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0)
- 2023(4510)
- 2022(3928)
- 2021(3675)
- 2020(3086)
- 2019(7505)
- 2018(7521)
- 2017(14617)
- 2016(8042)
- 2015(9172)
- 2014(9191)
- 2013(8838)
- 2012(7818)
- 2011(7019)
- 2010(7470)
- 2009(6783)
- 2008(6568)
- 2007(5585)
- 2006(4888)
- 2005(4116)
- 学科
- 济(36427)
- 经济(36399)
- 管理(20658)
- 方法(19253)
- 数学(17978)
- 业(17843)
- 数学方法(17482)
- 企(14806)
- 企业(14806)
- 中国(11354)
- 地方(8163)
- 理论(6871)
- 农(6672)
- 城市(6615)
- 学(6507)
- 业经(5768)
- 环境(5317)
- 财(5104)
- 城市经济(4654)
- 贸(4634)
- 贸易(4630)
- 易(4443)
- 和(4362)
- 教学(4352)
- 划(4342)
- 技术(4296)
- 农业(4285)
- 发(4191)
- 制(4020)
- 策(3561)
- 机构
- 学院(114123)
- 大学(112350)
- 管理(44367)
- 济(42619)
- 经济(41466)
- 理学(38925)
- 理学院(38450)
- 管理学(37151)
- 研究(37052)
- 管理学院(36962)
- 中国(25863)
- 科学(25478)
- 京(24404)
- 农(19064)
- 业大(19002)
- 所(18710)
- 研究所(17258)
- 财(16960)
- 中心(16757)
- 江(16358)
- 农业(15177)
- 北京(15083)
- 范(14607)
- 师范(14430)
- 财经(14103)
- 院(13817)
- 技术(13552)
- 州(13501)
- 经(12813)
- 经济学(12659)
- 基金
- 项目(82017)
- 科学(64543)
- 基金(59287)
- 研究(54784)
- 家(52890)
- 国家(52547)
- 科学基金(45730)
- 社会(33876)
- 省(33213)
- 自然(32421)
- 社会科(32216)
- 社会科学(32204)
- 自然科(31805)
- 自然科学(31799)
- 基金项目(31228)
- 自然科学基金(31154)
- 划(28245)
- 教育(26579)
- 资助(25619)
- 编号(21508)
- 重点(18803)
- 发(17330)
- 创(16874)
- 部(16793)
- 计划(16545)
- 成果(15990)
- 课题(15809)
- 创新(15788)
- 科研(15659)
- 大学(14635)
共检索到15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 崔杰 王冬冬
为构建城市群道路网交通事故预测分析平台,以传统灰色预测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城市群道路网交通事故灰色模型,研究了该灰色模型的参数在系统特征数据序列数乘变换前后的量化关系。研究表明,数乘变换后,该灰色模型的发展系数变为原来的1ρr-1,灰投入量变为原来的ρ倍.研究认为,在利用该模型进行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分析过程中,可以根据数据量级大小进行数乘变换,简化建模过程。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预测模型 数乘变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建钢 伍雄斌 刘伟 江景舫 陈颖
以2005-2006年福建省公路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与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数(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3输入、单输出、16个中间单元层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分别对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的4项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1-3月份交通事故4项指数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2.9513%、3.5714%、3.5469%和2.9485%.因此,该3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使用简便、方法实用、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艳辉 许洪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吟吟
文章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设计问题,根据个人经济生命周期投资收入情况划分为两大阶段,综合考量人的经济价值和道义价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生命价值的因素进行权重比较,通过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各周期人的经济价值,进而依据人的潜在价值与道义价值底线,确定赔偿标准,以保险人稳定经营与投保人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建立双目标规划模型,由武汉市交通伤亡率,在现有投资环境下,确定保险人预期利润,得出保险费率,最终确定人均保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金山 陆立峥 郭建钢 徐青 黄晓婷
运用GM(1,1)模型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因素进行预测,然后将各影响因素综合起来构建灰色非线性回归模型,以预测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可靠,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兴
色彩设计与交通事故蔡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内各种车辆和道路交通设施的日益增长,交通事故也大幅度上升。如北京市1985年一个月交通事故竟达866次,伤519人,死67人,日平均死2.3人。下表是80年代中期交通部对我国部分城市交通事故情况的统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明昕
我国的救助基金从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存在一系列缺陷。而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救助基金的制度定位缺乏准确认识。救助基金从体系上讲既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的一元,是交强险的补充性制度,也是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应当与交强险协调一致,采取全国统一立法的模式,并更多地体现社会福利,突出政府职责。在功能上,救助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补偿受害人的物质性人身损害,而不是仅仅垫付其中的丧葬费用和抢救费用。在主体上,应当建立以财政部为主导,会同公安部、交通部、保监会等机构的联合管理架构;在基金筹集上,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都有义务对基金进行财政补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红
对未获赔偿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的救济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困难,完全由政府提供缺乏效率。在美国,该产品主要由保险公司通过未保险驾车者险的方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设计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模型,并利用2015年相关数据对该模型的帕累托改进作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公私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救助服务的社会效率。
关键词:
公私合作 交通事故 救助 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中 李青武 于海纯
我国已初步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三元救济制度框架,但是,其具体制度构成和制度体系在保护受害人权益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设计瑕疵,导致特定情形下的受害人利益仍无法获得保护。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受害人 社会救助基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红
对未获赔偿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的救济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困难,完全由政府提供缺乏效率。在美国,该产品主要由保险公司通过未保险驾车者险的方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设计了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模型,并利用2015年相关数据对该模型的帕累托改进作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公私合作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救助服务的社会效率。
关键词:
公私合作 交通事故 救助 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张某骑自行车下班行至乡、村自行修建的道路,与同样骑自行车的他人相撞,张某感觉伤势不严重,对方未受伤,双方均未报警。张某回家后,膝盖疼痛加重并肿起,去医院急诊结果为"左膝后缘股骨折",在家休息2个月,后张某要求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对张某在下班途中受伤的事实没有异议,但认为张某对事故有过错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道光
某日,张某在深圳人民北路准备乘中巴回家。上车投币后欲往后排空座就坐。这时该车司机王某在车门没有关好的情况下,突然起动车辆,并欲超越前面的车,导致还没站稳的张某被抛出车门,头部撞地出血,急诊后查实:属脑挫裂伤、左腕舟状骨骨折。治疗出院后,经深圳市交管局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小组评定为10级伤残,就赔偿问题交警进行了多次调解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若 李响
随着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的出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及补偿事故损失的责任保险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反映为过错责任向严格责任的转变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向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转变。本文着眼于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通过对新旧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表明,在一定假设下,制度变迁提高了社会效率。
关键词:
法经济学 归责原则 交强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连生,冯嘉苹
本文在探讨城市交通环境结构和交通事故潜育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边缘带交通事故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并阐明北京城市边缘带事故频发性的主要原因是其交通环境的城乡过渡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人和驾驶员的心理失衡。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交通事故,潜育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