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30)
- 2023(3133)
- 2022(2680)
- 2021(2403)
- 2020(1879)
- 2019(4214)
- 2018(4041)
- 2017(7512)
- 2016(4226)
- 2015(4513)
- 2014(4373)
- 2013(4262)
- 2012(3895)
- 2011(3432)
- 2010(3603)
- 2009(3157)
- 2008(3055)
- 2007(2759)
- 2006(2491)
- 2005(2017)
- 学科
- 济(17992)
- 经济(17974)
- 管理(10062)
- 中国(8693)
- 地方(6894)
- 业(6624)
- 城市(6114)
- 方法(5719)
- 企(4968)
- 企业(4968)
- 数学(4965)
- 数学方法(4886)
- 城市经济(4390)
- 环境(3947)
- 学(3846)
- 农(3084)
- 发(3082)
- 业经(3068)
- 财(3012)
- 理论(2971)
- 地方经济(2885)
- 方城(2612)
- 划(2337)
- 和(2335)
- 资源(2284)
- 制(2160)
- 农业(2078)
- 产业(2046)
- 融(1829)
- 金融(1827)
- 机构
- 学院(57223)
- 大学(56252)
- 济(20704)
- 研究(20581)
- 管理(20156)
- 经济(19945)
- 理学(17360)
- 理学院(17001)
- 管理学(16635)
- 管理学院(16526)
- 科学(13979)
- 中国(13795)
- 京(12549)
- 范(9659)
- 所(9626)
- 师范(9592)
- 中心(9362)
- 财(9187)
- 研究所(8866)
- 江(8425)
- 院(8251)
- 业大(7986)
- 师范大学(7984)
- 财经(7584)
- 北京(7464)
- 农(7409)
- 州(7388)
- 经(6873)
- 经济学(6494)
- 研究院(6409)
- 基金
- 项目(42779)
- 科学(34690)
- 基金(31481)
- 研究(29771)
- 家(27680)
- 国家(27491)
- 科学基金(24513)
- 社会(19989)
- 社会科(19079)
- 社会科学(19070)
- 基金项目(17870)
- 省(17118)
- 自然(16180)
- 自然科(15847)
- 自然科学(15843)
- 自然科学基金(15507)
- 划(14703)
- 教育(13476)
- 编号(11596)
- 资助(11344)
- 重点(9730)
- 发(9253)
- 成果(8752)
- 国家社会(8590)
- 课题(8582)
- 创(8555)
- 部(8459)
- 创新(8081)
- 计划(7968)
- 科研(7711)
共检索到79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苗长虹 胡志强
区域是地理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论题。在地理学发展进程中,对区域的论争主要围绕地域空间、网络空间和空间的生产展开,并呈现出由单一维度向多维度转变的趋势。城市群空间是一种新的区域空间,具有地域空间、网络空间、空间的生产与建构等多重属性。空间具有社会性和历史建构性,对空间的关注正从空间中的生产向空间本身的生产转变。空间生产离不开权力运作,空间是话语建构的产物。中国对城市群概念的认知和范围界定的争议源于区域概念的多重属性。以中原城市群的构建过程为实证案例,提出了中原城市群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城市群究竟是什么?"这一核心论题,透视了城市群空间的多重性质。最后,针对单一维度的局限性,提出了认知和界定城市群的多维度框架,包括领土(Territory)、地方(Place)、尺度(Scale)、网络(Network)和功能(Function)五个方面,并指出了今后进行城市群研究需要关注的理论重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立平 穆桂松
从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角度出发,计算了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数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了其分形结构特征;从空间关联的角度出发,通过威尔逊模型、空间关联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联系进行研究,计算了各城市的交通吸引强度、人口吸引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全局Moran I指数、局部G*统计分析各城市的空间关联程度、发展趋势和空间要素在各城市的集聚特征。研究得出中原城市群目前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关联特征,对中原城市群进行内部资源整合、调整空间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空间关联 中原城市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华
国外三个著名的都市圈都是各自国家内的经济社会极化地区,经济总量最大,单位面积产出多,产业、人口和从业人员高度集聚,中心城市能力强。与之相比,中原城市群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发展的潜力巨大。今后建设的对策是:强化郑州中心城市的功能,集聚人口和产业到中原城市群,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促进地区间的积极竞争,把“流”变成“留”。
关键词:
城市群 国际比较 集聚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君 石培基 张学斌
明确区域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推动人口高质量集聚。本文以多源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重心、标准差椭圆、人口分布结构指数、人口-土地一致性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IS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群整体、县、乡(镇)和栅格尺度对兰州—西宁城市群人口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兰西城市群人口呈现规模小、流动性弱、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和城镇化率小幅缓慢增长等基本特点。②人口重心略微西移,人口分布"西北—东南"走向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呈"核心—外围"式空间结构,兰州、西宁和临夏是3个人口集聚中心,其中兰州市显现出人口集聚的"虹吸效应"。甘青两片人口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甘肃片区人口密度中南部高、北部低,青海片区人口以西宁为中心向其他县域"圈层"递减。③海拔是影响兰西城市群人口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地形因素,人口分布的高程梯度效应和河谷盆地集聚指向明显,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低于2400 m的中海拔河谷盆地内。多尺度、多视角的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区域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玺 刘金锤 何富忠
