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3)
- 2023(15743)
- 2022(13704)
- 2021(12633)
- 2020(10660)
- 2019(24585)
- 2018(24718)
- 2017(48353)
- 2016(26125)
- 2015(29483)
- 2014(29894)
- 2013(29567)
- 2012(27597)
- 2011(25303)
- 2010(25550)
- 2009(23878)
- 2008(23106)
- 2007(20531)
- 2006(18646)
- 2005(16736)
- 学科
- 济(123741)
- 经济(123604)
- 管理(74916)
- 业(68274)
- 企(54895)
- 企业(54895)
- 方法(51035)
- 数学(44676)
- 数学方法(44264)
- 中国(33197)
- 农(29086)
- 财(27155)
- 地方(26954)
- 学(25755)
- 业经(24154)
- 制(22187)
- 贸(20469)
- 贸易(20456)
- 易(19768)
- 农业(19428)
- 理论(18202)
- 银(17946)
- 银行(17894)
- 融(17369)
- 金融(17361)
- 和(17227)
- 行(17145)
- 环境(17127)
- 体(16281)
- 务(15773)
- 机构
- 大学(387953)
- 学院(384299)
- 济(162860)
- 经济(159308)
- 管理(149128)
- 研究(132935)
- 理学(128200)
- 理学院(126757)
- 管理学(124700)
- 管理学院(123995)
- 中国(98661)
- 京(83345)
- 科学(79926)
- 财(75866)
- 所(66961)
- 财经(60536)
- 研究所(60508)
- 农(60326)
- 中心(58745)
- 江(56852)
- 业大(55097)
- 经(54898)
- 北京(53115)
- 范(50595)
- 经济学(50372)
- 师范(50121)
- 院(48045)
- 农业(47181)
- 州(45873)
- 经济学院(45214)
- 基金
- 项目(253350)
- 科学(198883)
- 研究(185401)
- 基金(184027)
- 家(159899)
- 国家(158626)
- 科学基金(135801)
- 社会(117974)
- 社会科(111733)
- 社会科学(111705)
- 省(97520)
- 基金项目(97342)
- 自然(87346)
- 自然科(85302)
- 自然科学(85285)
- 教育(84856)
- 自然科学基金(83744)
- 划(82260)
- 资助(76652)
- 编号(75304)
- 成果(62122)
- 部(56465)
- 重点(56227)
- 发(54159)
- 课题(52109)
- 创(51703)
- 教育部(48600)
- 国家社会(48538)
- 创新(48291)
- 科研(47862)
- 期刊
- 济(184766)
- 经济(184766)
- 研究(121010)
- 中国(72001)
- 学报(59896)
- 管理(56043)
- 财(55933)
- 科学(54311)
- 农(54058)
- 大学(45025)
- 学学(42418)
- 教育(40822)
- 农业(36744)
- 融(35091)
- 金融(35091)
- 技术(33036)
- 财经(30670)
- 经济研究(30564)
- 业经(28163)
- 经(26260)
- 问题(25641)
- 图书(20000)
- 技术经济(19924)
- 理论(19348)
- 贸(19326)
- 业(18085)
- 统计(17859)
- 现代(17622)
- 商业(17438)
- 实践(17251)
共检索到578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力武 罗瑞芳
本文以我国14个主要城市群的数据为样本,以网络组织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网络状况的物质内容对其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分别从成员城市的独立性和自学习性、城市群网络整体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以及网络内部的连通性五个维度来度量网络状况的物质内容。结果表明,除了成员城市的独立性妨碍城市群整体经济增长,其他四个因素都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群 网络特征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雁云 秦川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发展构成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的耦合系统。基于我国14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产业和城市集聚的耦合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且具有滞后性。应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从整体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杨艳飞 韩佳宾
人口空间集聚是城市群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在对城市群人口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人口空间集聚对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人口空间集聚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即在人口集聚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集聚有利于提高城市群的经济效益,而当人口集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群的经济效益将会被减弱;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城市群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在发挥城市群人口集聚红利的同时,减少城市群人口空间过度集聚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促进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空间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项文彪 陈雁云
产业集群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各城市之间人口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城市集群则为产业的集聚提供了优质的城建设施、生产要素以及各种科技和制度的创新。在对中部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互动分析中,发现中部地区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没有完全同步发展;同时构建了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证明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城市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而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互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项文彪 陈雁云
产业集群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各城市之间人口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城市集群则为产业的集聚提供了优质的城建设施、生产要素以及各种科技和制度的创新。在对中部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互动分析中,发现中部地区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没有完全同步发展;同时构建了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证明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城市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而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互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邓闻静
文章分析了我国23个城市群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和铁路交通网络的分布情况,测算了各城市群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借助Arcgis10.2对我国23个城市群交通空间流分布情况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并综合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是高铁网络下,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城市交通可达性普遍得到大幅提升,城市群交通空间格局得到完善;二是我国城市群城市可达性的提高,给区域旅游经济带来了正向影响;三是高铁网络下,我国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弱,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分布网络呈不均衡状态。
关键词:
城市群 高铁 旅游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青睿 陈明宝
