色发展型、创业孵化型、知识密集型四大类型,各类创意空间表现出多样化的舒适性偏好分布特征,与城市发展格局密切相关;(3)基于舒适性视角的创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以人才、科技及各类消费设施为核心的教育舒适性、社交与休闲舒适性相关因子作用显著,景观舒适性、交通舒适性次之,不同类型创意空间的舒适性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最后,从舒适性视角提出城市创意空间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空间正义一定涉及到"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中进行配置的问题。好东西是人人都想与之相伴的,而坏东西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因此,围绕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而空间正义,就是用来调节这些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或规范。旅游空间同样也要奉行空间正义的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空间正义一定涉及到"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中进行配置的问题。好东西是人人都想与之相伴的,而坏东西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因此,围绕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而空间正义,就是用来调节这些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或规范。旅游空间同样也要奉行空间正义的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空间正义一定涉及到"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中进行配置的问题。好东西是人人都想与之相伴的,而坏东西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因此,围绕好东西和坏东西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而空间正义,就是用来调节这些社会关系的一种原则或规范。旅游空间同样也要奉行空间正义的原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扈爽  朱启贵  
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和地级城市特征数据,重点考察城市舒适物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城市舒适物能够显著提高人才分布水平,证实城市舒适物对人才存在吸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城市舒适物能够通过满足消费需求、优化创业环境和促进社会融入三方面作用渠道发挥对人才的吸引力。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以及人口规模扩大,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有所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同时公共和社会两方面舒适物是城市舒适物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康杰  李娜  
通过利用2000~2019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舒适性对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舒适性与城市创业活跃度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且多数城市仍位于拐点左侧;环境舒适性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东部地区,环境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的正向效应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更为显著;东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气候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均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生态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污染舒适性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污染加重不利创业;环境舒适性通过创新、城镇化中介能正向影响创业活跃度,高技能人才中介不显著但对创业活跃度有正向作用。建议规避气候舒适负效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开展污染治理,同时提升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吸引高技能人才,有效激发城市创业活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对城市舒适的追求。本文关注的是,城市舒适与居民生活品质以及舒适供给与居住迁移之间的关系。文中笔者试图解释收入水平与城市舒适在居民效用函数中的作用。同时,在对我国主要城市是否进入追求城市舒适阶段做出判断的基础上,讨论了城市舒适收益衡量及其对居住迁移决策的影响等问题,并给出了研究结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梅  楼嘉军  
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以成都市为例,构建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986—2014年成都市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1986—1996年为协调发展度低阶段,1997—2005年为协调发展度较低阶段,2006—2012年为协调发展度中等阶段,2013—2014年为协调发展度较高阶段;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两者的综合评价水平差距呈现缩小-拉大-缩小的特征,并不断趋向于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静霞  何金廖  黄贤金  
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构建城市舒适性视角下的人才流动区位偏好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分析模型,并采用履历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以及多元回归等方法,探究我国"青年千人计划"引进的青千学者流动的空间偏好以及与城市舒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城市舒适性水平差异显著,东部发达地区、直辖市和省会等高行政等级的城市舒适性水平较高,舒适性结构差异较大;(2)我国青千学者的就业主要集聚在东部一线城市以及少数中西部核心城市,就业单位的等级层次较高;(3)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国际学校数量、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居民素质、单位等级、是否母校等指标是影响青千学者区位偏好的关键要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容  
本文从创意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发展策略及创意城市网络化发展等方面对创意城市研究谱系及发展动向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相关评述。认为从创意城市到创意城市网络的研究不是静止孤立的,研究具有历时性、跨地域性、综合性、跨学科性。我国创意城市和创意城市网络研究应具有中国特色。创意城市之间关系,创意城市网络中城市的层级研究、创意城市网络有效性评估等都是未来应关注的重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婷  蔡建明  杨振山  宋涛  
城市发展中所关注的研究内容随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而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舒适性的研究已经有长达70年的历史,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甚少,并且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相关研究缺乏全面的认识。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外研究中关于城市舒适性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及其与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研究趋势展望,进而提出,从城市发展前瞻性的视角出发,有必要在中国深入开展城市舒适性研究,并对如何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借鉴城市舒适性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科   雷恺祺   温翔麟  
城市中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通过提升舒适性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青年群体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反哺城市发展。基于城市与青年群体“正向互构”关系,运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探究城市舒适性状况对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舒适性是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城市公共服务舒适性和城市社会氛围舒适性都能有效提升青年群体的生活满意度,进而激发青年群体的城市认同,积极参与并投身城市志愿服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清春  王铮  许世远  
气候是影响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因子。本文选取了人生气候舒适指数来衡量城市旅游气候的舒适性,该指数包括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首先,计算了全国44个城市的人生气候舒适指数以及偏离度,分析了旅游气候舒适期,发现其中19个城市舒适气候期是5个月,舒适期过短或者过长的城市都较少。按照舒适期的长短以及舒适月分布的连续性,将舒适期分为3类2型。其次,从季节上看,春秋季节特别是4月、10月,除热带地区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都较适宜。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发生热偏,以海口气候偏离度最大,丽江、昆明、拉萨等气候都相对比较适宜,可以成为人们避暑的选择地;而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发生冷偏,以哈尔滨气候偏离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