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群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形成机制与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其发展阶段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结构 空间演变 中原城市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李小改 魏艳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高地之一。在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周边城市群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与周边城市群关系的总体策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融合支撑,与京津冀北城市群——互补合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合作竞争,与武汉城市群——错位共起,与关中城市群——联合合作。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周边城市群 总体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学鑫 张竟竟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两位数制造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及9地市10年间地方专业化指数、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并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城市群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以下特征: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许多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中原城市群地方专业化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长三角城市群小;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淑丽
中原城市群地区对承东启西、拉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有关城市软实力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软实力的含义,提出了城市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中原城市群软实力的策略在于增加以信任为核心的城市社会资本和大力发展中原城市的文化产业。
关键词:
中原崛起 软实力 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昆仑
核心城市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于主导和领军地位。河南省努力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就要树立起“大金融”的理念,从九个方面开展有效的工作。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大金融 资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雅娟 朱永彬 王发曾
运用ROXY模型实证分析了1996—2010年中原城市群城市人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发展态势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城市人口与第二产业均呈收敛—加速极化—加速收敛—加速极化的空间演变特征,第三产业呈现逐渐减速极化的空间发展态势。由此判断中原城市群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其先天优势,可以引领其他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但辐射能力非常有限,仍为弱核牵引。
关键词:
ROXY模型 收敛 极化 中原城市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红 李晓燕 吴春国
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03,2006,2009年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情况,分别构建4个年份高速公路拓扑网络分析图和最短路径矩阵,对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10年来网络发育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程度明显改善,入网城市和线路数增加迅速,经历了由树状网络—回路网络—网络拓展阶段;区域交通中心形成6路回路网络连接;网络伸展程度逐年提高,区域网络直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网络直径对应的城市却发生明显的空间位移;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在空间上已经开始打破"核心-边缘"的特点,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通达性 空间格局 中原城市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建华 李伟
以2015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创新能力,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的创新空间联系结构,并结合断裂点公式及最大引力线模型,借助ArcGIS 10.5软件进一步作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的创新空间联系结构中处于绝对核心地位,但是其创新辐射范围仅局限于周边地市;中原城市群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出现两极化现象;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结构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地理邻近、技术临近、制度临近对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志伟 黄逦茗 谢慧钰 白楠屹 张改素
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百度检索量指标分析了中原城市群镇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了其与实体经济空间格局的差异。研究发现:①从空间分异格局看,高值区呈现出"两个核心集聚区、一个相对集中片区和广布的斑点式扩散区"格局,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沿太行山脉的西北部和以驻马店、信阳、周口为核心的东南部"两大片区。与实体经济格局对比发现,高值、低值的分布范围有类似之处但程度远不及实体格局,破碎化、斑块状分布现象明显。②从空间关联格局看,显著HH区、LL区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分异格局有类似之处但范围有所变化。与实体经济格局对比发现,显著HH区、显著LL区的分布范围和集聚程度明显较实体经济格局缩小、弱化,连绵分布态势下降很多,但整体的空间自相关指数差距不大。③从影响因素看,基于百度检索量的虚拟经济空间格局虽受乡镇经济实力影响但解释力仅有20%~30%,而更多受人们关注主题的影响。其中高水平区乡镇在经济发展的引领下表现出与企业宣传、政府报道、社会民生、资源禀赋、热点事件等相结合的链式搜索效应;低水平区乡镇受乡镇经济实力的影响不大,而更多地体现出社会民生事件,反映出低水平区乡镇亟需提升经济实力和增强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萍
本文运用中心度、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原城市群消费水平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原城市群消费中心度呈偏态分布,低层次消费中心度地市占比较大;从空间自相关和演变来看,中原城市群消费水平在该研究时期内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郑州和洛阳为核心向外扩散辐射整个中原城市群。从影响机制来看,居民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中原城市群消费水平呈现直接和间接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发挥城市群消费水平空间聚集效应,统筹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研判城市消费能力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杨延哲 刘爱荣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是促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和内容。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构想是:重点发展"两核两线一弧众三角",同时重组县级市和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后,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整合 中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