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7)
- 2023(8913)
- 2022(7497)
- 2021(6691)
- 2020(5470)
- 2019(12258)
- 2018(11826)
- 2017(23030)
- 2016(12348)
- 2015(13215)
- 2014(12808)
- 2013(12684)
- 2012(11565)
- 2011(10382)
- 2010(10177)
- 2009(9037)
- 2008(8810)
- 2007(7317)
- 2006(6256)
- 2005(5344)
- 学科
- 济(46520)
- 经济(46454)
- 业(34427)
- 管理(33619)
- 企(24325)
- 企业(24325)
- 方法(21164)
- 数学(19150)
- 数学方法(19008)
- 中国(16094)
- 农(12421)
- 财(12029)
- 学(10728)
- 贸(10618)
- 贸易(10616)
- 易(10339)
- 地方(9739)
- 业经(9579)
- 制(9150)
- 农业(8602)
- 环境(7824)
- 技术(7787)
- 银(7643)
- 银行(7606)
- 务(7442)
- 财务(7433)
- 财务管理(7418)
- 行(7225)
- 企业财务(7136)
- 城市(7127)
- 机构
- 大学(172488)
- 学院(170300)
- 济(68910)
- 经济(67340)
- 管理(66020)
- 研究(59998)
- 理学(58325)
- 理学院(57589)
- 管理学(56655)
- 管理学院(56330)
- 中国(42976)
- 科学(39880)
- 农(37135)
- 京(35808)
- 业大(31436)
- 所(30674)
- 农业(29803)
- 财(29450)
- 研究所(28528)
- 中心(27212)
- 财经(24440)
- 江(24059)
- 经(22531)
- 院(21904)
- 经济学(21510)
- 北京(21492)
- 范(21361)
- 师范(20996)
- 农业大学(20295)
- 经济学院(19653)
- 基金
- 项目(128142)
- 科学(100893)
- 基金(95794)
- 家(87549)
- 国家(86845)
- 研究(84595)
- 科学基金(73640)
- 社会(57216)
- 社会科(54344)
- 社会科学(54326)
- 基金项目(51998)
- 自然(49974)
- 自然科(48944)
- 自然科学(48927)
- 省(48876)
- 自然科学基金(48084)
- 划(42571)
- 资助(37293)
- 教育(37098)
- 编号(31170)
- 重点(28936)
- 部(27562)
- 发(27118)
- 创(26940)
- 计划(25982)
- 科研(25460)
- 创新(25315)
- 国家社会(24922)
- 成果(23511)
- 教育部(23090)
共检索到23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科 雷恺祺 温翔麟
城市中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通过提升舒适性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青年群体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反哺城市发展。基于城市与青年群体“正向互构”关系,运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探究城市舒适性状况对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舒适性是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城市公共服务舒适性和城市社会氛围舒适性都能有效提升青年群体的生活满意度,进而激发青年群体的城市认同,积极参与并投身城市志愿服务。
关键词:
青年 城市舒适性 志愿服务 生活满意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明远 宋姗姗
利用2003—2019年的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城乡两部门模型和城市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舒适性的提升对城乡消费差距有着显著的缩小作用,且这一结果在调整指标赋权方法、城市消费差距计算方法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在作用机制方面,城市舒适性主要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实现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且城市舒适性对房价、居民收入水平和集聚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方面,出行舒适性可能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最主要推动力,且出行舒适性同样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上述结论为地方政府在进行公共支出中重视对城市舒适性的提升,进而推动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康杰 李娜
通过利用2000~2019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舒适性对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舒适性与城市创业活跃度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且多数城市仍位于拐点左侧;环境舒适性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东部地区,环境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的正向效应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更为显著;东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气候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均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生态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污染舒适性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污染加重不利创业;环境舒适性通过创新、城镇化中介能正向影响创业活跃度,高技能人才中介不显著但对创业活跃度有正向作用。建议规避气候舒适负效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开展污染治理,同时提升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吸引高技能人才,有效激发城市创业活力。
