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8)
2023(8068)
2022(7002)
2021(6341)
2020(5497)
2019(13061)
2018(12893)
2017(24629)
2016(13530)
2015(15342)
2014(15775)
2013(15718)
2012(14694)
2011(13506)
2010(13706)
2009(12774)
2008(12901)
2007(11792)
2006(10230)
2005(9110)
作者
(42753)
(35739)
(35680)
(33975)
(22507)
(17187)
(16414)
(14068)
(13497)
(12644)
(12109)
(11904)
(11362)
(11297)
(11227)
(11088)
(11086)
(10633)
(10321)
(10263)
(9013)
(8740)
(8620)
(8271)
(8073)
(8041)
(7928)
(7880)
(7236)
(7211)
学科
(60473)
经济(60418)
管理(37381)
(33232)
方法(27976)
(26332)
企业(26332)
数学(24570)
数学方法(24304)
中国(17287)
(15758)
地方(14423)
(14264)
环境(12850)
(12679)
业经(12175)
(10673)
贸易(10672)
农业(10464)
(10305)
(10218)
理论(9646)
(9577)
(8612)
(7965)
(7794)
(7768)
银行(7761)
财务(7732)
财务管理(7711)
机构
大学(205823)
学院(204325)
(81069)
经济(79051)
管理(77559)
研究(71082)
理学(66998)
理学院(66142)
管理学(64849)
管理学院(64464)
中国(51376)
科学(47247)
(44654)
(38592)
(37021)
(35117)
研究所(34043)
业大(33912)
中心(33042)
(30807)
农业(30603)
财经(28432)
北京(28136)
(27993)
师范(27711)
(25684)
(25440)
(24821)
经济学(24775)
经济学院(22567)
基金
项目(138777)
科学(108294)
基金(100110)
研究(96834)
(88713)
国家(88046)
科学基金(74709)
社会(60655)
社会科(57433)
社会科学(57408)
(54968)
基金项目(54211)
自然(49886)
自然科(48633)
自然科学(48616)
自然科学基金(47710)
(46799)
教育(44031)
资助(40280)
编号(39004)
重点(31728)
成果(31043)
(30477)
(29842)
(28295)
计划(26953)
科研(26862)
课题(26744)
创新(26526)
大学(25214)
期刊
(88210)
经济(88210)
研究(55197)
中国(37097)
学报(35698)
(33735)
科学(31719)
(26393)
大学(25703)
管理(25069)
学学(24346)
农业(22681)
教育(18771)
技术(17378)
业经(14583)
(14401)
金融(14401)
问题(13433)
经济研究(13313)
财经(13071)
(12516)
(11236)
资源(11083)
(10758)
图书(10751)
技术经济(10371)
统计(10271)
科技(9860)
理论(9723)
(9498)
共检索到292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书红  杨磊  陈西芳  朱敏  
为实现城市群生态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形成交通、经济、生态环境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熵值法对节点功能吸引、功能辐射和碳排放强度进行赋权,通过修正引力模型计算其相互联系强度;将空间结构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构建多维空间联系网络模型;采取改进INFORMAP算法,从交通、功能和碳排放3方面分别进行区域组团划分;基于组团划分结果,构建超图网络模型,引入邻域超度、邻域影响熵指标识别城市群生态综合交通网络关键节点。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功能和碳排放空间联系呈现“一极多核”的空间分布格局,西安处于核心地位,宝鸡、渭南等地级市核心区也拥有较高影响力;城市群区域组团与行政区划具有差异性,部分区县如侯马、彬州、澄城等脱离上级行政区划约束,形成了独立区域组团;西安、咸阳是城市群生态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的关键节点,且城市群东部节点重要度普遍大于西部节点,因而需重点提升西安—咸阳一体化水平,优化东部节点综合交通结构,完善西部节点交通网络布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时民  刘兵  李玉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呈现出点状拉动的增长形态。未来20年中国会在发展城市群的基础上获取“发展红利”,而城市群的发展给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在城市群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支持系统、环境系统现状与农业生态安全三方面提出了对城市群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骁  曾俊伟  钱勇生  广晓平  
随着西部城市群城镇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我国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利用K-Means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以兰西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内节点城市和城市间联系度进行分类,研究了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结构。在对兰西城市群交通网络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兰西城市群内整体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网络内城市联系度不高,兰西城市群内城市分化比较严重。兰西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在我国西部城市群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兰西城市群特点研究发现西部城市群内交通网络基本成型,但节点城市分化明显且城市联系分布不均。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书红  武亚俊  陈西芳  
为分析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应对攻击时的韧性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韧性城市理论,构建了考虑吸收能力、缓冲能力和可恢复能力3个维度的网络结构韧性评估模型,并通过空间向量模计算网络结构韧性值。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际公路、铁路客运数据构建了城市群客运网络,并借助空间网络分析工具ArcGis和Ucinet探讨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的拓扑特征;考虑节点位置及其与周边地区交通的联系,提出了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典型节点选取方法。结果表明:典型节点受到攻击后,网络的缓冲能力都处于较低状态,尤其是蔡家坡站点失效后,网络缓冲能力下降到0.388 9;节点度大的站点失效后,网络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差;普铁站和高铁站失效后对网络结构韧性的影响远大于公路客运站;结合典型节点特征和模拟结果,可针对性地提出网络结构韧性提升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骁  曾俊伟  钱勇生  广晓平  
随着西部城市群城镇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我国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利用K-Means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以兰西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内节点城市和城市间联系度进行分类,研究了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结构。在对兰西城市群交通网络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兰西城市群内整体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网络内城市联系度不高,兰西城市群内城市分化比较严重。兰西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在我国西部城市群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兰西城市群特点研究发现西部城市群内交通网络基本成型,但节点城市分化明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侃  唐竹发  
