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2)
2023(10106)
2022(8827)
2021(8182)
2020(7184)
2019(16949)
2018(16620)
2017(31349)
2016(17505)
2015(19832)
2014(20051)
2013(20079)
2012(19248)
2011(17357)
2010(17993)
2009(16778)
2008(17175)
2007(15781)
2006(13907)
2005(12501)
作者
(54835)
(45823)
(45442)
(43860)
(29586)
(22469)
(21082)
(17936)
(17630)
(16674)
(15881)
(15641)
(14934)
(14653)
(14617)
(14595)
(14225)
(13596)
(13596)
(13564)
(11522)
(11433)
(11414)
(10689)
(10446)
(10343)
(10290)
(10271)
(9625)
(9311)
学科
(77011)
经济(76932)
管理(44840)
(41021)
方法(34600)
(32504)
企业(32504)
数学(30304)
数学方法(29746)
中国(21552)
(19481)
(19471)
地方(19445)
(17050)
业经(13742)
(13370)
(12913)
贸易(12898)
农业(12750)
(12369)
理论(12135)
(11100)
环境(10908)
(10495)
银行(10456)
(10171)
金融(10166)
(9946)
财务(9907)
(9902)
机构
大学(259164)
学院(255937)
(98687)
经济(96112)
研究(94097)
管理(91913)
理学(78164)
理学院(77007)
管理学(75051)
管理学院(74553)
中国(70404)
科学(62408)
(58532)
(50428)
(49971)
(46441)
研究所(45986)
(45336)
中心(43551)
业大(42216)
农业(39591)
(36543)
北京(36315)
师范(36136)
财经(35527)
(34336)
(33275)
(31961)
(31210)
经济学(30057)
基金
项目(168910)
科学(130495)
基金(120446)
研究(116889)
(107452)
国家(106619)
科学基金(89413)
社会(71511)
社会科(67631)
社会科学(67599)
(66865)
基金项目(63913)
自然(60396)
自然科(59000)
自然科学(58974)
自然科学基金(57817)
(56896)
教育(54062)
资助(50833)
编号(46794)
重点(39073)
成果(38892)
(36440)
(36132)
课题(33892)
(33124)
科研(32827)
计划(32825)
创新(31187)
大学(30723)
期刊
(112309)
经济(112309)
研究(75145)
中国(54115)
学报(47813)
(43995)
科学(41931)
(36302)
大学(34876)
管理(32979)
学学(32707)
农业(29293)
教育(28800)
技术(23327)
(22132)
金融(22132)
财经(17489)
经济研究(17039)
业经(16785)
(16723)
问题(16279)
统计(15068)
(15051)
(14189)
图书(14087)
资源(13619)
技术经济(13262)
(13123)
(12223)
业大(12189)
共检索到394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小飞  司增绰  
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然后指出城市群空间层级对城市存在重大影响;接着引入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从城市地理空间、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及城市开放度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城市群的空间层级结构,并应用该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层级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城市的发展进行指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如波  任胜钢  蔡立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就工业经济子系统而言,工业经济高效率城市出现密集,形成了以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M"形分布;就环境子系统而言,环境高效率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太湖为中心、长江沿岸及杭州湾沿线的地区;就能源子系统而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其它城市能源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差异较小;就工业生态系统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呈现三阶梯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如波  任胜钢  蔡立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长江三角洲35个城市2010-2013年的工业数据,通过将工业生态系统分解为工业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采用网络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35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及三个子系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就工业经济子系统而言,工业经济高效率城市出现密集,形成了以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M"形分布;就环境子系统而言,环境高效率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太湖为中心、长江沿岸及杭州湾沿线的地区;就能源子系统而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其它城市能源效率较低且效率水平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祥建  唐炎华  徐晋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是指上海市全部、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东北部地区,该区域总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约占全国的6%。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城市群体系。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云波  徐长乐  彭秀芬  
开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全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参考大量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18项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②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上升,循环经济水平呈不规则"W"变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军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8—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内大部分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第三,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书科  李小帆  彭甲超  张子悦  陈思  
如何对多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在大数据时代显得愈加重要。传统的数据降维方法无法同时了解所有的动态变化趋势,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采取针对面板数据而设计的动态因子方法,以长江三角州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测度为例进行多维社会数据降维实验,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多维数据中能够同时影响多个变量的"潜变量",并可以刻画各个样本个体的"潜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样本整体的变化趋势。结合案例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同样存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协调的问题,需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提升城镇化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保乾  张艳冉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经济结构已基本形成。根据三类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功能定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要有侧重,充分体现长三角大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海市应当发展以金融、贸易、物流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创意经济是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个人创造力与智慧、推崇创新,强调基于个人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的质与量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国或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较高新技术、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对城市群影响,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群的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如何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而这恰是创意时代城市群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城市产业政策实践难点。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测度视角研判长三角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1)梳理国内外研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性,由此糅合城市体系理论与创意阶层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海  
构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受到长江、杭州湾的严重束缚。如同上海越过黄浦江、开发浦东一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需要兴建跨越长江、杭州湾的通道,开发"大浦东"———长江三角洲沿江、沿海地区,为"大上海"———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开拓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楠  姚士谋  曹有挥  王成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统筹的内涵及特点,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08年两个年份的城乡统筹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差异显著,2000~2008年相对差距有微弱扩大的趋势,局部发生变动;②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四大因子是城镇化因子、外向型经济因子、城乡收入水平及城乡交流因子。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梦洁  陈黎  林庶民  王慧  
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对区域的城镇体系和经济体系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县级以上境界面状数据,使用ArcGIS软件,通过ArcMap ArcToolbox中的自带工具、ArcMap VBA和Google Maps API编程计算长三角城市群2000—2009年的城市群分形维数,分析研究期内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相关性的影响。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主要包括市辖区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展,上海和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不断增强,而杭州市的影响相对削弱;与此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逐渐趋向均衡;此外,交通网络一体化增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与作用,推动了长三角的整体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敬跃  吴开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确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和比较,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提供一个空间导向,以便协调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并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的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辐射较为显著。因此,长江以北地区需着力打造一个大型中心港口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博  赵婷  雷国平  宋戈  赵映慧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按城市流强度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2006—2008三年间,上海、南京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态势,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初见端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