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8)
- 2023(15494)
- 2022(13180)
- 2021(12205)
- 2020(10548)
- 2019(23905)
- 2018(23541)
- 2017(45250)
- 2016(24955)
- 2015(27549)
- 2014(27540)
- 2013(27299)
- 2012(25019)
- 2011(22465)
- 2010(22223)
- 2009(20458)
- 2008(20324)
- 2007(17906)
- 2006(15131)
- 2005(13108)
- 学科
- 济(99200)
- 经济(99070)
- 管理(69338)
- 业(67720)
- 企(54924)
- 企业(54924)
- 方法(50048)
- 数学(44665)
- 数学方法(44095)
- 财(26980)
- 中国(26273)
- 农(26144)
- 学(23406)
- 业经(19906)
- 贸(18868)
- 贸易(18867)
- 地方(18368)
- 易(18340)
- 制(17798)
- 务(17545)
- 农业(17526)
- 财务(17498)
- 财务管理(17462)
- 企业财务(16642)
- 环境(14977)
- 理论(14975)
- 技术(14955)
- 银(14474)
- 和(14400)
- 银行(14392)
- 机构
- 大学(360249)
- 学院(357570)
- 济(141302)
- 经济(138359)
- 管理(136120)
- 研究(120576)
- 理学(119486)
- 理学院(118027)
- 管理学(115646)
- 管理学院(114992)
- 中国(87430)
- 科学(79682)
- 京(75030)
- 农(69620)
- 财(63168)
- 所(62581)
- 业大(60622)
- 研究所(57945)
- 农业(55736)
- 中心(55535)
- 财经(52045)
- 江(51742)
- 经(47506)
- 范(46355)
- 师范(45710)
- 北京(45632)
- 经济学(44232)
- 院(43335)
- 州(41082)
- 经济学院(40264)
- 基金
- 项目(254013)
- 科学(199395)
- 基金(187324)
- 研究(172765)
- 家(167999)
- 国家(166678)
- 科学基金(141536)
- 社会(110752)
- 社会科(104984)
- 社会科学(104951)
- 基金项目(100143)
- 省(98504)
- 自然(96691)
- 自然科(94548)
- 自然科学(94511)
- 自然科学基金(92839)
- 划(85135)
- 教育(80225)
- 资助(76615)
- 编号(66683)
- 重点(58063)
- 部(55928)
- 发(53184)
- 成果(52558)
- 创(52373)
- 科研(50489)
- 计划(50220)
- 创新(49168)
- 教育部(47203)
- 国家社会(46507)
- 期刊
- 济(140888)
- 经济(140888)
- 研究(93007)
- 学报(68029)
- 中国(61661)
- 农(60816)
- 科学(59492)
- 大学(49740)
- 财(49629)
- 学学(47721)
- 管理(46152)
- 农业(40945)
- 教育(30066)
- 技术(28401)
- 融(27216)
- 金融(27216)
- 财经(25409)
- 经济研究(23167)
- 业经(22746)
- 业(22104)
- 经(21732)
- 问题(20654)
- 版(19993)
- 业大(18070)
- 统计(17414)
- 科技(17052)
- 资源(16728)
- 技术经济(16611)
- 策(16035)
- 商业(15736)
共检索到49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志莲 柴彦威
就地养老日益受到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欢迎,其中个体移动性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尤具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一对空巢的高龄老年夫妇作为典型案例,对其退休以来的移动性变化与日常生活历程进行叙事分析;以期揭示移动性对老年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移动性的变化特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为中国城市老年服务与宜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老年个体移动性具有日常活动空间向外拓展、逐渐向社区及周边收缩、局限于家及住所附近3个阶段;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的身体机能与健康状况,和家庭因素共同促使老年人移动性与日常生活发生阶段性演变;个人、家庭、所在社区的资源分别构成了各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个体的移动性空间应成为中国城市宜老社区与环境建设以及老年规划与服务的关键命题。
关键词:
城市老年人 移动性 日常生活 叙事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珣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对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调查中“活动指标”的分析王珣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日本高龄化综合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的课题研究。就此,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1990年8月在天津、杭州、无锡三个城市的市区组织了问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新明,齐铱
本文初步分析了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伤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慢性病伤数目的增加,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操持家务能力和躯体活动能力的丧失均呈快速上升趋势;(2)引起老年人群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伤主要为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病伤;(3)与自理和操持家务能力相比,躯体活动能力较容易受到慢性病伤的影响,在理论上,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理和操持家务能力是人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上,提示改善生活环境在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中的重要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传统教师培训的失能、教育实验的名不副实以及教育经验总结的大而化之,使叙事研究成为改变教师日常生活方式的一个期待。叙事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教学叙事、生活叙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自传。
关键词:
叙事研究 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教育自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黎 张忆雄 俞平 蔡吉梅 马佳 范良瑛 李小平
文章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356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量表测定其信息查询能力,以了解不同地区或同地区不同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能力行为现状,对比分析其差异性,为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能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老年人 日常生活 信息查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歌 高启杰
