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7)
2023(17753)
2022(14730)
2021(13607)
2020(11459)
2019(26375)
2018(25909)
2017(50529)
2016(26958)
2015(30026)
2014(29818)
2013(29606)
2012(27646)
2011(24833)
2010(25206)
2009(23471)
2008(23197)
2007(20727)
2006(18608)
2005(16868)
作者
(76039)
(63137)
(62915)
(59666)
(40535)
(29986)
(28688)
(24597)
(24039)
(22550)
(21415)
(21153)
(20057)
(19990)
(19490)
(19347)
(18573)
(18305)
(18249)
(18220)
(15727)
(15400)
(15339)
(14545)
(14123)
(14110)
(13981)
(13823)
(12613)
(12394)
学科
(127722)
经济(127597)
(97975)
管理(89826)
(85137)
企业(85137)
方法(56340)
数学(46358)
数学方法(45928)
中国(36345)
(36160)
(35114)
业经(34465)
(28930)
贸易(28908)
地方(28720)
(27983)
农业(24803)
(24128)
(24004)
财务(23955)
财务管理(23911)
企业财务(22690)
技术(21605)
(20120)
理论(19711)
(19284)
银行(19252)
(18535)
(18469)
机构
学院(391434)
大学(388016)
(172595)
经济(169326)
管理(158302)
理学(135855)
理学院(134436)
管理学(132539)
管理学院(131790)
研究(126614)
中国(99787)
(81651)
(80682)
科学(71539)
财经(64149)
(61398)
(59226)
中心(58557)
(58532)
(58262)
研究所(54705)
经济学(52822)
业大(52174)
北京(51543)
(48580)
师范(48174)
经济学院(47858)
(47480)
财经大学(47383)
(46347)
基金
项目(252636)
科学(202393)
研究(188533)
基金(185820)
(159030)
国家(157639)
科学基金(138379)
社会(123628)
社会科(117591)
社会科学(117565)
(98000)
基金项目(97873)
自然(87253)
教育(86090)
自然科(85352)
自然科学(85331)
自然科学基金(83852)
(81450)
编号(76135)
资助(76067)
成果(60719)
(57731)
(56889)
重点(55997)
(54410)
课题(51618)
国家社会(51541)
创新(50223)
教育部(49800)
人文(49196)
期刊
(192394)
经济(192394)
研究(118971)
中国(74117)
管理(63721)
(63335)
(53323)
科学(50041)
学报(49165)
(39836)
金融(39836)
大学(39490)
学学(37290)
农业(36786)
教育(36747)
技术(36281)
业经(33519)
财经(32179)
经济研究(30873)
问题(27952)
(27759)
(24364)
(21701)
技术经济(21437)
国际(20661)
商业(20525)
统计(20144)
现代(19273)
世界(19014)
(18731)
共检索到594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沛  
加快推进我国城市群建设是促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五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在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竞争力基础上,实证考察我国城市群竞争力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能够通过扩大商贸流通业市场规模、提供丰厚的要素资源支撑、加剧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城市群品牌效应,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客观测度结果来看,我国五大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力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竞争力最强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其次是珠三角城市群,然后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进一步地,城市群竞争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城市群竞争力越强,其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就越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飞   黎佩雨   刘新智  
文章以2008—2020年我国五大城市群10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广义矩估计与门槛模型考察了产业的空间集聚、城市劳动力流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劳动力流入均能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且两者的相互作用能扩大这种促进作用;不同产业集聚类型对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另外,通过门槛检验发现,五大城市群产业的空间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1.2289。对此,各城市群应致力于城市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和劳动力流入规模的扩大,并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和人才引进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新智  张鹏飞  史晓宇  
产业是城市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其集聚程度和类型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8—2019年五大城市群107个城市为样本,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均能显著推进五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产业集聚能通过技术创新产生中介效应;不同产业集聚类型对五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差异;对于不同城市群,不同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也不尽相同;另外,利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第三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为此,各城市群应致力于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投入力度的强化,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区域政策,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宋维珍  张晋晋  
沿海三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创新引领、内引外联、产业高端、治理高效、生态宜居、民生共享六个方面。实现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高质量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为此,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开放高效政府,提高城市—区域治理能力,合作共建创新型战略平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燕珠  张洋  吕俊霖  
以“十四五”规划中位列优化提升范畴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对各城市群及其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市群科研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的格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差异最为显著;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二者科研竞争力评价表现虽居五大城市群的下游,但其区域内各省份科研竞争力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合理有效的区域物流空间关联网络有利于区域物流活动组织化、规模化、网络化运行,实现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2005—2016年我国五大城市群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借助引力模型确定城市间物流业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析物流业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探究其运行效应发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物流业发展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物流业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群,城市群物流业发展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具有典型的多级分化现象;五大城市群物流业空间关联紧密度逐步增加,网络等级度变化相对平稳,网络效率逐年下降,网络结构日益稳定;网络密度的提升和网络效率的下降有助于城市群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内差异的缩小,森严网络等级结构的破除有助于京津冀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在其他城市群作用不显著),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的提高有助于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中介中心度的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因此,为更好地推动城市群物流业协调发展,一要充分考虑各城市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明确各城市在城市群物流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推动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产业联动与空间协同,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高度扁平化功能分工格局以及高效运转的物流业空间关联网络;二要增强物流枢纽城市空间生产能力,强化其对区域内落后城市的辐射力,实现整体繁荣与区域协调发展,避免断崖式局面的出现;三要积极改善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消除要素流动制度性障碍,通过要素流动、区际贸易、企业分工合作等多种渠道实现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优化城市群物流业空间配置,强化城市群物流业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使之高效低成本运转,提升物流业价值创造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龙政  常茗  