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对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城市群发展规划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19个城市群20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群政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群发展规划能够有效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对规划内城市经济增长率提高约0.55%,这种带动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以地方政府支持视角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相对于政府教育支持而言,政府科技支持是城市群发展规划经济带动效应的主要媒介。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群的多中心性弱化了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经济带动效应,但这种调节作用主要作用于非核心城市,并不影响城市群政策对核心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云飞
以Fujita&Thisse理论模型为基础对城市群内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推导结果显示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山东半岛城市群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表现为"门槛效应"——产业集聚初期推动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过度集聚引起的负外部性会抑制经济增长。针对上述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和结论启示。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增洋 豆建民
21世纪以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对东部地区的赶超,然而,迄今为止其赶超机制还缺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中国城市群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对中西部城市群和东部城市群经济增长因素的回归比较研究以探析其赶超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地区间比较优势变化是中西部地区实现增长赶超的根本原因,赶超机制来源于新古典理论赶超机制、新增长理论赶超机制、新经济地理理论赶超机制以及政府"扶持之手"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雁云 朱丽萌 习明明
基于中国15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聚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更明显,且东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效应(具有滞后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中西部更大。为缩小中西部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与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文章提出加快构建跨省域城市群、进一步培育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乃至巨大型城市(如重庆)等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经济增长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光妍 周正
随着城市群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城市间产业分工也处于持续不断的形成与演进当中。文章以中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1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中介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内部所形成的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服务业、外围城市发展制造业的产业分工格局,对城市群整体、中心城市、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机制来看,城市群产业分工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提升,更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行推进,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分工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光妍 周正
随着城市群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城市间产业分工也处于持续不断的形成与演进当中。文章以中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1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中介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内部所形成的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服务业、外围城市发展制造业的产业分工格局,对城市群整体、中心城市、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机制来看,城市群产业分工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提升,更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行推进,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分工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治栋 王亭亭
分析了产业集群、城市群及二者的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全面FGLS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八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作用,但城市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小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的良性互动也可提升区域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宇 衣保中
"精明增长"是指在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在自然环境保护中践行"两山理论",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的高效发展模式。从"精明增长"的视角,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0~2015年辽中南城市群的社会经济数据,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精明程度进行测度分析,探寻辽中南城市群的转型路径。研究表明,研究期内辽中南城市群的增长主要体现为城市群规模的扩张以及城市生产消耗方面的增长。虽然整体城市群依然处在提速增长的模式,同时在城市空间规模方面逐渐向集约化发展的态势也日趋明显,但其主要依靠"量"的增长,"质"的提升不够显著。研究结果能够为辽中南城市群乃至更大区域的城市群"精明增长"提供决策的相关参考及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城市群能否通过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群内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正的外部性,关系到城市群能否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三个维度,对2009—2019年中国10个城市群1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融入所在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其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和产业结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非线性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三个维度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利用空间误差模型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基准回归结果。从政策层面来看,城市提升融入城市群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一体化水平,对于改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群经济网络与经济增长——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
增长、结构升级与城市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区的实证研究
城市群城镇化效率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教育欠账、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甘肃14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县域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中原城市群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
网络文献内容增长规律的实证研究——以PC显卡相关内容主题的增长为例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我国27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内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广义矩方法的分析
经济增长对房价上涨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城市群视角的再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