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5)
2023(9071)
2022(7524)
2021(6626)
2020(5241)
2019(11466)
2018(11032)
2017(21279)
2016(11510)
2015(12580)
2014(12432)
2013(12181)
2012(11119)
2011(10140)
2010(10292)
2009(9720)
2008(9831)
2007(8813)
2006(8087)
2005(7628)
作者
(33114)
(27980)
(27581)
(26264)
(17614)
(13064)
(12697)
(10571)
(10550)
(9795)
(9485)
(9398)
(8939)
(8848)
(8692)
(8646)
(8266)
(8072)
(8012)
(7954)
(6771)
(6676)
(6650)
(6377)
(6141)
(6090)
(6081)
(6069)
(5528)
(5381)
学科
(51062)
经济(50976)
管理(43124)
(34060)
(29720)
企业(29720)
方法(16409)
中国(16008)
地方(15154)
(14648)
(14164)
数学(14078)
数学方法(13943)
环境(13016)
(11640)
业经(11538)
(10855)
(9366)
(9155)
体制(8945)
地方经济(8463)
(8408)
财务(8391)
财务管理(8372)
(8310)
金融(8307)
(8174)
银行(8163)
企业财务(7936)
(7837)
机构
学院(170164)
大学(169093)
(70906)
经济(69229)
管理(64786)
研究(58143)
理学(55513)
理学院(54848)
管理学(54077)
管理学院(53756)
中国(43265)
(35414)
(35363)
科学(34102)
(28007)
财经(27662)
(26287)
中心(26134)
研究所(25093)
(24929)
(23010)
经济学(22498)
(22176)
师范(21993)
(21897)
业大(21879)
北京(21550)
(20817)
财经大学(20438)
经济学院(20228)
基金
项目(115542)
科学(93523)
基金(85914)
研究(85016)
(74345)
国家(73795)
科学基金(64912)
社会(57949)
社会科(55089)
社会科学(55071)
基金项目(45655)
(45082)
自然(40472)
自然科(39512)
自然科学(39503)
自然科学基金(38737)
教育(37864)
(37716)
资助(33017)
编号(32764)
(27475)
重点(26559)
成果(26168)
(25699)
(25536)
国家社会(24895)
(24308)
课题(23449)
创新(23036)
教育部(22200)
期刊
(83461)
经济(83461)
研究(52539)
中国(33324)
(27838)
管理(25327)
科学(23534)
学报(23492)
(21410)
大学(18528)
学学(17728)
(15805)
金融(15805)
教育(14701)
农业(14058)
财经(13963)
业经(13287)
技术(13100)
经济研究(12730)
问题(12489)
(12074)
(8509)
(8429)
现代(8403)
资源(8159)
(7972)
商业(7899)
科技(7647)
城市(7535)
技术经济(7322)
共检索到25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晋  陆小成  
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但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与生态效益。以京津冀为例,该地区为治理跨域大气污染问题,制定了不少的防控措施,但存在跨域治理机构缺乏、监督预警与绩效评价不完善和绿色营销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构建城市群大气污染跨域治理与绿色营销机制主要包括:创新跨域治理机构,深度推进联动执法;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监督网,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搭建京津冀区域污染研究平台,倡导低碳技术创新;全面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完善绿色营销机制;减少利益博弈,加强跨域利益协调与全民参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晋  陆小成  
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但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与生态效益。以京津冀为例,该地区为治理跨域大气污染问题,制定了不少的防控措施,但存在跨域治理机构缺乏、监督预警与绩效评价不完善和绿色营销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构建城市群大气污染跨域治理与绿色营销机制主要包括:创新跨域治理机构,深度推进联动执法;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监督网,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搭建京津冀区域污染研究平台,倡导低碳技术创新;全面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完善绿色营销机制;减少利益博弈,加强跨域利益协调与全民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茜  姚慧琴  
文章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13—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其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并通过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整体较高,但存在较大省际差异。北京和天津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均实现了DEA有效,而河北省整体距离实现DEA有效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沧州和唐山率先达到DEA有效;经济发展水平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人口数量和外商投资对治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城市土地扩张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本文针对京津冀如何形成有效的跨域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跨域合作污染治理的特征函数及模糊合作博弈的参与度函数。其次结合京津冀实际环境数据,利用模糊博弈Shapley值法获得合作省市成本分摊方案。最后分析了年平均浓度,年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及环境污染治理力对成本分摊值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在评价期内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预算越大,计算的模糊博弈参与度越小,且平均浓度及污染天数与成本分摊值成正比例关系,环境污染治理力与成本分摊值成反比例关系。同时应鼓励合作省市前期治污的有效投资,在前期投资越大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本文针对京津冀如何形成有效的跨域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跨域合作污染治理的特征函数及模糊合作博弈的参与度函数。其次结合京津冀实际环境数据,利用模糊博弈Shapley值法获得合作省市成本分摊方案。最后分析了年平均浓度,年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及环境污染治理力对成本分摊值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在评价期内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预算越大,计算的模糊博弈参与度越小,且平均浓度及污染天数与成本分摊值成正比例关系,环境污染治理力与成本分摊值成反比例关系。同时应鼓励合作省市前期治污的有效投资,在前期投资越大治污效果越好,且后期成本分摊值就越小。据此本文建立的联合治污经济利益协调机制能对参与者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促使跨域联合治污有效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柏  
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区和传统工业生产基地,淮河流域污染严重,治理污染刻不容缓。由于淮河最主要的污染源来自工业企业,本文着重从工业企业这一微观角度出发,引入绿色营销的概念,分析了企业加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对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指出绿色营销是企业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林蕊  