关键词:
环境舒适性 创业活跃度 创业活力 倒U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婷 蔡建明 杨振山 宋涛
城市发展中所关注的研究内容随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而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舒适性的研究已经有长达70年的历史,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甚少,并且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相关研究缺乏全面的认识。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外研究中关于城市舒适性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及其与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研究趋势展望,进而提出,从城市发展前瞻性的视角出发,有必要在中国深入开展城市舒适性研究,并对如何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借鉴城市舒适性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市舒适性 城市发展 研究进展 研究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清春 王铮 许世远
气候是影响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因子。本文选取了人生气候舒适指数来衡量城市旅游气候的舒适性,该指数包括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首先,计算了全国44个城市的人生气候舒适指数以及偏离度,分析了旅游气候舒适期,发现其中19个城市舒适气候期是5个月,舒适期过短或者过长的城市都较少。按照舒适期的长短以及舒适月分布的连续性,将舒适期分为3类2型。其次,从季节上看,春秋季节特别是4月、10月,除热带地区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都较适宜。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发生热偏,以海口气候偏离度最大,丽江、昆明、拉萨等气候都相对比较适宜,可以成为人们避暑的选择地;而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发生冷偏,以哈尔滨气候偏离度...
关键词: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着衣指数 神经网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蒲金涌 姚小英
气候舒适性是人居环境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甘肃省31个城市1971年—2008年日照时数、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的月平均值,对城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及由此3指数组成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及陇东地区的城市,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为1个月,极冷时间为3个月;甘南高原的城市全年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极冷月份为5月~6月;陇东南南部城市无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北部有2个月感觉非常舒服的时间,感觉极冷的时间为3月~4月。气候舒适度计算结果显示,除甘南高原外,甘肃省各主要城市候舒适度都比较高,大部分城市最舒适居住时间都在5个月以上,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城市为陇东南南部的武...
关键词:
甘肃 主要城市 人居 气候舒适度 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浩楠 刘晓冉 孙佳 王颖 廖代强 周杰
为探索湿地公园对局地气候舒适性的影响,利用WRF数值模式,对重庆市梁平区待建湿地公园的位置与面积规划进行敏感性试验。结合当地主导风向和实际项目需求,设计了不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占地分别达10 km2、15 km2和20 km2等面积敏感性试验,以及湿地公园位于保护区西南部、东北部和分为南北两部分等建设位置敏感性试验。通过对比不同试验方案下垫面修改前后模拟结果的2 m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并计算热气候指标,认为湿地公园建设面积约15 km2、且将湿地分为两部分但东北部面积较大时,对当地的局地气候舒适性有较好改善。对风场的分析表明,这可能是因该规划方案能产生新的风道所致,因此也说明湿地公园的规划应当将局地风环境状况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湿地 规划 气候舒适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鹏鑫 朱妮娜 何金廖 胡浩 曾刚
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流动人才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基于2014—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城市舒适性理论,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以上海-池州线为界,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受其自身特征和流入地城市舒适性的共同影响,且城市舒适性表现为更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实了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流动人才居留意愿方面的适用性;不同类型舒适性对流动人才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关键词:
流动人才 居留意愿 城市舒适性 人才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伯铭 严小燕 刘宏芳 陈静 刘安乐 祁新华
