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4)
- 2023(10995)
- 2022(9673)
- 2021(9104)
- 2020(7425)
- 2019(17559)
- 2018(17480)
- 2017(33917)
- 2016(18457)
- 2015(20800)
- 2014(20940)
- 2013(20661)
- 2012(18892)
- 2011(16956)
- 2010(16923)
- 2009(15416)
- 2008(15023)
- 2007(12745)
- 2006(11253)
- 2005(9672)
- 学科
- 济(75909)
- 经济(75819)
- 管理(52642)
- 业(47875)
- 企(40610)
- 企业(40610)
- 方法(36435)
- 数学(30823)
- 数学方法(30338)
- 中国(20569)
- 学(19133)
- 农(17880)
- 财(17063)
- 地方(16095)
- 业经(16000)
- 理论(14598)
- 和(12809)
- 环境(12389)
- 农业(12194)
- 贸(11418)
- 贸易(11413)
- 制(11297)
- 务(11055)
- 财务(10992)
- 易(10990)
- 财务管理(10973)
- 技术(10948)
- 划(10682)
- 企业财务(10415)
- 教育(10300)
- 机构
- 大学(266931)
- 学院(263049)
- 管理(107749)
- 济(99885)
- 经济(97387)
- 理学(94233)
- 理学院(93103)
- 管理学(91306)
- 管理学院(90846)
- 研究(87201)
- 中国(62373)
- 京(58182)
- 科学(56784)
- 财(44056)
- 所(43187)
- 业大(40596)
- 农(40131)
- 研究所(39768)
- 中心(38476)
- 北京(36751)
- 江(36526)
- 范(36443)
- 财经(36337)
- 师范(36177)
- 经(33009)
- 院(32619)
- 农业(31564)
- 州(30362)
- 师范大学(29687)
- 经济学(29423)
- 基金
- 项目(186657)
- 科学(147024)
- 基金(136037)
- 研究(134496)
- 家(118684)
- 国家(117755)
- 科学基金(101835)
- 社会(83817)
- 社会科(79345)
- 社会科学(79324)
- 基金项目(73170)
- 省(71698)
- 自然(68137)
- 自然科(66524)
- 自然科学(66511)
- 自然科学基金(65279)
- 划(61347)
- 教育(61123)
- 资助(56088)
- 编号(54848)
- 成果(43824)
- 重点(41256)
- 部(40500)
- 发(38843)
- 创(38026)
- 课题(37406)
- 科研(35580)
- 创新(35436)
- 大学(34556)
- 教育部(34533)
- 期刊
- 济(105986)
- 经济(105986)
- 研究(76885)
- 中国(45561)
- 学报(41763)
- 科学(39959)
- 管理(37820)
- 农(35083)
- 财(31586)
- 大学(31269)
- 学学(29340)
- 教育(29064)
- 农业(24920)
- 技术(22107)
- 财经(16748)
- 融(16745)
- 金融(16745)
- 业经(16510)
- 经济研究(16077)
- 问题(15341)
- 图书(15028)
- 经(14166)
- 理论(13285)
- 科技(13192)
- 资源(13152)
- 技术经济(12636)
- 现代(12476)
- 业(12432)
- 实践(12395)
- 践(12395)
共检索到369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联,蔡小峰
腹地为中心城市的经济活动提供多种支持性资源,腹地的大小、质量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腹地概念自20世纪初得到应用以来,对于腹地理论的探索一直蕴含于经济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学说发展过程之中。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文章认为城市腹地不仅是一个体现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状态的客观概念,它的动态性决定了城市腹地也须体现了城市的竞争意识,增强辐射力、争取较大的腹地空间更是城市竞争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以城市竞争策略为支撑的腹地划分方法,并从综合性腹地和城市优势产业腹地两方面给出技术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孔凡娥 周春山
选取衡量城市实力的四类指标,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与广州处于同一级别的中心地城市;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主因子,采用影响力指数计算2004年广州腹地的断裂点,并结合流态分析,将广州城市腹地划分为包括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在内的直接腹地以及包括重庆、江西、福建和湖北在内的竞争腹地。其范围与泛珠江三角洲的省区基本相当。然后用同样方法计算广州1985、1994年的断裂点,比较改革开放近20年来广州城市腹地的变化,分析了变化的原因;最后,探讨了未来广州腹地拓展的策略,并认为推进泛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建设对拓展广州腹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腹地 广州 泛珠江三角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初良勇 许小卫 李淑娟
