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9)
2023(15917)
2022(13410)
2021(12081)
2020(10144)
2019(22313)
2018(22096)
2017(42874)
2016(23207)
2015(26119)
2014(25775)
2013(25398)
2012(22959)
2011(20492)
2010(21115)
2009(20352)
2008(20319)
2007(18283)
2006(16636)
2005(15261)
作者
(67360)
(56139)
(55857)
(53142)
(35835)
(26613)
(25283)
(21459)
(21108)
(19956)
(19200)
(18919)
(17934)
(17900)
(17483)
(17279)
(16563)
(16479)
(16389)
(15992)
(14105)
(13880)
(13558)
(12873)
(12643)
(12462)
(12456)
(12451)
(11167)
(11033)
学科
(102592)
经济(102432)
(89172)
管理(83104)
(79289)
企业(79289)
方法(40029)
(32457)
(31781)
业经(31522)
数学(31358)
数学方法(31025)
中国(30361)
(24900)
(22167)
地方(22142)
财务(22115)
财务管理(22083)
农业(21686)
企业财务(20759)
技术(18842)
(17804)
(17715)
(17445)
贸易(17433)
(17355)
(17272)
理论(17160)
(16881)
环境(16455)
机构
学院(343543)
大学(337375)
(142301)
经济(139258)
管理(132660)
理学(113209)
研究(112959)
理学院(111896)
管理学(110177)
管理学院(109527)
中国(88715)
(71417)
(71176)
科学(67735)
(56758)
财经(55603)
(54463)
(53655)
中心(50916)
研究所(50876)
(50184)
业大(46846)
北京(44589)
(43662)
经济学(43524)
师范(43281)
农业(42707)
(42338)
(41382)
财经大学(40816)
基金
项目(221390)
科学(177300)
研究(163214)
基金(162472)
(140431)
国家(139266)
科学基金(121325)
社会(106579)
社会科(101132)
社会科学(101111)
(87300)
基金项目(86281)
自然(77364)
自然科(75585)
自然科学(75564)
自然科学基金(74184)
教育(73656)
(72667)
编号(65085)
资助(64590)
成果(52302)
重点(50224)
(48893)
(48673)
(48606)
课题(45666)
(44959)
创新(44792)
国家社会(44248)
(42909)
期刊
(166757)
经济(166757)
研究(104252)
中国(64434)
(56571)
管理(53402)
(50933)
科学(47486)
学报(46741)
大学(36162)
农业(34745)
学学(34508)
(32911)
金融(32911)
技术(31584)
教育(30693)
业经(29534)
财经(27679)
经济研究(25967)
(23869)
问题(23451)
(19612)
技术经济(18044)
现代(17766)
(17421)
商业(17366)
统计(15464)
(15245)
资源(15186)
科技(15007)
共检索到518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玲  李悦晴  
在城市群视域下,科学准确测度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双向共聚及结构特征,探索两业共聚的发展方向与治理机制,是两业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天眼查获取中国19个城市群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全部企业的微观地理信息,引入图像检索领域的推土机距离(EMD)结合改进的Sinkhorn算法,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获取模拟产业集,构建不同方向的产业共聚指数,测度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31个二位数行业间的双向共聚水平,并分析其总体特征、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研究表明: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双向共聚现象较为显著,制造业向物流业方向集聚趋势更强;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物流产业的共聚水平明显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双向共聚呈现行业差异性;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两业共聚的显著性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向物流业方向。为此,应统筹空间规划,加强两业协同布局;强化适配协同,提高两业共聚的质量与效率;打破行政壁垒,构建两业共聚的城市群治理机制;深化两业共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霞娥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8-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对物流业与制造业集聚水平测算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集聚水平的耦合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集聚水平整体较高,但是其时期变化特征并不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两行业的集聚水平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及省域差异性。对两行业集聚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测算发现,两行业的集聚水平整体上处于耦合拮抗阶段,但是存在着高度协同发展趋势,并且这一现象在各地区具有普遍性。最后建议要因地制宜发展符合西部经济社会环境的特色产业,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可云  仲艾芬  
结对集聚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应用并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了中国城市的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从时序变化、空间格局方面分析结对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整体上呈现出“U”型分布特征。(2)2013年劳动与劳动、劳动与资本、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显著结对集聚组合明显上升。(3)中国四大区域板块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对集聚指数低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4)2013年城市产业空间网络呈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最后,提出了加强产业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引导城市制造业差异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常玉苗  
当前区域竞争已经变成城市群的角逐,装备制造业成为争夺的焦点,而从国家层面,合理规划城市群装备制造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质和量两个维度对我国五大城市群八大装备制造业进行战略类型的划分,然后从区域和产业两个视角研究装备制造业在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有利于掌握我国城市群装备制造业发展及装备制造业在城市群的分布,为合理的产业战略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依凡  于津平  杨继军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明晰城市群空间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是构建内需驱动型外贸发展模式的关键。本文借助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了城市群空间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包含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渠道,前者指创新激励和空间功能分工效应,后者指倒U型竞争效应。通过划分企业贸易方式、企业所在地区和企业所属城市群发现,城市群空间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国家级城市群和国家二级城市群内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因此,应当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城市群治理政策,注重分类治理,加强核心城市领军作用,重视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因地制宜制定和规划区域发展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程云翔  
