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2)
- 2023(6826)
- 2022(5573)
- 2021(4882)
- 2020(3833)
- 2019(8816)
- 2018(8537)
- 2017(16142)
- 2016(8565)
- 2015(9641)
- 2014(9798)
- 2013(9845)
- 2012(9744)
- 2011(9306)
- 2010(9786)
- 2009(9273)
- 2008(9094)
- 2007(8213)
- 2006(7791)
- 2005(7137)
- 学科
- 济(67235)
- 经济(67175)
- 管理(22956)
- 方法(19873)
- 地方(18789)
- 业(17317)
- 数学(16665)
- 数学方法(16489)
- 中国(16033)
- 企(13736)
- 企业(13736)
- 学(13684)
- 地方经济(12769)
- 业经(11291)
- 农(9478)
- 环境(8988)
- 理论(8542)
- 经济学(7860)
- 发(7844)
- 和(7690)
- 融(7600)
- 金融(7599)
- 财(7391)
- 制(7188)
- 农业(6831)
- 产业(6756)
- 城市(6636)
- 银(6357)
- 银行(6343)
- 体(6261)
- 机构
- 大学(149235)
- 学院(146313)
- 济(72178)
- 经济(70707)
- 研究(57618)
- 管理(51512)
- 理学(44062)
- 理学院(43401)
- 管理学(42627)
- 管理学院(42342)
- 中国(40698)
- 科学(33810)
- 京(31992)
- 财(30150)
- 所(29276)
- 研究所(26641)
- 经济学(24700)
- 财经(24363)
- 中心(23425)
- 江(21998)
- 经(21972)
- 经济学院(21794)
- 范(21201)
- 师范(21062)
- 院(20405)
- 农(20354)
- 北京(20100)
- 业大(18238)
- 财经大学(17945)
- 科学院(17730)
- 基金
- 项目(92291)
- 科学(74025)
- 基金(69316)
- 研究(65745)
- 家(60424)
- 国家(59980)
- 科学基金(51385)
- 社会(46065)
- 社会科(43712)
- 社会科学(43698)
- 基金项目(36225)
- 省(34187)
- 自然(31391)
- 自然科(30661)
- 自然科学(30651)
- 自然科学基金(30064)
- 划(29191)
- 教育(29028)
- 资助(27830)
- 编号(23985)
- 发(21572)
- 重点(21323)
- 部(20508)
- 成果(20252)
- 国家社会(20210)
- 创(18108)
- 发展(17966)
- 教育部(17869)
- 展(17725)
- 课题(17643)
共检索到226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金忠
城市聚集经济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文献对城市聚集经济的研究乃基于马歇尔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概念,将城市聚集经济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类型。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区域经济学者开始将城市聚集经济融合到城市经济模型中去,试图在城市经济模型中体现出聚集经济的作用。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中研究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机理的文献逐渐增多起来。此类文献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试图为城市聚集经济提供一个微观基础,揭示其微观机理。纵观城市聚集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迄今为止尚未出现一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整体性的理论。
关键词:
城市经济 聚集经济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承红
本文在对聚集经济理论的渊源进行必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国外学者对于聚集经济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走向。有选择性地把焦点集中在那些十分重要却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特征上,特别是关于导致聚集的内在机制的经济模式以及聚集外部性和聚集效应的研究,同时关注最近国外学者对聚集经济研究在理论构架和实证研究上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微观基础 聚集外部性 规模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景芝英 徐雪梅
本文从传统的聚集经济概念存在的明显缺陷出发,对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探讨。作者认为,聚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复合经济。确切地说,它是由聚集规模经济和聚集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探讨聚集经济的本质,对资源空间配置机制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聚集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川
城市化和经济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化现象所反映的规模收益递增因素与新古典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不相容,因此,城市化问题很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得到解释。这样,长期以来标准的经济分析很少关注经济聚集现象和城市的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把垄断竞争问题重新引入到主流经济学后,垄断竞争模型才成为处理规模收益问题的有力工具,新经济地理也由之发展而来;与此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以超边际分析为工具深入分析了分工对城市形成和产业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聚集 新经济地理 内生专业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玲玲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聚集经济效应的交互作用,由于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化过程。其次,对城市化运行的根本动力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产业推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进行详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就业问题、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资源环境问题五个方面,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结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城市发展 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但聚集优势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不是城市本身发展所产生的城市化经济效应。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国一直所奉行的所谓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致。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化经济所带来的聚集效益。但是,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在我国,这个转换过程实质上就是由分散的城镇化模式转向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过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青山 李名良
对中国中西部六省外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和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和名义工资均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不能向大城市厂商索要更高的名义工资,以要求厂商根据大城市更高的房价对其名义工资进行补偿。这意味着高房价等聚集不经济效应阻止资本和人口向大城市过度聚集的市场功能在我国处于失灵的状态。这种"失灵的状态"阻碍着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因果
本文利用1997-2003年中国17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通过一个包含城市产业差异的聚集经济函数,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就业结构、聚集经济对区域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集经济与区域城市产业结构关联性存在差异;东部城市密集人口引致了城市生产率的降低。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就业结构 生产率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青山 李名良
对中国中西部六省外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和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和名义工资均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不能向大城市厂商索要更高的名义工资,以要求厂商根据大城市更高的房价对其名义工资进行补偿。这意味着高房价等聚集不经济效应阻止资本和人口向大城市过度聚集的市场功能在我国处于失灵的状态。这种"失灵的状态"阻碍着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樊鹏飞
从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两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随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阶段,拥挤效应还不明显。同时,集聚程度的不同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大小存在差异,资本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就业密度和人口规模,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投入推动的。(2)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增强,其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对城市土地产出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不利于城市就业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结构 城市土地 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樊鹏飞
从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两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随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阶段,拥挤效应还不明显。同时,集聚程度的不同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大小存在差异,资本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就业密度和人口规模,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投入推动的。(2)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增强,其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对城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结构 城市土地 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段瑞君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主要受到聚集经济的影响,市场拥挤效应不显著,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城市规模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不同等级城市规模的研究也印证了以上的结论,并且,城市规模越大,聚集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自我膨胀的趋势也就越显著。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市场拥挤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文清 贾岷江
为了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我国地方政府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极力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从理论上看,上述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本文在分析集群企业成本和市场均衡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集群规模的两种方法,认为提高聚集经济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聚集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薇
我国当前农业资本形成严重不足,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形成恶性循环。根本原因在于,其一,支农资金运用范围的宽泛,过于分散化,没能有效集中到农业产业中,导致支农资金使用配置效率不高,没有实现"造血型"的支农功能;其二,农业部门的比较利益低,缺乏足够的盈利吸引力,资本天然的趋利性使得农业内部资本向城市、非农部门流失,农业外部资本不愿进入,没能实现农业资本的积累。因此,本文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农业产业链条进行资金注入,催动农业资本形成,实现农业资本在农业产业链条中的有效循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业资本 资本形成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卓志
不同经济理论或学派观点下所形成的保险监管理论 ,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政府对保险业实施的监管。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和考察了影响国家或政府监管保险业主要的经济理论或学派 ;随后分析了不同经济流派下业已形成的有关保险监管的公众利益理论、捕获或追逐理论和监管经济理论的作用框架和适用性 ,以及对它们的一些争议和评价。通过这些分析 ,文章最后得出了保险监管理论对我们的保险监管工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保险监管 政治 经济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