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6)
2023(12623)
2022(11194)
2021(10742)
2020(8849)
2019(20768)
2018(20723)
2017(40600)
2016(22397)
2015(25116)
2014(25264)
2013(24890)
2012(23044)
2011(20644)
2010(20779)
2009(19022)
2008(18348)
2007(15962)
2006(14387)
2005(12657)
作者
(62992)
(52050)
(51336)
(49366)
(33695)
(24896)
(23593)
(20275)
(19890)
(18771)
(17961)
(17382)
(16581)
(16329)
(16094)
(15964)
(15506)
(15489)
(14967)
(14792)
(12820)
(12796)
(12445)
(11978)
(11607)
(11569)
(11561)
(11522)
(10426)
(10254)
学科
(86077)
经济(85967)
管理(64167)
(59442)
(48556)
企业(48556)
方法(36655)
数学(31611)
数学方法(31128)
中国(25438)
(25254)
(22182)
地方(21423)
业经(19086)
(18395)
农业(16718)
(16166)
(15603)
贸易(15597)
(15068)
理论(14895)
环境(14240)
(13830)
(13637)
(13578)
财务(13510)
财务管理(13483)
技术(13047)
(12890)
银行(12858)
机构
大学(308748)
学院(308697)
管理(124615)
(119940)
经济(116900)
理学(107154)
理学院(105925)
管理学(104151)
研究(103611)
管理学院(103582)
中国(77902)
(66927)
科学(64441)
(56330)
(51557)
中心(47444)
(46891)
研究所(46560)
(46455)
业大(44438)
财经(44290)
(43375)
师范(43092)
北京(42755)
(40031)
(39972)
(38176)
农业(36315)
师范大学(34770)
经济学(34192)
基金
项目(209210)
科学(164363)
研究(156474)
基金(150007)
(128846)
国家(127707)
科学基金(110412)
社会(96375)
社会科(91115)
社会科学(91089)
(81760)
基金项目(80540)
自然(72169)
教育(71603)
自然科(70425)
自然科学(70411)
自然科学基金(69089)
(68866)
编号(65971)
资助(61615)
成果(54169)
重点(46008)
(45751)
课题(45192)
(44692)
(42812)
项目编号(39987)
创新(39782)
教育部(39268)
科研(39183)
期刊
(136367)
经济(136367)
研究(95767)
中国(57810)
管理(44726)
学报(44178)
(42830)
科学(42466)
(41803)
教育(37442)
大学(33407)
学学(30947)
农业(29631)
(28689)
金融(28689)
技术(26788)
业经(22922)
财经(20404)
经济研究(20164)
问题(19595)
图书(18638)
(17272)
理论(16023)
现代(14898)
实践(14783)
(14783)
资源(14632)
科技(14563)
技术经济(14442)
(14431)
共检索到460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婉晖  张尚  冯钧霆  
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老城区改造中的问题、关注重点及改造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过于商业化、失去城市韵味"是苏州老城区改造中最严重的问题;而"生活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的改善"是最应关注的重点;"小规模更新、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建"应是最主要的改造方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李波  李琴  陈剑宇  徐宇甦  
在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语境下,对老城区住宅社区适老化改造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武汉老城区,选取机关大院社区、高校校内社区、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与老城区基础样本这4种社区代表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入访谈等方式,探索这些住宅社区在适老化改造中的差异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造策略。研究发现:不同社区类型间在居室环境、社区环境、医护与商购环境等层面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导致其适老化改造重点各有不同,具体为:(1)机关大院与高校校内社区:应在整体保留社区前提下,以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与竖向交通改造为重点,打造适老化改造示范工程;(2)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应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适老化改造进程,以功能置换与活化为突破口,通过社区整体改造与打包租赁等模式,尝试居家养老型社区到准养老机构的转换;(3)老城区基础样本:对于基础设施较好的老旧社区,可适当保留维系城市肌理与情感记忆;而对于其他社区,应采取适度适老化改造作为过渡,为后续拆迁还建预留余地与缓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边文娟  
建筑色彩是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对老城区色彩问题认知深度不足,建筑色彩风貌更新存在缺乏针对性、成效不足等问题。在城市修补背景下,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采用定性定量结合、提取色彩构成、分析色彩网络等方法,梳理色彩演变过程,探讨色彩问题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古城现代建筑主体色植根于传统建筑点缀色,传承岭南地区对黄红色调的审美偏好及善用补色对比的用色逻辑,而用色比例错位置换最终导致古城色彩风貌混乱无序。并提出具有针对性更新策略,以期为转型期老城区城市修补与建筑色彩更新、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新刚  周丹  
街区(有的地方称控制单元)是在总规的基础上进行"总量分解"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为深入到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提供编制和审批依据。关于街区的划分原则,各个地方标准不一,尤其是老城区的划分。本文尝试从历史沿革、现状特征、功能结构的角度划分街区,探讨城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街区划分方法,并针对不同街区的工作重点设定各街区控制指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子张  洪国城  
全面拆除重建的老城改造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上都面临困境。超越以拆迁收储为主导的传统模式,探索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以产业升级、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进相结合的老城"微更新"模式。以厦门营平街区为例,分析其改造和规划演变历程,提出以公房引导与私房自主更新相结合的老城区住房产权处理与管理策略。以公房作为政府掌控的空间资源,通过管理和政策机制的改进,腾退公房,通过街区运营机构引导文创产业入驻,激活老城产业活力;以公房改造为契机,塑造街巷内部公共空间,完善街巷网络,通过破墙开店,再造内街骑楼和小广场;以公房置换私房的形式,解决公私有房混杂的问题。研究私房产权处理难点的应对细则,出台鼓励私房翻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明  过秀成  於昊  汤祥  何小洲  