城市旅游舒适性是城市舒适性的拓展性外延与创新性视角,亦是衡量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论文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出发,构建由气候适宜、环境优美、要素完备、资源丰富以及社会氛围五大维度组成的城市旅游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使用熵权法、综合线性加权法、莫兰指数、热点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究2019年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的空间分异、障碍维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两极化现象显著,旅游舒适性较高的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和传统旅游名城,“旅游双城”现象显著。(2)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性空间分布特征,在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以及成渝经济圈范围内形成热点集聚。(3)通过瞄准各城市较低与低等级障碍维度,得到25个障碍维度组合,其中二维及三维障碍的城市数量占比最大(69.59%),且分别有254和209个城市存在要素与资源维度障碍,说明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普遍受这两大维度的制约。(4)整体上,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的空间分异主要受供给和地理环境变量影响,其中供给变量的影响最大;分维度上,气候适宜主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优美受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影响,要素完备主要受供给因子影响,资源丰富和社会氛围受供给和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研究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城市舒适性研究体系的外延与视角,可为瞄准和优化城市旅游舒适性障碍维度提供科学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赵淑红
舒适性正在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新城市增长理论范式。以杭州为例,选取各类创意空间样本,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究创意空间的分布格局、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创意空间整体呈现内向集聚和外向拓展的分布格局,其集聚重心和主城区范围相一致,向外拓展呈现追逐生态环境舒适性的发展特征,形成明显的生态创新轴线;(2)根据空间类型、产业功能及区位特征不同,创意空间可划分为文化创意型、特色发展型、创业孵化型、知识密集型四大类型,各类创意空间表现出多样化的舒适性偏好分布特征,与城市发展格局密切相关;(3)基于舒适性视角的创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以人才、科技及各类消费设施为核心的教育舒适性、社交与休闲舒适性相关因子作用显著,景观舒适性、交通舒适性次之,不同类型创意空间的舒适性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最后,从舒适性视角提出城市创意空间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静霞 何金廖 黄贤金
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构建城市舒适性视角下的人才流动区位偏好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分析模型,并采用履历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以及多元回归等方法,探究我国"青年千人计划"引进的青千学者流动的空间偏好以及与城市舒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城市舒适性水平差异显著,东部发达地区、直辖市和省会等高行政等级的城市舒适性水平较高,舒适性结构差异较大;(2)我国青千学者的就业主要集聚在东部一线城市以及少数中西部核心城市,就业单位的等级层次较高;(3)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国际学校数量、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居民素质、单位等级、是否母校等指标是影响青千学者区位偏好的关键要素。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伏 刘莉 吕伟 韦清毅
选取国家推荐座椅尺寸和某类客车的实际座椅尺寸作参数,选择40名健康被试进行2小时的不舒适性测量,通过表面肌电、表面压力、动作捕捉和主观问卷等方法,测量不同容膝空间对人体不舒适性的影响。多种测量手段所得结论基本一致,不同的容膝空间对人体的不舒适性有显著影响。实验前后,人体主观不舒适性和客观肌电指标均表明人体不舒适性上升,且容膝空间越小,实验后人体不舒适性越强。本研究成果能为座椅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立华 杨元
采用Tekscan体压分布测量系统并结合主观评价的综合实验方法,剖析了人体不同坐姿形式对坐姿舒适性的影响。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提出了合理的坐姿方式建议以及相应的坐具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坐姿可明显影响体压分布情况,进而影响人体舒适性。自然放松的靠背坐姿时,各体压分布指标最小,是舒适性最好的坐姿形式。
关键词:
坐姿形式 靠背椅 人体舒适性 体压分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乐为 耿子文 郭本海 尹洪娟
作为影响顾客入住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酒店视觉舒适感会通过情绪反应得以映射。本文从情绪视角出发,设计了多个酒店房间模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索了灯光照度、墙壁色调、装修风格等因素如何影响视觉舒适性。实验结果显示:灯光照度、墙壁色调、装修风格都对视觉舒适性产生显著影响,而且灯光照度与墙壁色调、装修风格的交互影响作用显著。
关键词:
视觉舒适性 影响因素 眼动追踪 情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运迎霞 于洋
本文基于舒适性的角度,从行为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等方面入手,探讨在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中如何在微观尺度下满足步行者舒适的要求,从细微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主要从街道空间、街道界面、微气候以及休憩设施等方面进行理论的探索,从而提出具体的设计评价标准。
关键词:
舒适性 商业步行街 微观尺度 评价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