港口经济腹地能否合理划分关系着港口生产与发展大局,而影响港口经济腹地范围大小的因素众多,如何能准确的划分港口经济腹地范围,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通过总结影响腹地范围的各要素,继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港口腹地范围地理分布特点,对比分析水面溢油扩延的物理过程而引入了水面溢油扩延的数学模型,构建了基于水面溢油理论的港口经济腹地范围划分模型,并具体分析了模型中各参量的意义及取值方法,最后,将厦门港的实际运行数据代入所建模型计算其腹地范围,并用计算结果与厦门港传统经验腹地范围相比较,从而验证了所构建模型具备可行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建 陈云谦 胡智超 魏海
城市与其腹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城市腹地的准确识别有助于科学评估城市发展实力与潜力,已成为当前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决策支撑。本文系统梳理了城市腹地概念内涵,从流度辐射区、城市吸引区,到中心地与腹地互动,再到中心地与腹地一体化的历史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市腹地定量识别的研究进展:识别对象从单一城市腹地转为城市群腹地,识别内容则从宽泛的综合腹地转向具体产业、金融、信息腹地等,识别方法为对传统场强模型的多要素修正。最后,将城市腹地定量识别研究展望概括为网络城市腹地与虚拟腹地识别、经济—生态—人文腹地的综合识别、遥感数据与非参数化模型的应用等3个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鹏程 曹卫东 张宇 袁婷 章屹祯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通过引入网络聚集度、节点中心性指数以及两种网络关联测度方法,对长三角地区人口流动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后划分出中心城市网络腹地范围,并揭示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网络方面,长三角人口流动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形成"一主四副"多核心结构,网络联系整体呈"Z"型空间分布,具有地理集中性与强烈空间差异,且城市省际联系较弱;腹地方面,各中心城市网络腹地空间结构与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相对应,具有重叠性、邻近性特征,并存在区域差异。可为合理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片峰 栾维新 孙战秀 杜利楠 王辉
选取港口硬件水平、港口矿石吞吐量、港口城市发展水平和港口矿石转运潜力等一级指标,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港口的铁矿石转运影响力进行了评价,根据铁路路网使用Arc GIS计算了环渤海三省两市各县区与最近港口之间的铁路距离及其对应的距离摩擦系数,最后根据哈夫模型分析了各港口的腹地范围划分和影响势能空间分布格局。从铁矿石转运方面看,铁矿石转运主要集中于青岛、日照、唐山和天津四港;从铁矿石转运角度划分出各港口的腹地中天津港腹地面积最大,营口港和青岛港的次之,日照港和唐山港的较小,而大连港的最小。从各港口影响势能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环渤海三省两市可以划分为"极强区"、"较强区"、"中等区"和"较弱区"四类,其中"极强区"和"较强区"两类区域共74个县区约10.97万km2的范围内较为适宜钢铁生产企业布局。本文的研究为环渤海主要港口和钢铁产业发展的合理规划以及钢铁生产企业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渺希 唐子来
以地域间企业分支机构数据为基础,采用从理论引介到实证检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的城市间企业网络,描述城市间的流量、网络的结节性等特征,并度量了区域多核心化的趋势,利用网络连接度对中心城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文章的主要创新性体现在:以企业为分析客体,从实证的角度完成了长三角区域连线、节点、面域的网络特征描述。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节点方面长三角区域呈现出明显极化的等级特征,地区间网络流量方面各地往上海流向非常明显,并具有多核化的趋势;腹地方面,大多数中心城的腹地与其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边界不一致,上海、杭州和南京属于区域网络的极核,其腹地均超过了行政区划的范围。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 网络 腹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振福 于少强 段钰
在分析总结港口腹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邮轮母港消费腹地的概念。选择烟羽模型,以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大连、青岛三大邮轮母港在东三省的消费腹地进行划分。结果表明:邮轮母港自身强度是邮轮母港消费腹地划分的重要影响因素,环渤海三大邮轮母港中天津邮轮母港的消费腹地范围最广;距离并不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大连港虽然距离东三省较近,但其消费腹地范围少于距离更远的天津邮轮母港;距离虽然不是重要因素,但也会起到一定作用,虽然青岛邮轮母港的强度综合值高于大连邮轮母港,但因距离较远,在东三省的消费腹地很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琳霞 陆玉麒 马颖忆
运用烟羽模型对江苏各个港口的腹地在省内进行划分,在Arc GIS的可视化结果中,各个港口都有其明确的腹地范围,并且各港口所在的地级市是其腹地的范围之一。其中,淮安港的腹地范围分布最广,包括苏北地区12个县级市和市区;连云港港的腹地范围主要在连云港地区;苏州组合港的港区中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也分别有其特定的腹地范围。结果显示:靠近江苏省地域边界的各个港口或港区的腹地范围主要以其所处地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呈南北向延伸;位于江苏省内陆地区的港口或港区的腹地范围则以其所在县级市或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大致呈团状拓展。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烟羽模型 江苏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潘竟虎 刘伟圣 尹君