根据2005—2012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4个市级区域面板数据,对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力进行了跨区域比较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十大城市群分为受竞争力限制地区、推动作用不明显地区和受竞争力显著推动地区三类,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具体偏离情况和产业变化情况等方面对三类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劣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相关,三类地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各不相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延春  谷浩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选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中游和成渝五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城市群中的城市中心性指数发现城市群中各城市在职能上呈现等级分布;每个城市群都拥有核心城市作为支柱带动城市群发展,核心城市具有显著的服务业中心性指数,制造业中心性突出的城市是推动城市群发展的基础。长三角和珠三角正处于城市群发展完善阶段,拥有多个核心城市联动发展;京津冀和成渝处于城市群的发展不均衡阶段,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分化明显;长中游仍处于城市群初级阶段,城市的中心性指数低,城市间联系强度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春  
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原城市群数据,测算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发展等因素对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环境规制、外商投资对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影响显著,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对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建议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金融和环境规制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毅  
本文以城市群为研究视角,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构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性评价体系,以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作为研究样本,从时空维度实证考察黄河流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态势。研究发现:“五极”城市群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且各维度同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山东半岛城市群明显处于领先水平;时间维度上,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渐趋提升,但群际间的非均衡态势却呈现扩大之势。本文据此提出推进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应重视均衡化发展和差异化产业政策的制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理  徐雷  钟坚  
本文选取2000~2018年中国五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等分析方法,揭示五大城市群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趋势,同时对保险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敛散性和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表明,在全国保险业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的同时,五大城市群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表现出"板块化"的空间集聚特征。从Dagum基尼系数来看,保险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在城市群间、城市群内呈下降趋势,但城市群间的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从Markov链来看,五大城市群保险业发展水平的等级状态之间能够保持较高水平的流动性,保险密度的流动性多表现为向上等级的转移,保险深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概率也较大。考虑空间效应后,城市群保险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绝对β空间收敛、条件β空间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特征,并且影响各个城市群保险业发展的因素不尽相同。因此,主张在明晰城市群保险业发展具有地域分异特征的前提下,应充分重视空间动态关联,提出缩小保险业发展差距、助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锡琴  李刚磊  瞿伟  
根据国家"十三五"区域规划空间布局,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将是谋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个维度。以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的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大城市群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各城市群的具体特征,提出了建立"一核多极"、"以点带面"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促进城市群竞争力有效提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白莹莹  
经济转型期间“以地谋发展”模式得以延续并驱动城市创新发展对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9年数据,利用面板双固定模型评估工业地价补贴与区域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其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1)工业地价补贴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既促进创新数量的增长也促进创新质量的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成立;投资效应会降低工业地价补贴对创新水平提升的促进效应,工资激励效应则会提升工业地价补贴对创新的促进作用。(2)工业地价补贴显著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2012年及以后显著促进创新质量提升;在创新环境较差城市对创新的正向效应显著;显著提高南方城市的创新质量。(3)拓展分析发现,工业地价补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地区创新水平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工业地价补贴对创新数量、可持续创新均存在双门槛效应。因此,实行“以地引资”式的工业用地补贴关键是“因城施策”,政府应重视投资和激励政策对创新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实现经济长足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伟伟  高红岩  刘宗庆  
城际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骨干力量,对引导和带动城市群经济、人口和资本紧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本文全面界定了紧凑型城市群的内涵,并对中国十大城市群2001—2016年紧凑发展程度进行测算;通过构建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模型、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和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分别探究了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紧凑发展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际轨道交通变量对城市群紧凑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一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性;城市群紧凑度变量与经济效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城市群紧凑发展要有一定限度;城际轨道交通既对城市群经济效率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又通过影响城市群紧凑度对经济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应大力发展城际轨道交通,使其实现网络化,才能充分发挥对城市群紧凑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促进城市群经济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