为缓解我国城市老城区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指导老城区近期交通改善规划,通过分析老城区交通基本特征与问题,客观把握老城区交通发展趋势,提出老城区交通发展合理方向与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路、公交、停车、慢行以及交通管理层面的改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井晓鹏  霍小平  
通过对西安老城区内现状建筑色彩的调查与归纳,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指出西安老城区城市色彩体系由灰色系、土黄色系、赭石色系和"灰顶赤柱白墙"色彩组合等四类系列色构成;运用历史文化特性指导西安城市色彩体系控制分区,划定绝对保护区、控制建设区和环境协调区等三类分区。并据此确定了色彩推荐色谱,以实现对西安老城区城市色彩体系的控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倍庆  魏来  张爱华  
比较了清末(1910年)、抗战胜利后(1946年)、"文革"前期(1967年)的南京老城区街道路网,与2014年的城市道路比较,结果显示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制定的《首都计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中心由"三山街—大功坊—夫子庙"一带,北移至位于"鼓楼—新街口"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发展与历版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商贸中心体系的出现,并形成副中心与分区,但新街口主中心的地位并未发生转移。此外,城市南北向拓展的动力也强于东西向。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分析,从空间构形(Spatial Configuration)视角阐述路网结构对城市活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南京老城区城市形态的演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利林  王建英  
研究目的:从空间认知的视角解析老城区不同用地类型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态与组合关系。研究方法:以泉州古城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句法、空间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泉州古城以交通干道为骨架的"田"形交通网络框架已经初具雏形,4个尺度的商业空间结构均较易辨认与理解,各类公共服务用地为迎合其功能需求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空间位置,居住用地在拓扑半径为300 m时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部集聚核,并且在古城范围内居民步行出行的距离在1000 m左右;为加强泉州古城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采取完善道路网络框架以提升交通用地的通达能力、改善混乱的街巷体系以创建层次分明的商业空间、优化公共服务用地结构以满足旅游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强  高峰  李丁  
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处于兴盛期,应该谋划转型,可持续发展。老城区新华区面临着第三产业需要加强、环境污染严重和空间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老城区作用的认识,总结了老城区的两大功能,一是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承载区,二是合理利用采煤塌陷区重点区。探讨了新华区在平顶山市转型过程中的担当,即新华区产业发展要对应平顶山市接续产业要求,空间布局要承载平顶山市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云  杨坤  
文章基于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技术含量大、新兴性、空间集聚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结合老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布局条件,包括经济社会基础、技术与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并进一步阐述了老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林文盛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巨大转型,居住分异加剧,新城市贫困现象在特定人群和空间集聚,老城衰退邻里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苏州老城区6个典型社区的调查,发现老城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存在环境类型、空间类型、更新类型和人群分异。居住满意度主要受住房条件、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社会网络影响,其中城市历史社会空间结构奠定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格局,具体设施条件受建成时间、维护水平、人口密度和更新机会的影响;城市更新、原住民比例下降和外来人口迁入导致的人口置换过程破坏了原本良好的社会网络,降低了居住满意度,减少了脱贫机会。从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林文盛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巨大转型,居住分异加剧,新城市贫困现象在特定人群和空间集聚,老城衰退邻里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苏州老城区6个典型社区的调查,发现老城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存在环境类型、空间类型、更新类型和人群分异。居住满意度主要受住房条件、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社会网络影响,其中城市历史社会空间结构奠定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格局,具体设施条件受建成时间、维护水平、人口密度和更新机会的影响;城市更新、原住民比例下降和外来人口迁入导致的人口置换过程破坏了原本良好的社会网络,降低了居住满意度,减少了脱贫机会。从微观社区尺度研究老城衰退邻里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不仅能加深对新城市贫困现象的理解,也有利于未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扶贫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邰浩  陈可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新时期的历史城区保护应强调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以动态的眼光看保护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以POD、SOD、AOD理论为核心的"3D"历史城区复兴途径:以公众意见为指导、以提升城区公共服务能力为基础、以构造城市核心吸引力为提升创造宜人、宜居、宜赏、宜业的整体环境,从社会、文化、经济三方面为历史城区的复兴提供了可能。本文将"3D"模式应用于讪头老城区的城市更新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于完善我国历史城区保护理论体系、指导历史城区保护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静雅  陈可石  邰浩  
从城市形态学中城市肌理概念出发,通过人本行为认知城市空间。以青岛老城区为例,分析城市肌理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并解析城市肌理的构成,探究老城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提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路径:在符合城市规划理念、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视功能肌理中生活空间的质量,注重公共场所的人本化设计。意在为中国当下城市建设中公共空间的营造提供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