从"城市结节性"和"空间交通可达性"两个方面改进场强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指标体系计算城市结节性指数,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测算空间可达性,借助k阶数据场模型并遵循场强取大原则,综合测度分析了1991年和2010年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影响腹地范围及空间演变特征。测度结果表明,1991-2010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从1991年的246.98分钟缩短为2010年的193.43分钟,空间场能显著增长且空间分异性显著;中小城市不同程度地扩展了自身的影响腹地,而大城市的腹地则有所收缩;城市腹地的偏移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态势,空间形态总体趋于规则和紧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七零
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的热点。首先,构建多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市中心性强度,以此修正断裂点模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其次,结合加权Voronoi图方法,勾勒南京与其经济区区外竞争城市间的经济腹地范围和南京与区内周边城市间的经济腹地范围,并采取实证法对理论上的腹地范围进行调整。最后,根据经济联系的强度,将南京经济腹地划分为6个层次。研究表明:南京与区外、区内城市间的经济腹地,两者都呈"红桃心■"的形状,但在前者经济腹地中,南京并不位于中心而是偏于东侧;而在后者经济腹地中,南京基本位于中心位置。研究南京经济腹地的范围与层次,有利于南京经济区更科学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加快长三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福 汤晓雯
选取大连港、营口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烟台港、丹东港和日照港共八个主要港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腹地烟羽模型对大渤海圈下的港口腹地范围在四个不同时间点进行了细致划分,得出划分结果,分析其演变特征,进而得到大渤海圈下港口腹地的演变趋势:天津港、烟台港的腹地范围将在稳定的基础上出现小幅波动;营口港、日照港、丹东港的腹地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大连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的腹地范围可能继续缩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邬冰 王亚丰 佟玉凯
对我国沿边一类口岸城市分类后,在建立沿边口岸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SPSS11.5软件的因子分析,揭示我国现阶段沿边口岸与城市腹地互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口岸经济是岸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口岸经济地域单元是岸城互动的地域增长空间。目前,口岸经济因子对沿边口岸县级城市的综合发展影响明显,对沿边口岸地级城市发展影响较弱。在口岸经济地域单元内加速推进型产业的极化增长是实现沿边口岸与市域腹地互动的本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忆冰 马红 门闯 张建同
文章依据经济腹地理论,通过空间反向分析,以地理中心的视角刻画集聚与腹地间的空间关系。选取湖北省作为三大集聚区共同的经济腹地,通过人口、交通数据将其相互作用影响分解为吸引与辐射效应,发现集聚区与腹地间的过渡与竞争性关系,长期的表现较短期明显,动态的强弱变化受时间、区域、要素等多方面综合影响。
关键词:
经济腹地 集聚 过渡与竞争性 湖北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石培基 王祖静 李巍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有3个5A级和15个4A级景区,但是由于受交通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旅游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本文将城市地理学的腹地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中,同时考虑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综合规模和公路交通条件,在GIS软件支持下,采用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以2009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为研究对象,借助场强模型和哈夫模型,计算旅游经济的场强,进行城市旅游腹地的测定,发现场强随着距离中心城市和路网越远而逐渐减小,并且腹地多形成于中心城市周边,沿路网分布十分明显。然后将旅游腹地与市域行政区范围进行叠置分析,找出属于处于相同层次类型的城市,以期为增加全省旅游经济收入,全省城市旅游经济区划和旅游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路网络 城市旅游腹地 GIS 甘肃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