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8年中国地级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绩效进行测算,并通过PSM-DID考察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污染减排以及地区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减排效果方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而对降低工业烟粉尘排放的作用甚微;(2)综合绩效方面,政策实施对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城市群异质性分析表明,成渝城市群、山西中北部城市群、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减排效果和综合绩效表现较好,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林蕊  
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8年中国地级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绩效进行测算,并通过PSM-DID考察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污染减排以及地区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减排效果方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而对降低工业烟粉尘排放的作用甚微;(2)综合绩效方面,政策实施对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城市群异质性分析表明,成渝城市群、山西中北部城市群、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减排效果和综合绩效表现较好,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于钧泓  
大气污染区域治理实际上是将大气污染的区域按照行政区划的管辖划分为若干行政单元,每一行政主体不仅要负责所辖单元内的大气污染治理事务,同时还要与其他行政单元内的行政主体相互合作。联合执法涉及如何平衡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执法资源、联合执法的跨区管辖等具体问题。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需要解决联合执法的依据、效力、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不仅可以消减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还可以提升区域行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进  
采用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2003-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PM10年均浓度的平均水平,将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划分为低浓度、较低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4种类型,分别计算了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有扩大趋势,并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低浓度类型和高浓度类型趋同的稳定性相对较大;短期内各地区大气污染类型发生跨级转移的可能性极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格局演化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受邻域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邻域污染水平等级越低,大气污染类型向下转变的概率越大,反之越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冰  贺璇  
通过梳理建国后城市大气污染的演变特征和治理政策的变迁过程,发现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着科学研究不充分、政策制定滞后、治理工具单一、行政激励不相容以及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科学认知、完善市场机制、构建有效的约束与激励、加强区域合作以及引入社会力量协同治理等方面完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马喜立  
本文以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构建了动态CGE模型,进而根据此模型系统量化研究硫排放权交易与硫税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实现该目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前提下对宏观经济影响最小的政策措施为上述两种市场机制的组合。具体措施为,在销售环节对化石能源征收硫税,在生产环节对SO2排放量居前10位的产业实行排放权交易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娜  孟庆国  
大气污染的跨区域传输是当前我国大气治理领域面临的普遍且亟需解决的难题。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最先开展大气跨域协同治理的地区。作者以京津冀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结构-过程-效果"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协同结构、协同过程和协同效果进行考察,力图呈现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整体图景及其背后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但效果集中体现在重大活动的举办期间。因此,目前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跨域协同实质上是一种应急式的"任务驱动型"协同模式,这种应急式的"任务驱动型"协同模式的形成逻辑既与现行的宪政框架、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相关,也取决于京津冀三地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要构建常态型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须对协同的制度、结构、利益机制、理念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玥冉  高显义  
大气污染的无属地性决定了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打破属地治理的省际壁垒,形成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跨省多城市大气污染合作治理联盟。本文将采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某一跨省区域内多个城市主体在四种情形下大气污染治理的稳定策略,分别是无约束属地治理、有约束属地治理、有约束属地治理下自发形成合作治理联盟和打破属地治理并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合作治理联盟,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约束属地治理会导致环境不断恶化,有约束属地治理的治理效率低下,自发形成的合作治理联盟不能解决属地治理带来的根本问题,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合作治理联盟是相对最优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本文为设计大气污染治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中央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形成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大气污染合作治理联盟。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捷   王柯云   张学凯  
【目的/意义】城市群发展战略有助于城市间的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但城市群的集聚也容易使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愈发严重,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发展需要,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之路尤为重要。【设计/方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的月度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协调会对于区域城市群大气治理绩效的影响。【结论/发现】首先,经济协调会在发挥城市群大气污染的协同改善作用有限,且对不同指标的改善效果各异。具体而言,协调会显著改善了加入城市空气污染物中的PM_(2.5)、PM_(10)、NO_2等指标,但加重了O_3污染,且加剧污染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加强。其次,尽管城市群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和溢出效应,但实证结果表明,周边区域城市的大气质量对于协调会成员城市的大气污染影响是有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