[目的/意义]通过挖掘隐藏于大规模数据中舆情信息传播路径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提升网络舆情导控策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高效性。[方法/过程]从信息扩散效果出发,综合考虑信息扩散广度、扩散速度、扩散深度3个评价维度,构建WSD-Rank扩散影响力度量模型。在个体影响力度量基础上,依循信息扩散的延伸结构,探析舆情信息传播模式的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结论]舆情信息传播呈现出多种扩散模式,不同的扩散模式在传播覆盖面大小、传播速度快慢、传播效率高低以及传播生命周期长短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各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旭梅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目标、环境和结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宏观功能定位,从城市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科技环境四方面分析其外部环境,展开系统内部构成分析并构建网络分析的研究框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盛来芳  
通过引入交通网络可靠性这一概念,对原有的城市区位选择模型进行了改进,证明城市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已经成为影响居民选择居住、就业和消费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交通网络可靠性的引入对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綦慧心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消费更加注重质量,消费文化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新的消费时代随之产生。在此背景下,城市原有的空间具有了消费特性,其转变为消费空间。政府部门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的消费者数量及消费活跃度。消费活跃度较高的地区,其土地商业价值和居住价值较高。本文基于交通网络的视角对城市土地利用及交通系统这两者在减少空间冲突、拓展城市消费空间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海月  王妍  张祎婷  王昭雅  
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合理发展对于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空间句法模型,分析1995~2015年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演化特征,并提出相应交通网络优化改进建议。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由初期的"发散"状,逐渐演化成为"树轮"状;通达性中心也由初期的郑州市扩大到洛阳市、许昌市、周口市、商丘市、开封市等周边城市,通达性较高的轴线已经从区域性线状分布发展为中心地区面状分布。(2)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通达度均有提高,京广线辐射区内城市通达度提升幅度明显大于陇海线辐射区域;郑州市、邯郸市等核心城市的通达度增长率在减缓,而亳州市、淮北市等边缘城市通达度增长率在上升。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建设总体呈空间收敛趋势,但城市间的通达度水平仍在逐渐拉大。(3)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将中原城市群交通系统整体培育成以郑州市为中心,以陇海线和京广线为"十"字发展轴的"多核多向状"网络结构。改进后的路网可以提升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通达性,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群中心带动边缘、城市联动发展的基本功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明庆忠  毛昕  
以滇中城市群为实证,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交通网络规模与交通等级、交通网络结构形态演化特征,选择1996、2007、2013年三个时间节点,将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发展分三个发展阶段,并探讨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可达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形态经历了"点—线结构"、"放射状结构"、"网络化结构"三个阶段,并呈现一体化结构演化的发展态势;21996—2013年间,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较小,呈现出以昆明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的圈层空间格局,可达性变化与高等级路网格局密切相关;3中心城镇的可达性水平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各节点间可达性水平差异不断缩小,且呈收敛趋势;4第二阶段(2007—2013年)可达性水平改善程度高于第一阶段(1996—2007年),且城市群边缘中心节点可达性水平提升较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兰  王野  李立  郑彩雪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结构关键节点识别指标在合著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多属性决策TOPSIS理论构建了识别合著网络关键节点的新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合著网络信息流类型选择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为多属性决策评价指标;其次基于熵权理论计算出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识别出合著网络中关键节点,并以"Scientometrics"期刊2011—2015年论文作者合著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基于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识别出了G.Abramo和C.A.D’An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丽霞  孙红红  杨宏宇  张良  
针对复杂网络中关键节点识别方法的分辨率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K-shell based key node recognition method,KBKNR)。首先,采用K-shell方法将网络分层,获取每个节点的K壳(K-shell,Ks)值,通过Ks值衡量复杂网络全局结构的影响。其次,提出综合度(comprehensive degree,CD)的概念,并设定可动态调整的影响系数μ_i,通过平衡邻居节点和次邻居节点的不同影响程度,获取每个节点的综合度。在该方法中,当节点Ks值相同时,综合度较大的节点更重要。对比几种经典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和一种风险评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关键节点,在不同复杂网络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分辨率。除此之外,KBKNR方法可以为网络节点的风险评估、重要节点保护和网络中节点的风险处置优先级排序提供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振江   赵丽坤   张鑫  
为构建建筑业物料大循环,以水泥为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建筑业水泥物料供需网络,通过分析2016—2022年的局部和全局的网络特征演变,阐明供需网络的演变状况及趋势,并选取节点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两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年度供需网络的关键节点。研究发现:建筑业水泥物料供需网络特征变化趋势是网络节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起伏,边数量保持增长,网络的关键节点每年都在变化,关键节点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椭圆”,该“椭圆”由扁平状向圆型转变,水泥供需网络的关键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水泥供需大循环市场正在逐步完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纲  李显鑫  巴志超  周华阳  杜智涛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信息交流网络,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分析微信群内部信息交流行为、成员角色关系及信息传播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真实微信群中的交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考虑成员交互的有向性和传递性,通过节点的局部有向交互特征和全局交互特征计算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并作为边权重构建信息交流网络,基于改进的Page Rank算法识别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的关键节点。[结果/结论]通过构建有向、加权的信息交流网络,能够充分反映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的网络结构及成员角色关系,基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微信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