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2)
2023(15379)
2022(12931)
2021(11764)
2020(9773)
2019(21678)
2018(21295)
2017(40719)
2016(21784)
2015(23630)
2014(22427)
2013(21870)
2012(19690)
2011(17475)
2010(16989)
2009(14688)
2008(13894)
2007(11810)
2006(9858)
2005(7941)
作者
(59713)
(50109)
(49877)
(47027)
(31756)
(23997)
(22238)
(19676)
(18969)
(17132)
(16908)
(16705)
(15705)
(15584)
(15379)
(15228)
(15034)
(14949)
(14455)
(14169)
(12326)
(12032)
(11692)
(11392)
(11326)
(11012)
(10832)
(10668)
(9903)
(9878)
学科
(86459)
经济(86377)
管理(69833)
(65675)
(55069)
企业(55069)
方法(42078)
数学(37691)
数学方法(37260)
中国(24406)
(22329)
技术(21723)
(21539)
业经(18631)
环境(18229)
(16907)
地方(16106)
(15562)
贸易(15555)
(15143)
农业(15083)
(14708)
财务(14669)
财务管理(14648)
技术管理(14086)
(14031)
企业财务(14021)
理论(13250)
(13189)
(12641)
机构
学院(293691)
大学(292181)
(123047)
经济(120839)
管理(120759)
理学(106847)
理学院(105758)
管理学(104006)
管理学院(103461)
研究(93127)
中国(67801)
(58684)
科学(58665)
(52138)
(49725)
业大(47592)
(44161)
中心(44027)
财经(43602)
研究所(41016)
(40802)
(40138)
农业(39502)
经济学(38725)
经济学院(35333)
北京(34957)
(34653)
(34587)
师范(34085)
商学(33069)
基金
项目(218654)
科学(175105)
基金(163164)
研究(152188)
(144778)
国家(143668)
科学基金(125470)
社会(101571)
社会科(96758)
社会科学(96737)
基金项目(87763)
(86019)
自然(83680)
自然科(81956)
自然科学(81934)
自然科学基金(80492)
(72674)
教育(69865)
资助(64500)
编号(57124)
(51155)
重点(49314)
(47815)
创新(47174)
(46613)
国家社会(43726)
科研(42609)
计划(41598)
教育部(41374)
成果(41343)
期刊
(118221)
经济(118221)
研究(75441)
中国(50920)
学报(48369)
科学(45543)
管理(44062)
(42258)
(39717)
大学(36964)
学学(35681)
农业(29090)
技术(27345)
教育(23865)
(21896)
金融(21896)
财经(20850)
经济研究(20137)
业经(19730)
(17993)
科技(17210)
问题(17039)
(16687)
技术经济(15903)
(14054)
(13976)
统计(13662)
商业(13478)
资源(13219)
现代(12933)
共检索到397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康   耿一睿   郭涛  
“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创新在权衡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降碳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6—2021年中国19个城市群地区的20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刻画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时空演变格局基础上,实证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并讨论了人力资本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2006—2021年中国城市群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增速先增后降,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群碳排放增速明显低于创新水平较低的城市群;(2)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碳排放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且受城市群等级、地理区位、低碳政策、城市产业结构以及城市规模的影响;(3)人力资本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碳排放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人力资本的增加一方面强化了倒“U”型曲线拐点前的正向作用和拐点后的负向作用,另一方面使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降碳阈值右移。研究结论为“双碳”目标下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抓手,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的降碳效应,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圣蓉  罗良文  
基于Coe-Helpman模型,测算以人力资本素质为门槛值时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差异;随着门槛值逐渐提高,国际研发投入、进口贸易研发资本对绿色技术创新始终呈现正向溢出效应,跨国技术转移、FDI研发资本渠道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O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渠道始终为负效应;各渠道技术溢出的强正相关发展区段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流通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流通业效率提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中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东部和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区域流通业效率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逐步增加,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产业集聚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门槛值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俊武   陈钊雄  
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和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参数与非参数方法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中介作用,同时探讨环境规制、科创支持、市场化程度和公众关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呈显著倒“U”型关系;(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倒“U”型关系仅在非资源型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和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体现明显;(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既能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又会通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碳排放;(4)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关注、科创支持和市场化程度对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倒“U”型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使倒“U”型曲线更陡峭,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使倒“U”型曲线更平缓。据此,提出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完善市场机制、构建政府公众共治体系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灿   刘文丽   林声甜   颜佳娜   王雅棋  
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是贯彻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支撑,但学界尚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的深入探讨。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展开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绿色技术创新空间极化现象显著,由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主导,中西部省会城市协同推进的创新格局日益突出,高碳区域在下游地区连片分布,中上游地区零星分布;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演化呈现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2)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倒“U”型相反的关系,反映出技术创新的“回弹效应”与“极化-涓滴”效应。(3)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于资源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更强,碳增排效应偏弱;上游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直接效应为“U”型,间接效应为倒“U”型,中游城市主要体现在长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呈现倒“U”型,下游城市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磊  张雪薇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变异系数法测度了科技金融生态水平,运用Arc GIS探究了科技金融生态和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生态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非均衡性。(2)科技金融生态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高铁时间距离权重下对其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最大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形关系;科技金融生态与环境规制形成协同效应,进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中国政府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中国的绿色先行者,希望其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领先国——低碳城市——其他城市的三层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低碳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找出低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其研发驱动的技术流入和对其他城市投资驱动的技术流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低碳城市在其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技术中介作用,低碳城市的示范效应受到地区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丽  陈腾鹏  
作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重要战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分别通过“新基建”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内部治理效应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为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智能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城市治理相结合、新型信息技术与低碳环保型技术相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研发、节能减排等各环节的渗透,支持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头部企业成为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头羊;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通过城市大数据平台缓解企业信息约束问题,通过智慧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资源向具备绿色研发条件的企业流动;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协调试点范围内各城市智慧化转型进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考核评价指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息  马杰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关系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以我国的30个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与地区层面(东中西部)探索我国环境规制和绿色创新的关系以及认识东、中、西三大区域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环境规制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创新,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的作用不显著,人力资本对绿色创新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何斌锋  
“双碳”目标的实现促使物流行业“降碳”刻不容缓。绿色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着力点。为此,本文结合SBM-GML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4-2022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物流行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面板阈值模型探讨其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创新效率较低。此外,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且发达地区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为此,本文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程龙   赵凤扬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晶   徐志超  
本文以2003~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构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效应与传导机制。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非都市圈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显著,但都市圈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有所减弱且溢出效应不显著;非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显著;(3)技术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宜在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地区协作机制、发挥都市圈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方面重点发力,以促进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永凤  赵晓琴  
碳中和背景下,提升企业自愿落实减排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19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究了碳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调节变量,并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碳绩效和绿色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碳绩效正向影响财务绩效且存在门槛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在碳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同时该调节效应具有双重门槛特征。以上结论为激励企业提升碳绩效与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