本文以2010年对河南省叶县农村的养老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过半数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在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女儿比儿子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来自子女的日常照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评价;生病时的照顾情况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重大。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 农村老年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泽梁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子代支持方面,有无子女经常性经济支持、有无子女生活照料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无子女大笔援助、有无孙代经济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无显著相关性;在亲代支持方面,是否对子女经常性经济支持、是否照看孙代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是否对子女大笔援助、是否对孙代经济支持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缺乏统计学意义。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城市满意度高于农村;代际支持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项曼君,孟琛,陈璇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职工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变化如何,缺乏相应的资料。由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课题组在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次对北京市有代表性的同一人群作了一系列的调查。本文根据调查数据重点对比分析了北京老年人在就业和经济状况方面一年来的变化,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小平 张忆雄 马佳 蔡吉梅 宋曦玲 冉文亮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3 568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自行设计的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量表测定其信息查询行为能力,以了解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与生活质量现状,理清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养老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冰 赵忻怡 杜子芳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类数据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水平、性别、健康水平和是否参加社会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较高的经济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此外,本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CHARLS数据中同一家庭样本不独立的问题,可以为其他基于CHARLS数据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统计方法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萍 李树茁
文章利用2001年、2003年和2006年"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调查数据,采用个体增长模型,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考察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代际间双向的家务帮助和情感支持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在代际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老年人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对获得子女提供的家务帮助具有替代作用;结果反映了农村家庭代际支持仍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揭示了"养儿防老"的儒家孝文化在中国农村仍盛行,而老年人为子女的"牺牲精神"现实生活中不可被轻视,揭示了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为"主效应模型"的增益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娜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多层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社会照料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获得的影响,探讨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关系。回归估计结果显示,个人层次上的年龄、居住状况、失能情况和社区层次上的老龄补贴、经济状况对农村老年人获得家庭照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代表社会照料的变量在统计上均不显著。回归估计结果说明,社会照料并不能对缺位的家庭照料起到补充作用,更不会起到替代作用,两者呈现一种非此即彼的"无关系"。文章的政策启示是,打破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壁垒,构建一个"流动"的老年照料体系。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鸿渊 孙莉莉
数字化和老龄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渗透到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新进入老年期的低龄老年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将研究聚焦于低龄老年人群体,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对低龄老年人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数字化应用对低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于不使用互联网的低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第二,社区参与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方式,在数字化应用对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三,不同文化水平的低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高学历的低龄老年人比低学历的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基于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本文对于如何提升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应用 低龄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顾大男
本文就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发展,女性老人、高龄老人、残障老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质量,健康长寿,跨文化比较研究,干预性项目研究等目前国际上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作了回顾与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影响老年人使用移动应用的认知因素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迁移和非迁移老年人群的比较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历史城区叙事环境量化分析
老年人公交活动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日常与偶发活动的对比分析
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及其影响研究——基于CSS(2013)数据的分析
税负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叙事记录法的实证分析
农村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差异——基于代际情感互动和经济支持视角的研究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
新医改后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村域社会资本、家庭亲和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