基于维纳布尔斯的垂直联系模型,以物流业与传统制造业产业聚集为切入点,将交易成本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因素纳入对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聚集的影响考察范围,结合实证研究得到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聚集双向影响不对称、产业聚集双向影响效应受交易成本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影响的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露  刘修岩  叶信岳  胡汉辉  
城市群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与重要地理单元。本文在机器学习Wasserstein距离算法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矩阵扩张Sinkhorn算法和熵正则化约束法改进Wasserstein距离算法及其求解方式,通过假设检验与蒙特卡洛模拟构建产业共聚指数,测算中国城市群的产业共聚水平。测度结果发现,中国城市群同二位数行业内产业间的共聚水平大于跨二位数行业产业间共聚水平;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共聚特征,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上述城市群内部偏向共聚;2007—2013年间中国城市群产业空间共聚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不同城市群的演化模式存在差异。本文还利用产业共聚指数的方向性,分析了不同城市群产业空间核心产业的差异,绘制出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对产业共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技术关联与规模差距对产业间共聚的影响显著为正,行业内部竞争水平从共聚和被共聚两个方向抑制产业间共聚趋势;城市群层面诸如政府规模等区域特征均与产业间共聚水平负相关。据此,本文提出了实施城市群产业空间治理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厚双  盛新宇  
中日两国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既存在着共性特征,又有显著差别。样本期内的共性可总结为3点:中日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均有所下降,产业结构、服务化类型结构明显相似,同时国内服务化水平显著高于进口服务化水平。差异性也体现为3个方面:第一,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日本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均要显著高于中国,但两国服务化水平差距正逐步缩小;第二,日本服务化水平领先的行业相对较为稳定,进口服务化相对国内服务化的程度也要略高于中国;第三,中国服务化发展虽然在总体上落后于日本,但在部分类型的服务化领域,少数行业的服务化水平已实现超越。
[期刊] 改革  [作者] 巩前胜  仲伟周  
利用200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视角分析其区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差异较大,集聚水平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要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促使产业向集聚程度较低的中西部省份有序转移。同时,中西部省市也应尽快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蔚  
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福建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均衡,外围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集中。单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程度并不完全呈现一致性。传统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两极化的空间集聚水平,而重化工业的集聚效应明显于扩散效应。最后,分别对基于资源禀赋、协作共生、规模经济和政府引导四种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洪生  赵放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综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内涵,并从经验性、统计性两个角度描述了两业协同集聚特征,从形成机制、形成条件、形成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归纳了两业协同集聚机理,从指标和模型两个方面梳理了协同集聚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最后阐释了两业协同集聚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慧  周根贵  任国岩  
利用产业集聚指数和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分别对中部六省制造业、物流业及两大产业间的共同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细分行业里中、高集聚行业占多数,且以劳动密集型居多,资源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上升幅度较大。物流细分行业除航空运输业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产业集聚,装卸搬运、仓储和邮政业集聚指数上升较快。两大产业细分行业间多呈共同集聚态势,但低度集聚的产业组合仍占多数,仓储业、装卸搬运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程度最高,航空运输业、仓储业和装卸搬运的共同集聚水平上升变化最为明显,而铁路、道路、水路运输业与制造业分布趋于分散。最后,以马歇尔3个外部性理论为框架,结合产业转移的背景,解释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形成共同集聚的内在机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玲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利用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和投入产出表测度长江经济带11省份制造业服务化率以及细分制造业国内服务化率、进口服务化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与中上游区域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反而表现出比较劣势。其具体特征表现为: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化比较优势突出;中游区域制造业批发零售服务化比较优势突出;上游区域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化,金融服务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化比较优势突出。制造业进口服务化率总体较低,主要仍以制造业国内服务化为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曹玲娟  
文章利用CEADs数据库中的城市尺度投入产出表,运用列昂惕夫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和σ收敛实证考察了中国19个城市群制造业国内贸易循环的典型事实和空间差异演进态势。结果表明:19个城市群的制造业国内贸易发展差异明显,内陆城市群制造业更依赖于国内贸易循环。城市群制造业国内贸易依存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珠江三角洲群内差异最大,滇中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群间差异最大,群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主要差异来源,制造业国内贸易依存度整体不具有收敛特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